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美国基础教育中学校绩效责任的演变历程1.以权力控制为导向的绩效责任概念及实践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绩效责任(accountability)的观念和实践在早期的学校教育中就已经存在。从学校教育与外部社会的关系来分析绩效责任,首先要讨论权力(power),因为它是理解学校教育中早期绩效概念的  相似文献   

2.
问责制度首先用于行政领域,后随民主化等推进,在美国高校管理中被广泛采用,是美国政府及社会监督高校的一项重要手段.问责制在美国高校兴起的原因是教育质量的滑坡、经费的缩减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问责制必须建立起相应的制度规范,健全"明确责任-实施问责-责任追究"的制度体系,完善问责法规、明确问责范围、规范问责行为、健全问责机构,才能朝着长远、科学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以来,基于标准进行教育问责成为许多国家治理和改善学生学业成就、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美国把质量管理的标准和模式引入基础教育管理与评价体系,投射出美国教育问责的制度变革与实践的创新:问责改革实现了从"过程"到"结果"的转向;标准驱动的质量管理;基于专业的教育评价;责任共享的绩效激励。  相似文献   

4.
由于教育投入低效现象普遍存在,教育经费使用缺乏科学的分配标准和有效问责机制,使得地方教育投入绩效管理改革势在必行。地方教育投入绩效管理制度的建设策略有:通过财政绩效管理制度倒逼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通过教育投入结果的问责制度落实教育部门行政执行责任;建立包括绩效预算、过程管理、绩效评价的全过程绩效评价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5.
美国公立高校绩效评价是美国州高等教育绩效问责制度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对田纳西州2010年~2015年绩效资助政策中的绩效评价体系进行分析,认为其具有以下特点:是一种自我评价基础之上的第三方评价;强调计划性和周期性,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聚焦于教育质量保障,尤其关注本科生的学习成效、学科专业项目的质量和学生的满意度;利用美国国内现有的、影响较大的各类测评机构的测试结果或调查结果作为评价依据;注重对绩效评价本身的质量保障。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教育问责的逐步推行,在问责客体及其责任、问责制度及其执行、问责内容及其导向、问责法规及其依据等方面出现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推进教育问责制度的良性运行,应在研究借鉴国外教育问责制经验的基础上,从教育的绩效责任、教育的问责对象、科学的责任体系、相关的问责法规、全新的问责理念等层面,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问责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教育质量问责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的实现具有现实意义。高等教育性质决定高等教育质量的利益相关者,而利益相关者正是问责主体;高校质量责任的承担者是高校的管理者、教育行为的实施者以及接受者。从这些维度出发来确定高等教育质量责任、责任追究和问责救济,从而初步设计符合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特点的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8.
教育质量问责在我国高职教育质量管理中具有现实意义。高职教育的特性决定高职教育的利益相关者,而利益相关者正是问责主体:高职院校质量责任的承担者是高职院校的管理者、教育行为的实施者以及接受者。从这些维度出发来确定教育质量责任、追究和问责救济,从而设计符合高职教育质量管理特点的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9.
一、美国基础教育中学校绩效责任的演变历程 1.以权力控制为导向的绩效责任概念及实践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绩效责任(accountability)的观念和实践在早期的学校教育中就已经存在.  相似文献   

10.
美国大学奉行的大学自治(academic autonomy)、学术自由(academic freedom)、学术中立(academic neutrality)和社会责任(accountability)四A原则,是美国大学执掌当今世界高等教育之牛耳的重要法宝。对照这一原则,目前我国大学建设中存在着大学自治虚化、学术权力弱化和社会责任淡化现象。解决这些问题,一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落实大学自治权;二要加强大学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保证学术自由权;三要处理好社会问责与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关系,做到既问责又尊重。  相似文献   

