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的批评策略和方法有二:第一,新历史主义的批评策略可称为是一种"文化诗学",这种"文化诗学"强调历史文化语境的重建,强调文学与其语境之间的相互塑造;第二,新历史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批评,并不是在现实世界颠覆现存社会制度,而是在文化思想领域对社会制度所依存的政治思想原则加以质疑,从历史的对抗中发现被主流意识形态所压抑的异己的不安定因素,并揭示其"意识形态遏制"过程的复杂性,进而对意识形态与社会文化做出自己新的历史价值评判。  相似文献   

2.
受社会历史环境影响,新时期文学同政治文化关系密切,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主潮性",具有单一性和封闭性特点."新时期"以后,受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及全球化语境的影响,真正的"文学"开始."九十年代文学"概念的提出及其在文学层次、文学意识形态、文学话语方式等方面呈现多元化倾向;"九十年代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学重评是新时期初期重要的文化现象,在反思革命意识形态的文学表征的同时,完成新的历史时期的文化建构。重评中的文学构想,文本重评中的历史依据的把握,以及在文代会中对作家队伍的重组,都成为新时期文化场域的特殊症候,标志着这一过渡语境的微妙复杂。  相似文献   

4.
抗战期间的翻译,是在特殊的历史和文化语境中进行的,它迎合了战时的文艺政策,服务于社会语境和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诉求,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政治上的唤醒、动员民众与文学的表现之间形成了平行对应的关系。翻译的大众化倾向主要体现在:翻译选材多集中在报告文学、戏剧和小说;翻译策略由"欧化"转向"中国化";编译、节译流行。这充分证明:由于主体文化的规范和环境对翻译的制约,翻译大众化只不过是译者顺应主流意识形态的自觉行为,是抗战语境下文化调适的必然归宿。  相似文献   

5.
作为"改革文学"的代表作,<陈奂生上城>在时代转折的历史语境中对新文学史上的农民形象进行了有意味的重构,其独特的故事构设和叙事姿态契合了"新时期"之初意识形态对农民的预设和想象,向往"现代化"和作为被启蒙对象的喜剧性的农民形象在新的历史语境中重新获得了合法性.这个农民进城的故事已成为重释"新时期"之初的文学场域的"经典".  相似文献   

6.
浩然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作家,跨越了当代文学的17年、"文革"和新时期,历经不同文学样态的风云变幻。当代文学研究视阈下的浩然分为文学史和文学批评两部分,大体经历了政治批评、回归历史、主体审美和多元走向四个阶段,折射出整个中国文学"重写文学史"的历程。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后学,不同于后新时期学,不是新时期学的不同阶段,而是一个新的学时期,它诞生于新时期学的终结之处。当社会化语境由政治化向商业化转型时,学必然有所反映。中国新学自“五四”到新时期虽经多次转型,可作家的使命意识与学的意识形态性却始终未变,新时期后学却在这个关键问题上发生了变化。作家使命意识的缺乏,无害学的提出与合法化,学意识形态性的商业化运作以及作家主体地位的失落构成了新时期后学重要的美学前提。这种意识形态市场化的最具意义特征的是在学艺术领域实施“五个一工程”。由意识形态部门出巨资悬奖符合要求与规范的作品,而对于一般作品的最低限定是它的“无害化”。让其在市场中爬摸滚打,脱颖而出也好,自生自灭也好,让消费决定其“生存,还是毁灭”。新时期后学正是存在于这样一种化语境中,并以其商业性、民间性、无害性、多元性和非意识形态强制性为特点而确立与新时期学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8.
建国以来,我国学术界长期以上层建筑性和意识形态性作为对文学的本质规定,与此相适应,中国当代文论话语中政治型文论话语和认识型文论话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新时期以来,以朱光潜先生在1979年发表的<西方美学史·序言>为开端,在文艺理论领域内,对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不断地展开反思.伴随着这种反思的不断深入,各种审美型文论话语开始确立,长期占据学术舞台的政治型文论话语和认识型文论话语发生转型.九十年代以来,西方各种文化研究理论的大量引入,在新的语境下,文学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重新定位,中国当代文论话语又发生了一次大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不仅实现了社会学和政治学意义层面的社会变革,更是实现了新时期主体的启蒙和人性的反思。在主流意识形态的推动下,解放思想成为政治和社会层面"新时期"来临的标志和破除左倾思想的工具,也成为"现代性"想象中的意识形态框架,甚至带有"启蒙"的色彩。人们对20世纪80年代新时期的知识体察与情感认同,并不仅仅是与"文革"旧时期的决裂和对物质生活的诉求,同时也需要身份被重新建构的历史意识和文化体验,并在此维度上实现个体解放。此种以"启蒙"为基调的主体论思想解放话语,一方面呼应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框架内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使之可以在意识形态空间中发展;另一方面也是以"五四"文化启蒙思潮的回归和延续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以主体论和现代性的姿态重新占据文化和历史的高地,在主流意识形态之外形成了丰富的科技、文学和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语境下,战略提升我国意识形态功能具有多重依据。面对新形势下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新趋势是其时代依据,国内外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是其历史依据,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现状是其现实依据,意识形态的当代转型是其内在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功能的基本思想是其理论依据,战略提升意识形态功能有关研究的匮缺与不足是其学术依据。唯有搞清这些多重依据,对意识形态功能进行清晰定位,才能真全面而合理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功能,不断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纵深方向推进,进而引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百年"中国梦"之实现。  相似文献   

