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高原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高海拔地区进行运动训练.对运动成绩的影响目前已经成为中长跑项目不可缺少的训练手段之一。但是高原训练在我省中长跑项目的训练中过去是个空白。本文以我省女子中长跑队几次高原训练的经验与教训,探讨高原训练的组织与实施,使我省的中长跑教练更好地掌握这种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本队四名少年女子中长跑运动员在高原训练期间进行生理指标和运动成绩测试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小强度、大运动量是少年女子中长跑运动员在进行高原训练所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这原则是少年中长跑运动员高原训练成功的客观标准,对于少年女子中长跑运动员通过高原训练提高生理机能及运动水平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长跑的高原训练在我国已经开展好多年了,近些年国家长跑队和各省市的中长跑队伍继续着高原训练的历史。众所周知高原训练有助于提高耐力运动员的奔跑能力,通过高原训练提高训练难度,利用高原缺氧的环境来达到生理内部负荷的改变,从而实现运动能力的提高。再通过平原训练的过渡,进一步提高运动员专项跑的能力,进而提高专项成绩,这是高原训练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4.
综观当代世界中长跑运动的发展趋势,高原训练几乎是所有优秀运动员成才的必由之路。甘肃定西市属陇中高原地区,海拔1897.2米。大气压力约为612毫米汞柱,氧分压为127毫米汞柱。年平均最高温度15℃,平均最低温度1.8℃,平均温度6.7℃,相对湿度60%,属于亚高原地区,是中长跑运动天然的训练场地。多年来,我组利用这种高原训练的优势,根据运动学校女子中长跑队员的特点,合理安排运动负荷量,掌握和控制运动训练节奏,在发展少年女子中长跑运动员的基础耐力:速度和身体训练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是我对这一地区女子中长跑训练的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5.
中长跑训练方法与理论发展沿革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归纳分析世界中长跑的发展史中6种典型的训练方法,并对近20年来中长跑训练理论的创新成果进行总结论述,包括:"速度核心理念","速度节奏化理念"、"以长补短"、"高原训练与平原训练相结合"等。试图通过对中长跑训练方法与训练理论变化而出现的新成果、新特点进行简要分析,揭示出中长跑运动训练方法与训练理论创新成果在促进中长跑运动成绩提高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缺氧环境下训练,以提高运动员机能状态,获得更好的竞技能力为目的的训练方法,称之为高原训练。这一方法在中长跑和竞走项目中已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成为中长跑和竞走运动员的“必修课”。下面我就从4个方面对高原训练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和探讨,以求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我省地处高原的实际特点出发,结合昆明地区几所高校近年来对中长跑训练的经验及收获,同时通过对我省高校田径队在几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中所取得的成绩进行追踪调查,得出的结果充分说明了在我省高校进行中长跑等耐力项目的训练是确有收获的。它对我省高校培养优秀的中长跑竞走运动员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同时为我们今后更好地完善和改进高原训练的条件与环境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研究对象:8名新组建的女子中长跑国家队运动员,均为运动健将,年龄19.25±2.49岁,全部为备战北京2008年奥运会苗子,所有受试者为非世居高原者,未参加过高原训练,志愿参加本实验研究。研究方法:让8名非世居高原的优秀中长跑女队运动员分别进行传统的高原训练(青海多巴,海拔2366m)  相似文献   

9.
波诺夫博士,保加利亚贝尔迈肯高原训练中心主任,索非莉亚贝尔迈肯高原训练中心主任,索非亚体育学院教师,保加利亚中长跑国家教练;丹尼尔斯博士,美国科特兰大学体育教授,曾任美国奥运会田径队顾问,著名高原训练专家。  相似文献   

10.
高原训练作为提高运动能力的训练方法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20世纪70年代以后,非洲世居高原的中长跑选手的崛起,引起世人的瞩目和关注。世界各国对高原训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高原训练的奥秘被逐步  相似文献   

11.
互补训练法———在青少年中长跑训练中的应用●徐连进贾昌志一、问题的提出中长跑的训练方法很多,如努米尔的匀速训练法、霍迈尔的法特莱克训练法、格施勒的间歇训练法及现在的高原训练法等都为中长跑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在人们未对有机体的结构、机能充分认识和挖...  相似文献   

