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运动生物力学多参数同步测试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众多的运动生物力学检测手段实现同步的统一处理,已经成为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提高运动生物力学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促进运动生物力学学科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但由于测试仪器的生产厂商不同,造成信号规格和同步方式不统一,给这些仪器测得数据的同步造成困难.结合运动生物力学科研的实践,在应用现有运动生物力学测试仪器基础上开发出一套集视频、表面肌电、足底压力、三维测力台、激光测速于一体的同步测试系统.该系统首次将各仪器的相对延迟时间考虑到同步处理中,具有同步精度高,系统硬件传输距离远、稳定、可靠,系统软件界面友好、数据显示直现等特点,具有较好的应用与推广价值.此外,对其他测试仪器数据的同步处理也可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旨在建立肌电与足底压力同步模型,从身体内部工作状态的角度探讨速度滑冰的一般规律。方法:同步测量速滑运动肌电与足底压力以及视频信号,建立速度滑冰直道蹬冰单周期模型,揭示运动员身体内、外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建立了速滑蹬冰单周期模型,提出膝角120°位置处的爆发力为速滑的主要用力特征,将速滑蹬冰单周期细分为6个阶段。结论:肌电与足底压力同步测量、同步肌电分析方法的结合能有效地获取速滑运动身体信息和揭示运动规律,是一种有力的体育科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
便携式冰壶投掷力量、速度测试分析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洋  杨春怀 《冰雪运动》2009,31(4):94-96
研究设计由一套单片机、计算机和软件系统技术与蹬动压力板传感器、冰壶出手红外切光器、多组摄像头组成的投掷速度、力测试分析系统,并将其组合在便携三角架上。在训练时架设在出手线边,当运动员蹬动踏板时,蹬动压力板传感器感受压力,在冰壶出手时2个红外切光器记录冰壶运行速度,摄像头组记录运动员侧视面、俯视面同步动作画面和冰壶进入大本营撞击占位画面。以上信息、图像由计算机软件进行技术分析,可实现对投掷技术的正确性和稳定性进行判断,使运动员直观地认识自身的技术问题,为教练员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提供帮助,为冰壶运动员投掷能力训练提供"精、稳、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基于ASP.NET技术开发了B/S架构的塔吊监控系统,该系统获取GPRS系统传输的远程塔吊的运行数据与报警信息,在WEB网页上实时显示,实现了塔吊的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5.
朱明 《冰雪运动》2015,(2):89-96
为满足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的人体三维空间技术特征研究的需要,开发一套三轴向加速度传感器系统.该系统由下位机和上位机两部分组成,其中下位机部分由加速度传感器、传感器拾取单元、数据处理单元、电源监测与保护单元和无线传输单元组成,上位机部分由数据采集和分析软件组成.该系统具有四通道同步采集功能,结合同步视频,可对运动员的肢体关节、比赛训练器械等技术组成要素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进行实时采集与分析.以体育训练中常用的杠铃深蹲训练为实验性应用领域,对速滑和举重两种项目的杠铃深蹲训练进行技术分析,通过对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采集数据的分析,找出不同项目间杠铃深蹲动作技术的特征与差异,为今后深入开展加速度传感器系统的开发与相关应用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6.
多参数帆船训练及监控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多参数帆船训练及监控评价系统的原理、功能、创新性以及其应用。该系统首次集GPS、双轴倾角、风速、风向传感器及配套软件为一体,对帆船的纵倾角、横倾角、速度、位置、航向以及风速、风向等指标进行同步采集和实时监测,能同时对1到6名运动员的帆船运动状态进行同步监测和纪录。  相似文献   

7.
游泳水槽三线运动分析系统的应用介绍及二次研发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阐述了游泳水槽中用于运动生物力学分析的三线测试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使用特点,突出了三线系统在数据、图像的同步采集、即刻反馈上对游泳技术诊断与评价的实时监控功能;并介绍了对其展开二次研发的构想,加入某些计算统计模块,以期更好地发挥三线系统为运动训练服务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划艇运动力学参数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一种集划桨力、划桨过程中桨的偏转角度、艇的俯仰角度和倾覆角度、艇速等多个运动力学参数为一体的新型划艇测试评价系统,实现了对这些参数的同步采集。系统通过传感器(力传感器、角度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数据无线传输至计算机,利用自行开发研制的软件系统,教练员可以实时地掌握运动员划船过程中的运动状态。整个系统的重量比较轻,并且数据的主要传输采用无线形式,既保证了教练员实时的了解以往单凭眼睛观测和经验判断而很难得到的一些划桨技术细节信息,同时不会对运动员的正常划船技术动作的产生过多的干扰。  相似文献   

9.
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开放性和可维护性,符合智能电网发展的要求,最终实现营销信息高度共享、营销监控实时在线、营销服务高效便捷。本文主要介绍了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构成及应用情况,并介绍了用户用电信息采集与智能表推广方案。  相似文献   