11.
俄苏“红色经典”是俄罗斯苏联文学史上一批在特定时代出现的,具有革命色彩的俄苏文学名著。这些作品从20世纪20年代末起被译介到中国,对左翼文化和文学运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在50、60年代“文学为政治服务”的意识形态背景中被经典化。在这个过程中,非文学的人为因素占据主导作用。本文旨在探究俄苏“红色经典”是如何在中国这个接受视域中成为经典的。  相似文献   

12.
浩然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他以长篇小说《艳阳天》和《金光大道》蜚声中国文坛。浩然用朴素自然的乡土语言,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中国农业合作化时期蓬蓬勃勃的农村生活画卷,展示了一代新型农民改天换地的奋斗精神。由于时代的局限,在浩然的文学创作中,表现出了明显的政治性特质。深究浩然小说创作中政治性特质形成的原因,既有那个特定时代政治气候对作者形成的客观影响,也有那个特定时期流行的文学思潮和创作模式赋予作者的主观认知。  相似文献   

13.
从“教”与“学”两方面进行本科生培养改革,主要从课程类型、课堂教学方式、打造课程思政和学生层面等着手,落实“金课”和“双万计划”建设,从而培育适应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医药发展需要的、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新医科”的博学、精术与厚德协调发展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在90年代以来诗歌"边缘化"加剧的处境之下,在重庆新诗理论界"新诗二次革命"理念、"三大重建"方向的推动下,重庆新诗在艰难跋涉中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一大批60年代出生的诗人如李元胜、冉冉、冉仲景、唐力、王顺彬、李尚朝、冬婴等的诗歌创作,以"写作的自觉"(即诗人在诗歌的美学趣味、语言和文体意识等诸方面的自觉)和"自觉的写作"(即在写作之先即已趋向完成的诗人对自我的精神定位与价值确认的写作)而各具特色、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5.
“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本质论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时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简要考察,在辨析“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式”以及“意识形态的形式”等概念的基础上,需要重新审视文学与意识彤态的关系。文学不能简单说是一种“意识形态”,更不能说是“审美意识形态”。审美与意识形态之间存在复杂的张力关系。文学是在多维层面同时展开的精神文化现象,行走在现世的现实性和精神的超越性之间,是一种多元决定的“社会意识形式”。用“审美意识形态”作为文学本质的界定,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16.
围绕新时期课程育人的新要求,在中山大学的整体安排和推进下,聚焦海洋科学专业课程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海洋科学学院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三步走"战略.以海洋科学专业核心课程为依托,面向专业所有学生,开发利用相关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充分发挥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从"爱国主义与家国情怀""国家安全与权益维护""海...  相似文献   

17.
荷包作为一个佩饰,始于蒙古旋游牧社会快速变革的历史时期,广泛用于蒙古族传统服饰的搭配,又以内蒙古东部的科尔沁等地为最。作为一件“器物”。科尔沁荷包不但以自已的方式见证了科尔沁社会发生的变化。而且作为一种造型艺术,荷包的形式也必然会反映处在变革出中的意识形态的某些特征。所以,要想把握科尔沁荷包的艺术特色,也只能是在一种文化的视野下,在文化的特定氛围中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8.
词尾“然”是上古就有的词缀,但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失去了活动能力。《朱子语类》中,后缀“然”不仅构词数量多,而且活动能力很强。文章调查了词尾“然”在《朱子语类》中的使用情况,并从发展的角度,对“然”作了历时梳理。  相似文献   

19.
从史学研究的视角看,“崔浩国史案“案发的原因是崔浩利用撰修国史,调整汉族士族门阀在整个拓拔政权中的地位,受到拓拔最高统治层的打击而致.从本质上看,“崔浩国史案“是不同文化背景的门阀士族在调整政治秩序方面的矛盾冲突,也是汉族门阀与鲜卑统治集团之间矛盾斗争在史学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新市民小说”的出现有着特定的历史,社会和化背景。它传达出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的特殊的化境况;揭示出市场化日前渗透进入的意识层面而对旧有的思想观念造成的冲击与碰撞;在人性的表现方面虽也致力于“饮食男女”,但特殊的社会明情境又使之作出了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