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青春期父母教育方式的调整与亲子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父母的教育方式可分为教养类型和教养方式两大类,教养类型指教养风格、价值和态度取向,而教养方式则指父母具体的教养活动;父母的教养类型对子女的影响是间接的,而教养方式的影响却是直接的。不同的教养类型和教养方式与青少年行为有密切的关系。青春期亲子关系会发生微妙的变化,这一时期父母应在子女决策权、对子女的期望等方面作出调整,以便提高亲子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2.
犯罪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家庭是子女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也是社会化的最先执行和基本执行。家庭的各种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子女社会化的进程。在家庭的诸因素中,父母教养方式起着重要作用。国内外学普遍认为,父母的不良教养方式是子女心理、精神、行为问题的重要危险因素。但是,这方面研究多集中于父母教养方式与正常青少年社会化发展之间的关系,对父母教养方式与特殊青少年社会化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犯罪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父母教养方式必有其特殊性。随着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持续上升,研究犯罪青少年的父母教养方式就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3.
不同视角的研究者对隔代教养的概念有着不同的阐释,有的研究者认为,隔代教养即祖辈对孙辈实施的一系列教养活动;有的研究者认为,隔代教养是父母不在身边的情况下,祖辈代替父母进行的教育行为;也有的研究者将隔代教养定义为祖父母(包括外祖父母)对孙子女(包括外孙子女)的看护和教育,一般在三代家庭中进行,是祖辈对孙辈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过程。本文将结合笔者经验,对该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儿童青少年的各种社会关系中,亲子关系作为“第一关系”对其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个体儿童期到青春期的不同阶段,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具有不同的特点,而且亲子关系的不同侧面对儿童青少年发展都有不同影响,包括亲子依恋、亲子冲突、亲子亲合等.父母和子女自身的特征均会影响亲子关系,进而影响亲子关系对儿童青少年发展的影响.此外,积极的亲子关系有助于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其发展的重要保护因素,能减少不良因素的消极影响,尤其是对贫困家庭、单亲家庭等特殊家庭的儿童青少年而言.  相似文献   

5.
探索家庭因素对流动青少年外化行为问题的影响,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BI)和青少年自评量表(YSR)对805名苏州地区流动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流动青少年感知父亲和母亲教养方式方面存在差异,母亲比父亲采用更多过度保护和关怀的教养方式,而父亲比母亲更多采用冷漠拒绝的教养方式。(2)父亲的"冷漠拒绝"和母亲的"过度保护"是影响流动青少年违纪行为、攻击行为和外化行为问题的重要诱发因素;母亲的"关怀"是流动青少年违纪行为、攻击行为和外化行为问题减少的重要预防因素。(3)家庭经济、父母学历和流动青少年违纪行为、攻击行为和外化行为问题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相比家庭经济因素和父母学历因素,家庭教养方式对流动青少年外化行为问题具有更为突出的影响。其中,父亲冷漠拒绝和母亲过度保护是流动青少年外化行为问题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母亲关怀是流动青少年外化行为问题减少的积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会引发隔代抚养家庭对立违抗障碍儿童的家庭教养行为及造成的对立违抗症状表现.方法:应用访谈法对29名符合对立违抗障碍标准的独生儿童、儿童家长和儿童教师进行访谈.结果:从祖父母对儿童的教养行为、父母对儿童的教养行为、祖父母与父母间的教养行为、父母之间的教养行为这样一个家庭互动方式的角度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祖辈的溺爱,父辈的低父母参与度、过度严苛、简单、粗暴的教养策略,不良的亲子沟通,自身教养行为的不一致,不同养育者(祖辈与父辈、父母)间不一致是不良的教养方式,是引发儿童对立违抗障碍的家庭教养行为.结论:在对立违抗儿童的干预中,应加大父辈在儿童教养中的参与度,减少祖父母与父母异辈之间、父母之间的不一致教养行为,还应把祖辈纳入到干预体系中,并为家庭提供一些具体的教养技能.  相似文献   

7.
父母低头行为是指父母在亲子互动中只顾低头玩手机,而无暇关注身边子女的行为。梳理相关研究发现,父母低头行为会对儿童青少年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采用社会排斥理论、期望违背理论和替代假设对影响过程进行解释。建议父母要通过区分亲子时间和手机时间、树立良好榜样等方式养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提升家庭亲密度。  相似文献   

8.
在家庭教养中,经常会听到父母如是说:“我太了解你了,就你那点花花肠子、弯弯绕子我还不清楚?”“我是你妈,我还不知道你是不是那块料呀?”“我养你这么大,我还不了解你?”……然后,基于这种所谓的了解去断定子女行为的真实目的、话语的真假等并在此基础上实施相应的具体教养行为。可以说,父母对子女的了解、认知是影响父母实施何种具体教养行为的重要因素,只有当这份“了解”是“正解”而非“误解”或者这一认知是正确的而非错误的时.才会引发科学教养行为的出现,进而促进子女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教养态度、观念和行为以及非言语表达的综合.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调查了280名流动儿童,探讨其父母教养方式和父母权威性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结果表明,(1)流动儿童父母教养方式类型有忽视型、溺爱型、专制型和权威型四种,有66.7%的农民工教养方式不恰当.(2)流动儿童父母权威性有较高得分的人数占全体人数的46.2%,农民工在子女眼中父母权威性未达到理想水平,有待提高.(3)流动儿童父母权威型教养方式和父母权威性较高得分的比例随农民工文化程度的提高、流动时间的增长、亲子交谈频率的增多而加大;“同时随迁”的流动儿童中,其父母权威型教养方式和父母权威性较高得分均大于“随后随迁”的流动儿童.(4)农民工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增进亲子间的沟通,做到以身作则,为子女营造民主的家庭氛围,以此改进其教养方式,并在子女中树立较高的权威性,促进流动儿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遗传、环境和教育是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心理学界长期以来探讨研究的主要课题。家庭作为一种环境因素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一个家庭中,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早期分离教养,或多或少会产生对其心理发展不利的影响因素,造成儿童与父母、家庭之间的不和谐、不安全的依恋,从而影响儿童心理的正常发展,影响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以及儿童社会化的发展进程。我省地处高寒地区,外来人员比较多,况且经济、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落后于其他一些省份,这种子女与父母早期分离的教养情况比较突出。此研究是想通过子女与父母早期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