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大学生睡眠质量与睡眠卫生意识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文版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自编的睡眠卫生意识问卷为工具,考察了重庆市878名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和睡眠卫生意识现状。结果表明:大学生PSQI的总平均值为5.30,标准差为2.63;大学生周末/工作日的睡眠质量差异显著,周末显著高于工作日;总体睡眠质量性别差异不显著,但在分量表上差异显著,女生的睡眠效率高于男生,睡眠时间却短于男生;睡眠质量的年级差异因性别不同而不同,男生的PSOI总分随年级的增加而表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而女生随年级的变化不大。调查结果还发现,大学生普遍对自己睡眠质量的评估过于乐观;面对睡眠困难约有63%的大学生表示不愿意求助他人,约有40%的被试从未为此做出任何努力;男生对睡眠卫生的意识普遍差于女生。  相似文献   

2.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云南民族高校大学生进行随机调查,了解其睡眠质量现状,结果显示:大学生PSQI总分为5.69±2.90,其中汉族大学生PSQI总分为5.42±2.676,少数民族大学生为6.05±3.149;睡眠质量问题发生率为24.5%,其中汉族大学生为18.9%,少数民族大学生为31.8%;男女生PSQI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专业大学生PSQI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工类大学生睡眠质量较差,体育类大学生睡眠质量较好.说明云南民族高校大学生总体睡眠质量一般,亟待提高,睡眠质量问题发生率较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尤为突出,为此,提出的对策措施是:增强民族大学生的睡眠卫生意识,多参与体育锻炼,优化宿舍环境.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唐山地区城乡中学生的营养状况,以为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按《学校卫生工作技术规范操作程序》要求,随机抽取唐山地区两所中学14.17岁共2204名学生测量身高、体重,采用“1995年全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确定学生营养状况。结果表明唐山城乡中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女生营养不良率显著高于男生(P〈0.01);营养过剩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城市高于乡村(P〈0.01),男生高于女生(P〈0.01)。城乡间的营养不良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和A型行为类型问卷对广州市5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男生在睡眠紊乱、白天功能紊乱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与白天功能紊乱和PSQI总分上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除了白天功能紊乱因子A型行为类型者显著低于M、B-型外,其他的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以及PSQI总分上A型行为者都要高于M型和B-型行为类型者。有必要根据大学生的性别、年级及A型行为类型等进行心理干预,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5.
依据2013年度连云港市6-17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资料,分析13381名中小学生视力状况,连云港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8.7%。其中,在校男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6.3%,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61.2%,女生高于男生(x2=33.959,P<0.01);城市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63.6%,乡村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2.6%,城市高于乡村(x2=164.506,P<0.01)。随着年龄段的增高,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呈现上升趋势(x2=2051.043,P<0.01)。与2010年相比,视力不良检出率上升了2.3个百分点。连云港市中小学生的视力状况不容乐观,视力不良检出率及重度视力不良构成比例均随着年龄的增长、年龄段的增高,学习年限的增加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襄樊职业技术学院2000年至2005年新生营养状况.为指导高职学生合理营养和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2000年至2005年新生为研究对象.对6年间新生身高、体重和2000与2005两年体重指数为指标。采用《营养与膳食》体质指数(BMI)标准,对正常体重、营养不良、超重和肥胖等4种营养状态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襄樊职业技术学院男女新生平均身高和体重都有增加,经统计学处理,身高增加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体重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2005年新生中男生超重和肥胖的栓出率与2000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5、P〈0.01;女生超重有极显著差异(P〈0.01),而肥胖增加无显著差异(P〉0.05)。女生的营养不良检出率高于男生(P〈0.01)。男生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高于女生(P〈0.01)。结论开展健康教育,提倡合理营养。加强体育锻炼,促进体格全面发育。  相似文献   

7.