12.
现代中长跑训练发展趋势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训练理论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中长跑训练技术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现代中长跑训练由传统的训练量、负荷量、负荷强度、训练时间及次数组数,都会对训练结构产生影响,故中长跑训练出现新的动向。1.趋势一:强调无氧能力和加强速度的提高80年代初教练员都认识到了发展速度的重要性,在训练中突出了速度训练,由于对中长跑的特征认识不够,曾有不少教练员对中长跑运动员按短跑的训练方式进行训练,运动员100米成绩虽然有所提高,但对中长跑运动成绩的提高起的作用不大。我国著名中长跑教练员马俊仁提出中长跑项目是高速度的耐力项目,中长跑运动员既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江苏省女子中长跑运动员在赛前期高原训练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为教练员科学安排比赛周期,进行运动监控提供依据。方法:对江苏省备战第11届全国运动会6名优秀女子中长跑运动员于平原、亚高原、高原期间及不同训练负荷阶段的部分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跟踪检测。结果:(1)亚高原、高原训练初期,晨脉极高值现象的出现主是非训练因素所致。(2)亚高原、高原训练初期安排有氧耐力训练和低负荷集体跑(如8km)符合运动员心血管系统的机能状态,对于初上高原、亚高原的训练安排具有指导意义。(3)初上亚高原和高原,由于训练环境的改变(高原脱水、低氧刺激下肾脏分泌EPO增加)引起运动员血红蛋白值的升高。(4)大负荷训练阶段,个别运动员Hb值不降反而上升的原因可能是针对其的训练负荷量不足所致,在此训练阶段应差别对待。(5)在高原训练前从海拔高度上我们采取了从"平原—亚高原—高原"这一海拔递进过程,在训练方式上我们安排了"有氧耐力训练—有氧耐力基础上的无氧耐力训练—耐力和速度训练"这一训练过程。  相似文献   

14.
在我区的大学、中专、中学的体育课或集训活动中,离不开初级中长跑这个项目,特别是一旦遇有区内外较大型的田径运动会,中长跑的训练是必须认真对待的。人们知道,在高原空气中氧气含量低的情况下,要使参加集训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资料查阅的方法,针对目前中长跑的训练中运用较多的"多课次训练"、"群体训练"和"以速度能力为主的训练"等多种训练模式.从生理学的基础出发,分别分析了不同训练模式的优缺点,并结合中长跑运动的项目特点、运动员的特点,提出了中长跑训练是多种训练模式相结合的、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科学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16.
4.3、高原训练 近年来有关高原训练的理论和效应、已经普遍受到国内外教练员和科研工作者的关注。目前已有很多成功的事例证明了,高原训练对于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是一种理想的训练手段。例如:辽宁中长跑的马氏队员和上届奥运会金牌得主王魁的竞走队队员、她们均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及国内重大比赛之前进行了高原训练并在比赛中取得了惊人的好成绩。但是如何组织和安排高原训、怎样使运动员在预定的  相似文献   

17.
蒋超  赵佳艳 《精武》2012,(33):21-21,23
中长跑训练强度大,训练过程单一,对学生意志的要求非常高,但同时也是对学生意志力的很好锻炼。本文在阐述中长跑训练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中长跑训练中培养学生意志力的教学对策,以期使中长跑训练摆脱枯燥的表象,使其成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一、高原训练的意义高原训练能直接刺激运动员的心肺功能,提高运动员耐力,增强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因而是有氧训练的一种有效手段。中长跑通过高原训练,通过外部环境对运动员施加一定的压力,让心肺功能得到提高,是训练成败的关键。但是,缺乏科学性的高原训练,非但不能起到好的作用,反而可能对训练、运动成绩产生负面作用。因此,在现代竞技体育训练中,应该做到高原训练科学合理,能够对提高运动员的机能水平起到积极的和正面的作用。以上所说的高原是从海拔1600米至2400米,其中海拔1800米——2300米为最佳高原训练高度。  相似文献   

19.
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速度素质对提高中长跑运动水平已越来越重要.通过对中长跑运动员速度训练具体途径与方法的分析和探讨,提出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为提高我国中长跑运动成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中长跑起源于英国,发展至今,中长跑的技、战术日趋完善,但对比中外优秀中长跑运动员的一些训练方法,我们有的教练员在训练时过分重视耐力训练,而对速度训练重视不够,甚至极少进行速度训练,而随着世界中长跑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比赛竞争的激烈,对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自己在中长跑带队训练实践中的感受,来对速度素质在中长跑训练中的重要性进行探讨,为提高中长跑训练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