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社会文化视角下,高校外语教育评价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性。其只有进行必要的改革才能契合社会文化理论要求,从跨文化视角展现教育效果,发挥以评促教的重要作用。但在当前阶段,高校改革外语教育评价仍存在一系列阻碍,表现在评价理念、评价主体、评价方式及文化环境等层面。高校及教育者应深入探索社会文化理论对外语教育评价的影响,深化社会文化理论在外语教育评价中的运用,并在此基础上创新评价理念、重视学生主体参与、强调过程性评价、考察文化环境,开展全方位、多元化评价,在契合社会文化理论的同时提升外语教育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2.
教育评价是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对高校质量观的形成和质量行为的产生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高校质量文化建设应立足大学使命,从被动接收外部评价转化为主动拓展内部自发自觉的质量文化,从宏观的外部评价、中观的学校自评价和微观的师生评价三个层面探索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目前美国学生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史演变过程的阐释与其当代特点的分析,揭示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已发展到以学习科学研究为基础和以政策支持为保障的成熟期。我国目前学生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处于不成熟期,其改革与发展不仅需要包括科学界在内的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加强相关基础研究工作,而且需要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的民主环境建设以及需要有效的评价手段和技术的完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历史的视角回顾了教育评价理论从第一代到第四代的发展脉络,并主要从价值基础、主流社会文化思潮、方法论转换等层面,考察分析了教育评价理论与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基础,试图深入把握世界教育评价理论形成、发展的规律性特征,从而指导我国教育评价理论的发展与评价实践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从全国范围看,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已经大略经历了三年探索,需要进行阶段性评估总结。决策导向的CIPP教育评价模式主要包括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四个阶段,契合高校劳动教育能力评价。采用混合研究方法,构建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从环境基础能力、资源配置能力、过程行动能力、成果绩效能力等方面,动态反映高校劳动教育能力,从而找准能力提升的突破方向。  相似文献   

6.
综合素质评价指向的是对包括课堂教学模式在内的整个学校教育的彻底改革,而并非一种单纯的教育评价方式的革新。其最终目的在于实现学校教育目标与学生个性发展之间的契合,重塑教育的观念和体系,改革现有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评价方式和学校文化,使之为实现新的教育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7.
经过30多年的开拓与探索,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中国教育改革开始进入更为复杂与曲折的深水区,愈来愈触及深层次的结构与机制问题。高校制度改革不仅是教育自身的改革问题,更是一个统合了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和社会改革于一体的综合性改革课题。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看,高校需要直面政治和教育自治问题,进行"宪政"意义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严蕾 《英语教师》2023,(17):8-11
从传统教育评价机制和教育评价体系改革两个角度分析如何正确把握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机制的内涵。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文化觉悟四个方面探索如何将新时代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落实在课堂中。提出推动新时代教育评价的正向激励,既要利用科学和适当的评价方法,提升评价的说服力和针对性,又要将学生的闪光点作为其努力的动力,提升其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当下,成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研究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现阶段我国成人高校思政教育质量评价从学生、学校到社会等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需要从更新成人高校的思政教育质量评价理念、构建理论课综合评价体系、完善教师思政教育质量评价机制等多维度探索其质量评价路径。  相似文献   