用整群抽样法对漳州职业技术学院2004、2003级大学生进行SCL-90心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04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稍低于国内常模,2004与2003级学生差异显著,男、女生心理健康水平基本一致,但女生恐惧F7因子均分明显高于男生,差异具有极其显著性(P≤0.01)。理工科学生在强迫F2,焦虑F5,精神病性F9的因子均分比文科学生略高0.12左右,文科生在人际敏感F3,恐惧F7的因子均分明显高于理工科学生P<0.01,有显著性。2004级和2003级学生心理症状检出率分别为2.04%和1.90%,2004级和2003级学生心理症状倾向检出率分别为14.96%和7.14%。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关系与现状,采用人际信任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较同龄人高,特殊信任年级差异显著(F=5.164,P〈0.01),普遍信任专业差异显著(F=3.551,P〈0.01);艾森克人格问卷评定女生的E、P分高于常模(P〈0.01),L分低于常模(P〈0,01);男生的P分高于常模(P〈0.01),N分高于常模(P〈0.05),L分低于常模(p〈0.01);神经质维度与人际信任有显著正相关,掩饰性、内外向维度与人际信任有显著负相关。高校要客观看待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人格和人际信任的特点,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安志红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6):183+185-183,185
本文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河南省高校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睡眠质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体育专业学生睡眠质量好于非体育专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和分析武夷学院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临床心理辅导。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武夷学院2011级校本部大学新生进行全面测查,有效样本2987份。结果:该校2011级新生SCL-90总均分以及各因子均值分都显著低于全国常模(P〈0.001或P〈0.01);男生SCL-90总均分以及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4个因子各自均分都显著低于女生(P≤O.01或0.05〈P≤O.01);是否为独生子女SCL-90得分差异并不显著,只在敌对、恐怖两个因子得分上有差异(P≤O.01或0.05〈P≤0.01);农村生源的学生与城镇学生得分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家庭月收入(800—1500元&2000-5000元)SCL-90得分上并无显著差异(P〉0.05);该校学生的入学满意度SCL-90各因子得分都差异显著,入学比较满意的学生各因子得分和总均分都显著低于不太满意的学生(P≤0.01)。结论:该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表现良好,部分群体需特别关注,女生、入学不太满意、独生子女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训练对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编大学生意志品质量表,对参加心理行为训练的38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①干预组在前测、后测中,其果断性因子、自觉性因子、自制力因子和总均分都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坚韧性因子存在显著差异(P0.05);②对照组在前测、后测中,各项因子得分和总均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③在及时后测中,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意志品质各因子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总均分差异极其显著(P0.01);④在长效后测中,干预组和对照组在自觉性因子和总均分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理行为训练能有效提高大学生意志品质水平,可广泛应用于高校大学生意志品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中生睡眠质量与生存质量的关系,以关注睡眠质量,提高高中生的生存质量。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高中生生存质量量表对1227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7.2%的高中生睡眠质量差,主要表现为白天功能紊乱、睡眠持续性、主观睡眠质量和睡眠潜伏期四个方面。高中生的生存质量得分较低,主要是心理维度和学校子量表。高中生的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呈显著负相关,主观睡眠质量、白天功能紊乱、睡眠紊乱、睡眠潜伏期和睡眠质量指数对高中生的生存质量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结论:改善高中生的睡眠质量,关注睡眠健康,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大理市高校在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大学生网络成瘾预防、干预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对大理市某高校在校的一至四年级学生进行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结果:该校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为16.5%,年龄、性别、上网目的、与同学的关系、初次上网年龄段和每次上网持续时间在正常组和成瘾组网络成瘾发生率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上网持续时间、初次上网年龄段和参加课外活动情况是个体网络成瘾发生的危险因素,社会人际交往能力是网络成瘾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在校大学生中网络成瘾发生率较高,影响到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应尽早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少网络成瘾倾向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采用学习倦怠问卷和归因方式问卷方法,对287名本科生开展调查研究,考察其学习倦怠的基本情况和学习倦怠与归因方式的关系.结果发现,学习倦怠总分在性别、年级和专业上没有显著差异;在成就感低维度上年级和专业差异显著(F=5.001,P<0.01;F=9.385,P<0.01);行为不当与归因方式的内外控倾向正相关(r=0.134,P<0.05;r=0.284,P<0.01);情绪低落与归因方式的内外控倾向正相关(r=0.132,P<0.05;r=353,P<0.05);归因方式的外控倾向对学习倦怠的各维度都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归因方式的内控倾向只对学习倦怠的成就感低维度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法对襄樊职业技术学院2007级大学生316名大学生(男64人、女252人),其中独生子女145人,其它171人,进行匿名性的自编问卷调查,然后进行χ^2检验分析。结果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两类学生之间心理抑郁与心理健康等级无统计学差别(P〉0.05);抑郁原因有较大的统计学上的差别(P〈0.01),独生子女前四位原因为升学就业压力、恋爱情感矛盾、人际关系孤独与教书不育人;非独生子女为升学就业压力、教书不育人、人际关系孤独与经济困窘;心理抑郁造成自杀的因素具有相似的排序,心理抑郁是可能自杀的首要因素,有一定的统计学的差别(P〈0.05);心理应激强度过大是自杀时可能的心理状态的首要因素,其次是两周来严重抑郁,有明显的统计学的差别(P〈0.01);相似的自杀后的危害后果,以个人的所谓“仇人”作为侵犯对象,无统计学的差别(P〉0.05)。结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关注抑郁、预防自杀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了解和探讨初中学生孤独感现状,采用中学生孤独感量表方法,对川渝两地286名初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农村与城镇初中在孤独感的“对自己社交能力的知觉”(P<0.05)和“对重要关系未满足程度的知觉”(P<0.01)2个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男、女初中学生在“对重要关系未满足程度的知觉”因子上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P<0.05);初中学生的孤独感水平在各维度上均存在年级上的显著差异.因此,认为改善初中学生人际交往状况、保持亲子关系的完整、强化心理疏导、关注关键期教育,有助于降低或减少初中学生的孤独感水平.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问卷》为工具对20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评,调查贵州省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状况。结果:(1)大学生学生情况随着年级的增加而逐渐消减,表现为低年级学生学习情况优于高年级学生;(2)不同学科学生学习情况差异显著,文科较好,而理工科较差;(3)女生的学习态度好于男生,而男生更容易适应大学的学习;(4)农村大学生学习情况优于城镇大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