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灾难降临不仅对人民的生存是一种极大的威胁,同时也是对政府应急机制的一种考验.揆诸抗战时期,面对成千上万的难民,国民政府在救济目标与原则、救济机构及救济政策上积极应对,力争将这一社会问题转化为抗战的有利因素,将难民转化为人力资源,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推动民国社会救济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八一三"抗战期间,上海战区的难民大量涌现,我国社会各界人士或组织团体纷纷参与上海的难民救济工作,在难民拯救的大队伍中教会也在积极行动,开展难民救护工作。教会各机关团体为难民募捐,办理众多收容所,提供生活救助、医疗救治、卫生教育、心灵抚慰等服务,难民救济工作成效显著,缓解了政府难民救济工作的压力,为上海战区的抗战支援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国民政府救难机制研究——以抗战时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难降临不仅对人民的生存是一种极大的威胁,同时也是对政府应急机制的一种考验。揆诸抗战时期,面对成千上万的难民,国民政府在救济目标与原则、救济机构及救济政策上积极应对,力争将这一社会问题转化为抗战的有利因素,将难民转化为人力资源,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推动民国社会救济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天津地方的社会救济事业肇始于明代的养济院,一直延续到清代的育黎堂、普济堂、栖流所等救济机构。从清末到民国前期,在社会救济领域,官民合作的特征很明显。1928年以后,官办救济事业得到强化,官方救济机构办理得较有起色。地方政府在社会救济事业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执行中央决策,兴办地方救济机构;劝导地方精英助办救济事业;以救济事业作为维护地方安全,救助弱势群体,实施社会控制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全面抗战爆发后,为运送苏联援华物资和中国还贷物资支援抗战,国民政府在新疆开辟了从霍尔果斯口岸到星星峡的国际通道。新疆省政府和社会组织深入各区县开展筑路动员,宣传筑路就是抗战救国;各区县民众自发动员,积极响应建修、维护国际通道,并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心血;通道的开辟改变了过去新疆交通不便、孤悬塞外的局面,密切了新疆与内地的联系,促进了文化交流和传播。许多共产党人、爱国知识分子来到新疆传播马列主义、播撒革命火种,为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抗战文化宣传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6.
淞沪教养院是民国时期的慈善组织,由绅商界精英人士发起组织,是当时上海第一个专以收容教养男性游民、乞丐的正规民间救济机构.该组织成立后,长期在英租界、法租界及华界收容游民和乞丐,这对于维护社会治安、整顿市容、稳定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此机构由筹办到改组的过程中,<申报>全程报道,以正面舆论给以积极支持.本文即以<申报>的相关报道为基础,探讨这一时期报刊舆论在淞沪教养院的发起、运作过程中所起到的引导作用,并以此为基础简要探讨民间组织和政府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7.
重庆银行公会自1931年9月25日成立,到抗战爆发前,其组织制度逐渐建立与发展起来,成为了西部地区重要的金融业自律组织,是西部金融近代化的集中体现。同时该组织在稳定重庆金融市场秩序、协助国民政府整理川省金融及辅助地方工商业的发展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桂林遭受日军飞机反复轰炸,又被日军直接侵占,难民数量很多,结构很复杂,疾病不断流行,救济代价很大。这些因素决定了桂林受损失的程度是很严重的。抗战尚未结束,当时广西省政府就开始组织力量对抗战损失进行调查,相比之下,广西的抗战损失调查工作位居全国的前列。由于桂林是广西的省会,投入的人力和物力最多,因此,抗战损失的调查工作处于广西的前列。日本的末次情报研究所收集了许多日军轰炸桂林的信息。抗战后期桂林所具有的特殊经济、政治和军事地位,使之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国际上的许多媒体经常报道发生在这里的事情,为我们了解桂林抗战损失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农村金融救济是20世纪30年代救济农村的重要措施之一,到抗战爆发时,农贷累计达到了2.4亿余元;放款范围遍及关内20个省市的800余县;接受新式金融机关救济的人数到1936年约占总借债户的五分之一。  相似文献   

10.
青辅会是国民党政府在抗战胜利后成立的救济失学失业青年的组织,然而内战的特殊背景,又使青辅会背负了其他的使命,实质上成为一个为国民党内战政策服务的组织。  相似文献   

