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运用劳动简化法对青海省教育投资直接经济效益进行估算,结果表明:青海省1982—1990年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58%,1990—2000年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7.17%,2000—2004年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5.64%,因此,应继续加大教育投资力度,促进教育发展,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
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我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尽管我国教育投资与实际经济增长在1978-2007年间的水平序列不平稳,但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弹性为0.697;短期内,两者之间仅存在单向关系,即教育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但经济增长不是教育投资的格兰杰原因;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分析均验证了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以2004~2009年为考察期,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SA)分析青海省8个区域在产业结构与区位竞争力方面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出建议,以促进青海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当前青海省文化产业面临着产业规模小、经济效益不佳、对地方国民经济贡献率低等问题,作者基于青海省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的基础上,对青海省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提出了五条关于进一步发展青海省文化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育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教育投资水平与宏观经济周期的关系也愈发变得不容忽视.在微观主体行为优化基础上构建跨期优化模型研究教育投资对宏观经济的传导效应,进而探索了在不同经济目标下的最优教育投资水平.研究发现:第一,在促进经济增长这一目标下,最优教育投资水平与人口增长率有关,而在稳定经济波动这一目标下,最优教育投资水平还与无风险利率有关;第二,教育投资缺口与经济增长有显著的负向关系,但与经济波动有显著的正向关系;第三,我国应该增加教育支出还是减小教育支出一方面取决于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还取决于经济目标更偏好于促进增长还是稳定波动.考虑到我国当前经济新常态时期出现经济增速下滑现象,增加教育投资或是未来一段时间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6.
民国后期,马氏家族为了维护集军事、地域、宗教、宗族为一体的专制统治,牢牢控制着青海省教育事业.尽管这一管理模式一度促进了青海教育的发展,但为日益注重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国民政府不能忍容.后者采取掌控教育行政、推行党化教育、拨给教育经费和考察教育状况等措施,积极地向青海省教育领域渗透.这些渗透活动逐渐引发了国民政府和马氏家族之间的矛盾,也影响到青海教育的发展.这一情况表明,在边疆教育发展过程中,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和睦与否实际上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和多元统计经济计量模型,对影响青海省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分析表明,各种消费、投资需求是影响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加快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各种制度的改革,引导消费,扩大需求,加大投资是当前加快青海省经济增长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青海省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现状,本研究对青海省西宁市及51个县的122名学科任课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受到落后的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青海省民族地区中小学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积极性不高,但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展开,学校领导对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支持力度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9.
黄金周旅游是中国现代旅游业发展中独特的经济现象,文章以青海省为例,分析黄金周对于促进地区旅游业和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分析结果表明:黄金周对人们出游影响很大,对青海旅游业有很大的正面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旅游经济的增长,并对旅游“黄金周”交通问题、旅游服务质量、旅游信息和设施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教育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实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我国教育投资和实际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证明我国教育投资与实际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馈关系。并在长期内稳定地存在着协同互动的均衡关系,教育投资的经济增长弹性为0.979。实证表明通过增加教育投资从而实现经济总碍的快速增长在我国具有政策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青海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分析了青海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青海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西部大开发、青海大发展,教育是基础,科教兴青是基本战略。我们应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实现青海经济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对青海南部牧区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南部牧区教育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特殊性、生产的流动性、居住的分散性及社会经济基础薄弱、教育发展起点低等因素,而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要发展青海南部牧区教育,必须进一步提高对教育战略地位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努力实现职业技术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早期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的投资效应,打破封闭状态,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方法和手段,妥善处理好寺院教育、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使用地级市人均财政性教育支出构建省级教育基尼系数衡量教育横向公平,基于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教育公平对省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分别以夜间灯光亮度和性别间教育差异作为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公平的代理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教育公平程度和省域经济发展水平呈倒U型关系,以地区生产总值为因变量的回归结果显示,当教育基尼系数为0.236时,教育公平程度对省域经济发展最为有利;以夜间灯光亮度为因变量的模型,教育基尼系数的最优值为0.288。研究还显示,教育公平对省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基于此,各省政府应统筹安排地区间教育财政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对于地市间教育投入差异较大的省份,应通过转移支付、政策支持等方式缩小地区间的教育财政投入差异。  相似文献   

15.
随着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速度的加快、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中小企业在青海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加凸现,然而,融资难仍然是青海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本文拟从主观和客观因素两方面分析青海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青海在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与滞后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西部其他省市比较,青海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具有滞后性,表现出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小、比重低;投资项目少,质量差,缺少大型跨国公司。其原因在于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小;产业协作配套能力差,产业集群尚未形成;人力资本积累不足,科教与创新能力差;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且不具有区位优势;市场化水平低,地方政府服务水平与意识落后。  相似文献   

17.
1990年以来,我国教育和经济体制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通过对1990-2012年教育投入和经济增长数据的描述分析,发现教育经费构成及增长显著受到教育投入体制改革的影响;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二者的相互影响具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性;教育投入和经济增长的双向促进作用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大。对此,提出了优化教育投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选择正确的产业结构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提之一,文章通过对青海省最近八年的产业结构分析发现,青海经济的发展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初期阶段,在产业结构的选择上,应该选择第二产业作为其主要的产业发展方向,实现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转移,在发展到工业化后期以后,促进第一、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以产业结构的调整来促进青海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青藏铁路通车,为青藏两省区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青藏铁路沿线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神秘的世界顶级旅游带。依托青藏铁路,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提升经济效益,青藏两省区就是要对青藏高原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通过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优化旅游产品结构,转变旅游产业增长方式,提高旅游经济效益,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教育产业化”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对此,教育界、经济学家、政府官员等社会各界人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学者提出用教育促进消费、拉动内需、推动经济发展的观点。然而,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究竞如何呢?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建立了一系列统计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短期内扩大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不产生作用的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