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女子选手在国际网坛屡获佳绩以及人民体育锻炼需求的不断提高,网球运动在我国迅速发展,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同时也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主要分析当前影响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以推动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健康发展,为国家输送高水平的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2.
依据国内外网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江门市网球后备人才资源状况、江门市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培养运作方式及培养人才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阐述江门市网球培训体系的建构,旨为培养优秀的网球后备人才、提高我市网球运动竞技水平献策。  相似文献   

3.
振兴中国网球要从青少年抓起,青少年网球的发展要靠与教育结合。只有与教育结合,才能形成中国网球的后备人才体系。网球人才体系的特点是基础非常大,顶峰特别小。全世界接受网球系统训练的青少年有上百万之多,而每年新加入职业选手行列的也不过数十人。这就形成了网球后备人才体系大进大出的特点。我国原有的青少年网球培训体系与正常的教育分离,进也难,出也难。如能将网球后备人才体系与教育体系有机结合,人才的储备和分流的形式则表现为学生运动员在不同人才层次中的流动,可以使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始终不脱离正常的教育体系。在美国…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竞技网球运动在世界比赛中崭露头角。湖北省为国家输送了多名顶尖的网球运动员并且获得了优异的成绩,然而近年来湖北省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发展却不尽人意,在国内外的比赛中表现平平,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成绩。影响青少年运动员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教练的教学水平、训练场地的配套设施、运动员自身的训练年限、生理特点、心理特点、专业网球理论知识较匮乏等等。本文对湖北省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分析问题,提出改善建议,希望能对湖北省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和湖北省网球运动的发展提供一个方案。  相似文献   

