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监控机制,是一个亟待关注的课程研究领域。从宏观视域看,当前监控机构缺乏对课程运作系统的整体关涉;从微观视域看,导致课程实施领域出现问题的部分原因在于课程监控机制的缺失;从制度保障的视角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致使我们需要课程监控机制;从政策发展方向看,构建课程监控机制是我国课程政策的重要发展趋向;从全球文化导向看,国际趋势呼吁我国构建基础教育课程监控机制。  相似文献   

2.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监控机制,是一个亟待关注的课程研究领域。从宏观视域看,当前监控机构缺乏对课程运作系统的整体关涉;从微观视域看,导致课程实施领域出现问题的部分原因在于课程监控机制的缺失;从制度保障的视角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致使我们需要课程监控机制;从政策发展方向看,构建课程监控机制是我国课程政策的重要发展趋向;从全球文化导向看,国际趋势呼吁我国构建基础教育课程监控机制。  相似文献   

3.
课程监控机制的运作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监控已经成为推进课程改革,落实课程目标的一种重要机制,明确课程监控机制的运作机理就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课程监控机制的运作机理需要秉持协商、服务、绩效的运作理念;需要遵循厘清岗位职责、明确职责权限、开展过程监督、施行课程问责的运作规范;需要坚持监测、报告、调控的运作路径.  相似文献   

4.
构建基础教育课程监控机制,我们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审视国外相关作为,我们发现国外的课程监控机制主要有三种类型:中央行政监控型、地方分权监控型、中央地方并重型。其中,课程监控机制呈现"中央行政监控"特色的国家主要有韩国、马来西亚、新西兰;课程监控机制呈现"地方分权监控"特色的国家主要有美国、德国、印度、澳大利亚;课程监控机制呈现"中央地方并行监控"特色的国家主要有英国、泰国、印度尼西亚。  相似文献   

5.
在课程运作过程中,监控机制的功能包括课程的监督、调控和指导,要实现这三方面功能,需要我们在明晰课程监控机制机理的基础上,通过监控课程改革方案研制、课程改革实验进程、课程执行情况,不断矫枉纠偏,这样才能保障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课程监控机制可以从理论、政策、技术三个维度进行构建.在理论构建上应该强化研究意识、明确课程监控机制的功能.在政策构建维度,政府应阐释监控政策的意义、健全课程监控制度、完善课程监控机构.在技术构建上可从课程督导、课程评价、课程反馈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考试已经基本形成了考试形式多样、考试方式方法灵活的格局,但质量不高。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有四点:传统课程考试观念桎梏、课程考试质量标准缺失、教师课程考试专业化素养不高及课程考试质量监控评价机制缺乏。提高高职教育课程考试质量须做好四方面工作:树立为发展而考的课程考试观念、制定课程考试质量标准、提升教师课程考试专业化素养及建立课程考试质量监控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8.
审视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教育的各项政策、法律、文件及领导讲话可以发现,从教育督导制度的恢复重建到其制度的逐步完善,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到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从2002年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项目"的启动到2007年底"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的成立,从对义务教育实施情况的外部监控到对基础教育质量的内部监控,均彰显出政府从关注教育到关注课程的转变轨迹,更凸显了我国构建基础教育课程监控机制的趋势。政府应拓宽视野,在现有的基础上尽快构建出系统、完善、合理、科学的基础教育课程监控机制。  相似文献   

9.
审视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教育的各项政策、法律、文件及领导讲话可以发现,从教育督导制度的恢复重建到其制度的逐步完善,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到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从2002年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项目”的启动到2007年底“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的成立,从对义务教育实施情况的外部监控到对基础教育质量的内部监控,均彰显出政府从关注教育到关注课程的转变轨迹,更凸显了我国构建基础教育课程监控机制的趋势。政府应拓宽视野,在现有的基础上尽快构建出系统、完善、合理、科学的基础教育课程监控机制。  相似文献   

10.
课程监控机制的组织设计是保障课程监控组织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笔者从组织结构、组织权力、组织行为三个维度,对已有的督导机构、教研机构、评估机构、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和应有的专业中介组织进行了结构组合、权力配置和行为定位,意图厘清课程监控组织的类型、层次、职能以及行动方式,使课程监控机制更有效的发挥监督、指导、问责和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试论课程领导与课程发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随着课程改革和课程问题研究的深入,对课程领导的研究也从课程管理的研究中分离出来,成为课程理论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课程领导是指为了实现课程目标,在一定条件下对课程领域的组织和人员施加影响的过程,具有决策、组织与引导等职能,对课程的形成、实施、改革与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课程领导方式的改革要适应世界课程变革的需要,实行课程的三级管理,实现课程领导方式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课程的发展要与世界同步,体现现代社会的价值追求和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2.
园本课程是当今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热点之一。理想中的园本课程领导主体需由园长和教师构成,园长应是专业权威与良性制度的构建者,教师应扮演多重角色,首先他们既是实践者又是研究者,其次他们既是课程决策者又是课程实施者。现实中的园本课程领导主体缺乏专业信念、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应该定制园所长期发展计划,开展多主体、多样化培训,构建合作性园所文化,以提高课程领导质量。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在世纪之交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基础和条件是对课程资源的认识、开发以及利用.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有效实现的重要因素.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任何课程的开发都需要课程资源的支持.本文以校本课程开发为例,试图对课程开发与课程资源的相互关系进行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都是"预期的"、"未完成的课程"。只有高等学校课程成为"学生课程",实现了大学生的"自我扬弃"和"自我超越",它才成为"完成的课程"。当高等学校课程成为"学生课程",每一个大学生都不仅仅有自己的学科与专业,更重要的是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课程体系,有了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文化视界、科学与人文精神、个人修养等。  相似文献   

15.
论课程更新中的课程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对话对课程更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是以往课程改革常被疏漏的环节。解读课程对话的本质及课程意义,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中课程对话的缺失,可以使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要推动新课程在我国的发展和突破,应确立和不断发展课程对话。  相似文献   

16.
校本课程开发与课程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想要合理有效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冲破已有的不甚科学的课程意识的樊篱,形成与校本课程开发相适应的课程意识。本在分析目前我国广大教师已有的课程意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校本课程开发所需要的课程意识,以及教师应如何构建这样的课程意识。  相似文献   

17.
在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的关系中,课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课程观是主导因素。课程观决定教学观,并因此决定教学改革的深度、广度。转变教师的课程观念,使教师接受新的课程的教育理念是实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论课程改革要唤醒教师应具备的课程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具备课程的主体意识、生成意识、资源意识和评价意识,这需要通过鼓励教师开展叙事研究,赋予教师足够的专业自主权以及社会、家庭、学校合理分担教育责任等方式予以唤醒.  相似文献   

19.
The Curriculum     
《欧洲教育》2013,45(1):30-48
Professor P. H. Hirst is a member of the faculty of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f Kings 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 He is particularly concerned with the curriculum for the secondary school. His article was written as a paper that he presented in 1966 at a conference of The Schools Council at 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on the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change. (The functions of The Schools Council are explained in the introduction to another article in this issue, "Developing New Curricula").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