11.
美国基础教育学生评价新进展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从校本学生评价体系、家长参与评价、校本质性评价方式、评价反馈、校本绩效责任制五个方面对美国的基础教育学生评价进行评述和剖析,以求从中得到对我国学生评价改革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高校问责制的不足与改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问责制起源于公共行政领域,是现代制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教育民主化浪潮的推进,问责制也被逐渐引入教育管理体制中,在美国的高校管理中受到广泛的应用。针对当前我国高校问责制存在的不足,从制度建设的层面提出改进我国高校问责制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基于标准的评价和教育绩效责任制。本文以NAEP为例,介绍了基于标准的评价的背景、外部环境以及实践,在此基础上得出对我国基础教育学业评价的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责任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责任制是一个与效率、效果和绩效评估相关的概念,它要求通过有效的方式证明高等教育取得了预定的结果和绩效。关注效率、效果,注重结果、产出是高等教育责任制的基本特征。高等教育评估是责任制的实施形式,也是质量保障的一个基本途径。通过评估加强质量保障,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中一种新的责任制文化。高等教育过程的内在复杂性决定了责任制及绩效测量的难度,我国高等教育评估要实现保障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目的,同时避免对高校办学自主权造成不利影响,需要总结已有评估经验并借鉴国外有益经验,进行创造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特许学院:美国公立高等教育改革的一种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美国公立高等教育机构改革的选择之一,特许学院的产生与美国高等教育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出现的解除管制、分权、责任与绩效评估等政策趋势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公立高等教育机构对外界变革做出的一种自我调适。特许学院的主要特征是,它作为"准私立"性质的公立高等教育机构具有独立的校董事会,并享有更多的程序性自治和履行更多的绩效责任。  相似文献   

16.
院校研究与质量保证——以美国高等教育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20世纪80年代的"里根改革"以来,美国高校的成本越来越多地要由学生及其家庭而不是政府分担,使得人们愈益关注投资高等教育的收益。因此,美国高等教育质量倍受社会公众的关注。院校研究在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它为高校能够对外部的报告、认证、项目审批,以及内部项目评议和专项研究等方面的社会问责做出说明,同时也在学生学习评估、教师行为分析以及学籍管理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7.
信息素养内涵与结构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素养是个人成功适应信息化社会和实现自我发展的关键成分,所以各国际组织和国家均将信息素养遴选为核心素养框架中的重要指标和关键成分。信息素养也是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中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系统梳理信息素养内涵的历史演变和核心素养框架中信息素养内涵与结构的国际比较,我们归纳了信息素养的内涵,并从中提炼出综合性、过程性、工具性和批评性四个主要特征,同时发现信息素养结构注重综合表现、基于问题解决的创新和与评价体系之间对接的国际共识。在我国课程改革和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中,应注重建构具有时代特征的信息素养内涵与结构,开发基于现实生活情境的主题和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有效性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政策评估问题。从宏观层面看,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主要指外部质量评估体系,它包括政府评估、质量认证和大学排名等。根据政府介入程度的不同,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可分为认可型评估和认证型评估。从问责制的视角看,中国实施的第一轮本科教学评估实质上是一种政府对高校的问责制度安排,属于行政问责。第一轮本科教学评估的有效性被认为"一般",基本上被认可,但改进空间巨大。提高中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有效性,必须建立社会问责机制。  相似文献   

19.
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透视(笔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部拟建立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表明我国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期待已从学校层面上升到了国家意志层面。2011年9月底,39所"985工程"大学首度公开发布了各自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说明我国高教界已开始对社会期待和问责作出回应。尽管不能说各大学不重视,但它目前还没有很好地发挥信息平台、质量保障和管理监督的功能。作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的重要举措,它还有待于从质量标准、报告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教育问责的方式:西方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教育语境中的教育问责是一种常态化、制度化的"问",即要求相关责任人对行为或事件做出描述、解释、证明。为了有效地问责,西方发达国家构建了多种问责方式,这些方式都有自己的理念和假设,以及相应的问责工具,问责的层次、对象、主体、后果也不同。阐释西方教育问责的涵义、方式和流程,对我国构建教育问责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