5.
为切实推动江苏省网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后备人才的培养质量,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对比法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内竞技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体系进行研究。依据现阶段江苏省网球运动发展的现有条件,提出:体工队(体校)专业化培养、网球学院式培养、教育系统内的大—中—小学"一条龙"培养、俱乐部式和家庭式等多模块培养模式。实施对策:加强和创新体育系统内专业化培养模式,政策引导和干预教育系统内"一条龙"培养模式,引导并发展俱乐部式和家庭式培养模式等。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网球运动管理中心隶属北京市体育局,是北京市网球运动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北京市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工作,是优秀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和成才的摇篮。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网球运动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对黑龙江省网球人口、场地分布、后备人才等进行详实可靠的调查,并对影响黑龙江省网球运动的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网球作为我国社会认可程度较高的运动项目,其后备人才培养选材以及科学训练问题较为突出。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京山市湖北网球学校网球后备人才的选材方式和训练内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结果发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未建立科学的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选拔指标体系,选拔方式单一;(2)训练内容未成体系,无个性化训练方案;(3)师资力量不足,主要体现在师资数量和师资结构中年轻化倾向严重。对此建议:(1)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网球后备人才选拔指标体系;(2)鼓励教练员通过进修等形式提升执教方法和理念,将多种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学中并尊重运动员的个性化发展;(3)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鼓励教练员持证上岗,并通过适当提高教练员的待遇两手抓的策略,以期激励更多优秀的网球人才积极参与到教练工作中。由此提高湖北省网球后备人才选材和训练的科学性,进一步提升网球竞技人才质量。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我国竞技网球的发展已经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随着中国女子网球单打“一姐”李娜的退役,网球后备人才培养问题的讨论热度不断升温,这是一项重要的热点话题,也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从世界各国体育的发展现状来看,欧美等国体育运动之所以发展较好,一是群众体育基础好,另一个原因就是极为重视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就近几年来看,网球这个运动项目必须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并结合世界网球发展的趋势,试图找出属于自己的适合自身国情、省情的一条路,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旨在为发展河南省竞技网球运动提出可以参考的一些建议,为后备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同时,对于我国网球运动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网球职业化前景的SWO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管理学上的SWOT分析方法,对我国网球职业化的前景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中国网球职业化的最大优势是我国体育体制的保障,女子网球竞技水平迅速提高和全国网球俱乐部联赛的经验;劣势是对职业化本质认识不够,职业化培养模式与举国体制有冲突,后备人才不足,男子网球竞技水平不高。面临的机遇是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网球运动的普及、中网和上海大师杯等赛事充满活力和2008北京奥运会的有利契机;面临的威胁是资金短缺,职业化人才稀少,网球市场培育不够,职业化运作模式不成熟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女子网球突破因素与持续发展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文献资料、观察、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女子网球进步的经验进行了总结.认为举国体制、科学训练、体育科研的协助、教练队伍水平的提高等都是我1114t-子网球突破的重要原因.根据目前运动训练学中较为热点的观点结合网球项目的规律,认为我国女子网球发展需要在后备人才的培养、训练细致性、竞赛体制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2.
《湖北体育科技》2018,(8):692-695
目的研究影响儿童网球消费动机的重要因素,引导网球消费市场的扩大以及促进后备人才数量的增长。方法以武汉市200名612岁参与网球运动和消费的儿童为研究对象,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儿童网球运动消费动机影响因素模型。结果和结论武汉儿童网球消费的主要动机在于强身健体、周围环境影响、改变生活方式及培养运动技能。家庭收入、家长受教育程度、职业、参与网球训练频率、网球消费支出、儿童年龄等因素会不同程度影响儿童网球消费的动机。对不同年龄层以及不同家庭环境的儿童进行不同策略的引导,有利于儿童网球消费市场的扩大以及后备人才数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问、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目前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东北省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在各个年龄阶段的储备不均衡;训练的场地少,训练经费匮乏;理论学习情况不容乐观;发球和接发球技术的掌握情况有所欠缺;参赛机会较少。通过分析,为更好地促进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网球运动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女子冰壶队曾经夺得温哥华冬奥会铜牌,男子冰壶队获得索契冬奥会第4名的优异成绩,但在近2年的世界大赛中比赛成绩不尽人意,对我国冰壶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拉响了警钟。冰壶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对我国冰壶项目未来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冰壶运动员训练的管理体制,冰壶后备人才的科学选材,冰壶后备人才竞技训练效率与质量的评价,冰壶竞技后备人才文化素质的培养4个维度对黑龙江省冰壶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深度剖析;缺乏有效的专业管理部门,训练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缺乏定期的评价反馈方法,教练员的科学执教能力亟待提高等是黑龙江省冰壶运动后备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快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成立省市冰壶训练管理中心,建立完整的冰壶后备人才梯队选材体系,加强冰壶教练员队伍的建设,进一步提高科学训练水平,提高运动员的教育水平与综合素质等促进黑龙江省冰壶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篮球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分析,得出篮球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体系应包括竞技能力和潜力培养的可持续发展、科学文化素养的可持续发展和健全人格塑造的可持续发展三个子系统,三个子系统在数量、质量、时间三维空间中均衡发展,保证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篮球竞技运动的发展,对照四川省篮球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原因、找出对策,为四川省篮球竞技运动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推动四川省篮球竞技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快易网球”教学提倡在教师的主导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让“乐于运动、享于运动”教学理念贯穿整个体育课堂,为我国实现全民健身作出应有的贡献。就应用价值而言;1)“快易网球”教学法在普通高校网球选修课教学中应用适应网球的教学与训练,丰富网球课的教学内容,提高网球课的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为网球后备人才的选拔创造条件;2)突出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的健身价值,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提升网球运动的健身效能;3)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体育锻炼价值的认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才成为各行各业竞相争夺和培养的焦点,可以说,保证足够的人才数量和质量,才能在竞争中获得发展优势。对于体育运动来说亦是如此,后备人才的培养是各体育运动项目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和重要场所,肩负着重要责任。本文就高校竞争运动人才培养进行研究,先是对高校培养竞技网球运动人才的必要性展开分析,接着分析高校竞技网球运动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我国高校网球运动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瑞典是冰球后备人才发展较好的国家之一,其冰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模式对我国冰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通过对文献、资料和相关数据的研究,从中国与瑞典两国冰球发展背景,后备人才梯队结构,后备人才培养方式,青少年运动员的储备,青少年运动员占人口的比例等几个方面分析我国与瑞典冰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情况。结果表明,我国目前冰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与冰球强国瑞典存在较大差距,其重要的因素在于我国缺乏雄厚冰球运动的群众基础和一个科学并行之有效的冰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针对上述状况提出了我国冰球管理部门应加强和完善管理体制,尽快建立符合我国社会需要与经济发展的冰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如,组织体育、教育部门及社会团体单独或组合性质的投资主体,构建多渠道、多形式的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促进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健康有序的发展,普及中国排球运动,培养中国排球后备人才,打造国际品牌赛事,采用文献法、比较分析法,对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和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认为: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在人才培养体系、媒体宣传、赛制改革、和资金投入等方面是值得大学生排球联赛大力借鉴的。  相似文献   

20.
我国网球运动在近几年来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国家也开始大力度扶持网球运动的发展,一些高水平的教练员开始着眼于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调查研究,根据目前我国青少年网球的发展问题提出了初步对策,以期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