10.
对互联网教育工具、电商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情况进行梳理,从网络教育工具、热门网站以及辽宁省体育类高校网络情况的对比中找出对创建辽宁省公共体育信息服务网络平台的启示.结果表明:平台建设中必须注意产品的门类要齐全,界面要方便快捷,推广优化要合理,网站要实时更新与互动,客户服务和后台维护与管理要有序.旨在为丰富辽宁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理论,为互联网体育信息服务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体育信息网络化建设进程中的数字机遇与数字鸿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文献与社会学方法,描述、解释了我国体育信息网络化面临的数字机遇与数字鸿沟,进而提出了发展对策。结果显示:现阶段我国体育信息网络化水平还比较低,无论从领域内部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信息应用系统建设,还是领域外部体育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社会服务都比较滞后。结论:如果体育信息网络化建设能够得到重视,并采取恰当的对策措施,加快发展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12.
运用信息理论,实现篮球比赛信息采集项目和数据的科学化,初步设计篮球比赛信息采集系统和攻、防分析系统。可以将篮球比赛反映出的各种杂乱和零散的技战术信息系统化、量化;再进行科学的分析中去寻找和发现训练中的缺陷和问题;调整篮球训练结构和训练控制过程,使整个篮球训练控制系统向最优化目标一步步靠近。  相似文献   

13.
目前福建省青少年运动员信息注册管理采用的是"运动员注册管理子系统",但该系统尚存在采集运动员基本身份信息的手段缺乏智能性、指纹识别率不高、所采集的运动员信息过于简单、缺乏信息公开查询功能、无法进行网络报名报项等不足。为进一步提高运动员信息注册管理的准确性和高效率,应对该系统进行改进,在系统中设置第二代身份证阅读器,采用识别率高的指纹仪器,增加运动员拓展信息的录入,增加数字照片导入、信息公开查询和报名报项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当代信息资源的主要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异质异构、难以规范。如何利用网络、组织、管理、共享信息资源并提供检索和查询,成为电子政务等信息系统建设关注的焦点。针对信息共享和信息检索,需要元数据对信息作进一步的描述和用Z39.50标准建立新一代的检索机制。本文对元数据(metadata)和Z39.50信息检索标准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一种元数据信息之间关系的层次框架。  相似文献   

15.
陈嘉翊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8(10):124-128,131
奥运会在全球的巨大影响力使得其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非常敏感地把握着科技发展的脉搏,特别是进入信息时代后,国际奥委会开始要求用科技信息技术全面地包装奥运会,信息化管理和相应的信息系统服务渗透到了盛典的每一个微小细节。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组织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奥运会对我国体育信息化管理带来的新观念、新技术,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针对奥运会信息化管理的研究、分析成为了我国体育信息化,特别是运动会信息化管理发展的急迫要求,并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我国体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将着重分析研究奥运会的信息化管理和服务的特点,结合本人参与奥运会信息化管理方面工作的经验,使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比较分析法和SWOT分析法等手段,探讨奥运会对我国体育行业信息化,特别是大型运动会信息化管理带来的影响,国内运动会、体育产业的信息化管理与国际接轨的方式方法,及其奥运会后的发展方向、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韩山师院体育公共课成绩电脑管理系统的实现,并给出数据库设计和程序设计方法技巧。  相似文献   

17.
高校体育教育与信息化相结合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息化改变了知识的形态、内容、传播和接受方式以及知识的地位。国际互联网络实现了全球知识库共享,每一种新思想都可以在瞬间传遍全世界。面对信息技术革命,体育教育应立足于将互联网、计算机技术以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与本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开发网络教学系统,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个人信息系统等。立足于“数字”不断创新,结合传统教学方法相得益。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中,要坚持科学和实践结合,通过信息化传播媒体实现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8.
2019新冠肺炎疫情给国家系统带来灾难,却为国民体育锻炼系统摒除了阻碍因素,同时引发外部大量优质体育锻炼信息有效触达国民,成为体育锻炼系统一个有利的教育、传播和发展机遇。据此提出:认清局面,有计划、有目的地扩大优质信息资源流入,增强国民锻炼意识;通过加大教育渗透、创设时间和空间上易获得通路、丰富可参与项目群落、发挥团体互助优势、鼓励居家简易参与等方式,做好疫后锻炼意识和行为的巩固加强准备,借助突发事件推动国家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管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特殊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计算机对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储存,同时作到对反馈信息制度的建立。从而对我们优育工作不断调整,不断最佳化。那么,高校体育工作的前景一定会是更广阔的,高校体育工作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20.
试论中国武术套路运动形式形成的渊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阅读大量的相关史料 ,运用了多种逻辑推理和分析综合法 ,得出的结论是 :原始“舞武”即战舞是武术套路徒手或器械动作及其组合形式形成的雏形 ;汉代“宣武舞”自成体系 ,奠定了中国独具特色的武术套路运动的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和繁衍环境 ,导致了中华民族固有的本性 ,是派生武术套路运动形成的源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