10.
高校在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中担负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探索高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情况评价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明确要求。针对当前教育评价在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中普遍存在的评价内容欠缺、指标不具体、分类不精确等问题,应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和高校分类评价大框架下,结合高校所承担的职责定位、功能分类和优势特色,完善和优化高校分类教育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1.
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聚焦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及其相互衔接。教育体系的发展,是一个从成熟、定型到完善、巩固的过程。我们要明确各级各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点,通过分类评价,引导高校找准定位,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机制,激发高校办学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2.
徐惠忠 《文教资料》2012,(10):124-125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包括两层内涵:以结果有效性和满足社会及大学生相应需要为最终目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还具有整体性、相对性和多样性的三个特点。由此,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可确定为三级评价指标,本文从要素有效性、过程有效性和结果有效性三个方面进行评价,采用实践法和模糊综合评估法两种方法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3.
教育评价是泛在的教育相关主体在教育场域中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从历史发展来看,根据功能不同,教育评价有三种存在形态,即作为选才工具的教育评价、作为管理手段的教育评价和作为育人资源的教育评价。在实践中,教育评价三种形态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作为选才工具,存在越位问题;作为管理手段,出现错位问题;作为育人资源,在实践中尚处于缺位状态。因此,从选才工具来看,教育评价改革必须正确处理公平性和科学性问题,改革完善考试招生制度;从管理手段来看,教育评价改革必须顺应全球公共治理趋势和国际教育评价迭代发展趋势,利用信息技术使其成为牵引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从育人资源来看,教育评价改革必须关注教师群体及其教育评价能力的提升,使其能够切实保障评价育人价值的发挥。  相似文献   

14.
广府文化是珠三角区域历史、现实的反映与积淀,是区域竞争的重要品牌资源和动力因素,是研究珠三角区域科学发展的必要角度。顺德改革开放为广府文化发展构建了新的实践基础,给广府文化带来全面深刻的变化表明,广府文化的时代变迁,使得包括文化本身在内的整个社会改革发展。更为理性与科学,更具有可持续的活力。应对新一轮区域竞争,广府文化的创新事关重大。  相似文献   

15.
思政教育理念引导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评价体系,是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心同行”和紧密融合的重要抓手,为推动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目标导向依据。在阐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理论基础上,从人才培养环境、人才培养资源和人才培养教育产出3个维度构,建了融入思政元素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群组G1法作为评价方法对上述评价指标进行赋权,采用非线性加权方法设计了评价模型。在上述评价体系基础上,以A大学为例进行了实证评价分析。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提升思政教育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6.
教育评价正经历从传统的奖惩性教育评价向发展性教育评价过渡。教育评价本身并没有必然的存在意义。在从奖惩性教育评价向发展性教育评价转变的过程中,其功能是否也会相应变化,需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传统、思想观念等的相应改变作支撑。  相似文献   

17.
高等职业教育是和行业企业紧密相连的,它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因此必须把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裁判权归还给社会,改革高职评价方式,建立社会评价制度。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社会评价制度主要应包括认证制度和排行制度,其推进实施需要转变政府职能、正确发挥政府作用,需要高职院校坚持职业教育社会性、办社会的职业教育,也需要建立多元、独立、专业的社会评价中介组织。  相似文献   

18.
家庭教育投入在质量支持、资源使用效率支持与目的支持三个维度上,构成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社会支持因素。调查数据的描述性及推断性统计分析发现,家庭教育投入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支持存在目的支持模糊、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和投资结构有待优化等问题。社会收入差距过大、家长的教育理念落后和投资能力不足、教育资源配置不均以及教育评价体制束缚是家庭教育投入支持中问题产生的原因。因此,提高家庭教育投入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支持水平进而保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顺利进行,缩小收入差距是根本,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是基础,更新家长观念是保障,改革教育评价机制是动力。  相似文献   

19.
根据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构建现代远程教育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确定影响现代远程教育质量的因素集,包括教学资源开发、支持服务能力、学习资源建设、资源点击率、资源优秀评价率、问卷效果负面评价率和社会负面评价率,根据因素的影响程度赋予相应权数,对现代远程教育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0.
基于教育评价理论变革需要与我国文化自信培育需求,在与西方教育评价文化思潮比较的视角下,尝试构建我国评价文化范式。从文化环境、价值导向、建构基础3个方面提出构建我国教育评价文化范式的理论主张。构建教育评价文化范式的实施程序有评价准备、利益相关者参与、确定评价目的与问题、评价工具开发、数据收集与分析、评价结果的宣传与使用6个步骤。在此基础上,构建得到我国教育评价文化范式5维、9级、3水平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