11.
天津教养院是北洋时期天津地方政府与当地新式绅商通力合办救济事业的典型救济机构,具有鲜明的现代特征,表现在确立现代官民合作机制,经费保障纳入地方政府责任,呈现良性经营状态。但从院民教养状况来看,重养大于重教,反映了时局危艰和传统救济方式的强大惯性。  相似文献   

12.
地方治理理论强调地方政府、社会与市场组织和公民自组织的良好合作,具有十分明显的西方社会话语特征,但在我国特殊的历史务件和体制环境中,地方治理更倾向于强势一方的地方政府的治理,形成了强政府治理的苏南模式和市场先行、社会参与的浙江模式两种典型的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反映了西方话语特征的地方治理理论在中国有其自身的适应和发展空间,具有明显的地方政府主导色彩,社会的参与治理也依赖于地方政府的推进。正是由于地方政府的主导与推进。使我国地方政府治理模式正朝向构建多中心治理结构、深化服务理念和由“善政”走向“善治”的趋势变革。  相似文献   

13.
区域性的主导产业市场选择,集聚和扩散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旭章 《铁道师院学报》1998,15(5):24-27,43
文章借鉴发展经济的研究成果,以苏州新区为例证,系统分析和阐述了区域经济主导产业的市场选择准则,产业集聚过程和方式,产业的区域性扩散及外部经济效应等经济关系;强调政府和企业在调整和提升产业结构中,只有自常地遵循市场俦的法则才是理性的,否则会带来阶段性失误,付出巨大的成本。这晃当前各级地方政府面临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湖北后方国统区各级政府对鄂西后方的灾民和战争难民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救济工作。这些救济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灾情,但对减轻灾民的痛苦,稳定后方的社会秩序,增强抗战力量,仍然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慈善救济历史悠久,夏代以前就出现了养老制度。随后慈善事业的不断发展,到明代,慈善救济渐趋成熟。明代淮安的慈善救济主要是以官办为主,设立了惠民药局、养济院、漏泽园,建立多种备荒仓,在维护地方治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宋美云 《历史教学》2005,1822(3):11-18
清朝末年至北洋军阀时期,由于国内社会的动荡以及政治、经济体制的不合理,导致了这一段时期内连续发生几次比较大的金融风潮与危机,加剧了市场的不稳定和混乱.随着时代的变迁,天津总商会不断有所作为,在稳定金融市场、维持流通秩序,控制金融危机对商民的侵害付出了艰辛努力,获得了商界与政府的一致认同,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的难童救济教养工作是全民族抗战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民族的抗战需要动员全民的参加,儿童也是抗战力量的一份子,因此,难童救济教养工作受到了国民政府和全社会的重视。文章阐述了难童问题日益严重的原因及国民政府采取的措施,展示出中华民族团结御侮的斗争及精神。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地方高校人才引进问题进行研究,发现人才引进是地方高校实现向上流动的重要工具。基于地方高校弱资源与国家社会对学校发展硬要求的矛盾,从资源依赖理论视角下剖析人才引进过程中地方高校与各组织间的资源依赖关系。研究发现,地方高校与政府间的非对称依赖关系导致引才目的功利化;地方高校与其他高校的竞争性依赖关系诱使引才方式无序竞价;地方高校与市场环境的共生性依赖关系导致人才择校认同异化。致力于构建政府、高校、市场三方联动系统,通过政府统筹,革新引才理念;地方高校自省,形成优势资源;通过市场监督、规范引才环境等方式探索地方高校人才引进的强化路径,实现我国地方高校人才引进的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前,社会组织在参与地方政府治理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俨然成为促进我国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的重要因素。基于社会组织自身价值的实现、政府公共治理创新、公共治理制度设计的需要以及时代发展、历史的选择,社会组织的发展不断推动着地方政府治理的创新。同时,地方政府管理创新产生了更适宜的土壤、形成了良好机制、建立了理性发展的法制化保障、促进了社会组织与地方政府治理创新比翼双飞。基于此,社会组织的发展作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内在机理,必将会有一个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20.
清朝末年至北洋军阀时期,由于国内社会的动荡以及政治、经济体制的不合理,导致了这一段时期内连续发生几次比较大的金融风潮与危机,加剧了市场的不稳定和混乱。随着时代的变迁,天津总商会不断有所作为,在稳定金融市场、维持流通秩序,控制金融危机对商民的侵害付出了艰辛努力,获得了商界与政府的一致认同,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