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人。孔子的目录学的思想萌芽于编订"六经"的实践和一些与目录有关的工作。关于孔子与目录学的关系,历来争论颇多。姚名达认为:"与其过  相似文献   

2.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人.孔子的目录学的思想萌芽于编订"六经"的实践,即作了一些与目录有关的工作.关于孔子与目录学的关系,历来争论颇多.姚名达认为:"与其过而尊之,不如付之缺疑.吾人考查目录之渊源,固不能曲援孔丘为其祖先也."[1]基本上否定了孔子在古籍整理方面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黄丕烈清代著名的藏书家、目录学家、版本学家、校勘学家、出版家。为此,结合黄丕烈的版本目录学最初实践,论及其目录学思想,他创立的许多古籍整理方法,开辟了许多版本目录方法的先河,对后世目录学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韩特 《兰台世界》2007,(6S):61-61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人。孔子的目录学的思想萌芽于编订“六经”的实践,即作了一些与目录有关的工作。关于孔子与目录学的关系,历来争论颇多。姚名达认为:“与其过而尊之,不如付之缺疑。吾人考查目录之渊源,固不能曲援孔丘为其祖先也。”基本上否定了孔子在古籍整理方面所作的贡献。[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目录学、版本学、考据学三方面对《孔子故里著述考》进行评介,认为是一部目录学力作。  相似文献   

6.
试论乔好勤目录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永田 《图书馆论坛》2008,28(2):97-100
从目录学理论研究、目录学史研究、专科目录学研究、目录学教育研究四个方面概述了我国当代目录学家乔好勤的目录学思想和目录工作成就,指出乔好勤注重目录学研究方法尤其是目录学史研究方法的创新,注重目录学致用性的实践,为我国当代目录学研究和目录工作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图书分类学是目录学和图书馆学的交叉学科。中国古代为图书编制目录的活动产生得很早,《周易·十翼》中的《序卦传》编次汇总了64卦的卦名,说明了排列次序和内在联系。孔子删定的"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已初步具备了图书分类的框架,为以后图书分类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但是,"目录学"作为一门学科的  相似文献   

8.
孔子与目录学起源辨周九常(中山大学信息管理系)目录学是我国传统旧学中的一门,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一般说它起源于汉代。公元前一世纪,在刘向刘欲父子整理皇室藏书的过程中诞生了目录学,所以目录学有“向欲之学”之称谓,正如刘纪泽所说,“目录之学,启自西京。...  相似文献   

9.
佛经、道经目录是我国目录学史上最早产生并迅速发展、兴盛起来的专科目录,对目录学发展具有极大影响和促进作用,有着重要地位.佛经目录创立于魏晋,南北朝得到大发展,至隋唐成熟,唐宋间达到了顶峰.其间,出现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的佛经目录.道经目录出现的时间及发展脉络与佛经目录大体相仿,但兴盛程度、规模稍逊于佛经目录.  相似文献   

10.
近读来新夏先生主编,齐鲁书社出版的《清代目录提要》,为中国古典目录学领域又添力作深以为幸. 《清代目录提要》是《中国历代目录提要》的清代部分,尚有清前、清后及补遗部分末曾定稿.之所以以清代作为全书的分割点,主要是由于清代是我国目录学发展鼎盛时期,所编目录数量占古代目录一半以上,这一现象固然与当时社会政治、文化环境及考据之风带来的学术影响有关,更与许多著名学者自觉记录、整理以前未被重视的故旧图籍,根据所见编制大量各种类型目录,用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有相当关联.  相似文献   

11.
目录学是研究图书目录工作规律的一门科学。它在读书治学中的重要作用,正如清代史学家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所讲:“目录之学,学中第一桩要紧事必从此问涂,方能得其门而入,然此事必苦学精究,质之良师,未易明也。”中国目录学的起源很早,有人认为起源于《尚书》、《诗经》的序;有人认为最早的目录应是《易经·十翼》中的“叙卦法”;也有人认为《周官》的六典,孔子的六艺就是目录的萌芽,不过目录学成为一门学问,应为刘向、刘歆父子所创始,故我国古典目录学又有“向歆之学”之称。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清代目录学家耿文光的生平、著作和目录学成就.分析他的"读书目录"的内容和特点,指出他作为清代目录学家独具特色的贡献,以及他的经验对于当代目录学研究可以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耿文光的目录学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清代目录学家耿文光的生平、著作和目录学成就.分析他的"读书目录"的内容和特点,指出他在清代目录学家独具特色的贡献,以及他的经验对于当代目录学研究可以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张春菊 《图书馆杂志》2004,23(6):77-79,59
姚名达关于目录的思想和成就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比较突出,他对目录的概念、目录的功用、目录与图书馆的关系、目录的种类和派别都有自己的见解,他的三本目录学专著:《目录学》、《中国目录学史》、《中国目录学年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现代目录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古代戏曲目录对目录学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戏曲目录在我国目录学史上是产生较晚的分支,它在著录方式、分类方法、著录重点方面与综合性目录皆有极大的不同,对目录学多具补充和发展之处,更体现了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宋代是我国封建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也是我国古典目录学发展的一个高潮期,其中专科目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新的专科目录种类如金石学、子学目录相继出现,传统的专科目录如文学、佛学、书画等在体例和著录方法上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创新。宋代专科目录学的成就极大丰富了我国传统专科目录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以往的目录学史著作通常使用按朝代分期的断代体例编写,而姚名达先生的《中国目录学史》却别出心裁,采用"主题分述法"的体例编写,即将目录学的《通纪篇》比拟为纪传体的本纪;《体质篇》《分类篇》比拟为书志;《史志篇》《宗教目录篇》《专科目录篇》《特种目录篇》比拟为列传。然而,其在与纪传体体例的融合方面略有偏差。因此,有必要重新对之加以改进,使古典目录学的各个部分与纪传体的本纪、史表、书志、列传有机结合。文章在此基础上,对编纂《古典目录学史》的体例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谭焰 《图书馆学刊》2006,28(4):107-109
余嘉锡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目录学家。从四个方面——目录学的功用、目录的类别、目录的体制及各部分的功用和目录的类例,简要地论述了余嘉锡的目录学思想。  相似文献   

19.
概念模糊不清,往往会影响一门科学正常发展。目录学既然作为一门科学,就应首先澄清其最基本的概念。在我国目录学研究中,不少同志对目录、目录学、目录工作,这几个概念不清,以至许多推论让人感到难以置信。本文试图对这些基本概念进行阐述,以此来看我国目录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目录”二字在许多先秦古籍和出土文物中,是分开的。“目”是眼睛。在甲骨文中即为一个象形的眼睛。“录”字,在《说文解字》里解为刻本、象形。即象一把刀把要记的事情刻在木头上。甲骨文是先写后刻,叫“书契”,因出土于殷墟,又称“殷  相似文献   

20.
比较目录学的研究,正引起我国目录学界一些人士的关注和兴趣。本文试就比较目录学的定义、意义和方法问题,作些初步探讨。笔者是图书馆的一名新兵,有些观点欠妥在所难免,希望前辈们多多指教。从比较方法到比较目录学在客观现实中,许多事物既有相同的属性,又有不同的属性。将这些事物放在一起比较,从中寻找出异同之处,就是一般的比较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