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1月4日,《教育》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人文大学校长陈蓓洪教授。《教育》旬刊: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民办高校也遇到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您怎样看待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守本 《教育》2011,(2):23
2010年12月29日,《教育》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副院长陈勇。《教育》旬刊:在您看来,高职类学校现阶段情况是什么样的?陈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一种类型,10年来,其改革发展轨迹实现了从以数量和规模发展为主到以质量特色为主的跨越性的发展,已经  相似文献   

3.
正《教育》旬刊:对于"高中阶段的教育实际上已经具有了大学预科的性质,成为了高等教育的准备或预备"这一观点,您是怎样看待的?傅国亮:我认为,当下认识中国的教育问题都应当以《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方针政策为依据,这是思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出发点,也是讨论教育问题的一个基调。《教育规划纲要》制定了今后10年中国教育基本的走向和  相似文献   

4.
赵惠玲:姊崎洋一教授您受中央教育科学研究之邀为我们做了一场"当前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学术报告。我作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访问学者,受《大学·研究与评价》杂志编辑部的委托,想就此报告的内容请问您几个问题。日本大学在促使高等教育发展方面进行了哪些改革?其发展趋势又是怎样的?姉崎洋一:日本进行的是美国式的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5.
王丽霞 《教书育人》2012,(21):10-11
一本科教育质量的概念界定教育质量是衡量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是高等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国内外关于本科教育质量研究的文献颇多,但却是一个主观性较强的概念,因此到目前为止,被赋予不同的解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在1998年的巴黎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大会宣言《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中说明:"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包括高等教育的所有功能和活动:教学计划、教学人员、学术成就......",国外许多学者将其作为高等教育概念的参考。《教育大辞典》也对教育质量作出界定:"教育水平高低及效  相似文献   

6.
《教育》2011,(15):1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支持媒体:官方网站:《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杂志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师报》《教育》旬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众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近几年来 ,在报刊上时有“大众化高等教育”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提法。他们都讲“大众化” ,但却有不同的含义。现举二例 :例一 :“一般认为 ,高等教育入学率在 15%以下是精英教育阶段 ,15%— 50 %之间是大众化教育阶段 ,50 %以上是普及化教育阶段。”(刘尧《当代高等教育的十大特点》 ,载《江苏高教》1997年第 4期 )例二 :“有人预测 ,下个世纪 ,适合未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们的岗位将越来越少 ,高等教育普及化甚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呼声将越来越高……”(韦钰《在科教兴国中再创辉煌》 ,载《中国电大教育》…  相似文献   

8.
雪峰 《教育》2011,(2):19
2011年,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公布实施的第一年,也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国家教育部于2010年底公布了教育体制改革十大任务,迈出了《教育规划纲要》实施的关键第一步,《教育》旬刊记者采访了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与未来发展趋势,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到高等教育体系之中,可以满足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对先进教育技术的诉求,并按照高等教育规律与实践的要求,从价值理性向工具理性转变。近年来,《地平线报告》正在成为国际教育信息化领域中信息技术进步和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实践的重要指引,而在《2017新媒体联盟中国高等教育技术展望:地平线项目区域报告》(以下简称《2017地平线报告》)中,更是第一次针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进行了分析和展望,客观、科学地指出了未来一段时间我国高等教育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教育技术应用的困难和解决对策等,这对我国高校教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声音     
让高等教育回归本位教育部近日发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稳定规模,保持公办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相对稳定,高等教育规模增量主要用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专业学位硕士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教育》2006,(12):F0002-F0002,F0003
为促进我国教育科学研究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总结推广群众性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成果,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创新,推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与法制化,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调动广大教育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我国群众性的高等教育研究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于近日完成了每年一次的全国范围内有关高等教育科研论文成果的汇总统计工作。统计范围为2005年1月至12月在《高等教育研究》(武汉)、《教育发展研究》(上海)、《中国高等教育》(北京)、《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北京)、《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北京)、《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北京)、《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武汉)、《黑龙江高教研究》(哈尔滨)、《现代大学教育》(长沙)、《高校理论战线》(北京)、《高教探索》(广州)、《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北京)14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高等教育科研论文。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等教育法律体系的逻辑起点源于我国《宪法》和《教育法》及相应的中国教育法律体系,是中国教育法律体系的自然延伸和逻辑展开,但《高等教育法》与《学位条例》并存,造成高等教育法律体系的技术分离,更在法治实践中形成了高等教育和学位管理的二元化实施体制。通过对中国高等教育法律体系的实体结构、立法方式等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十四五"期间,应当从法典化、一元化、层级化、类别化等方面完善我国高等教育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3.
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周远清同志发表了题为《加强教育科学研究,促进高等教育创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演讲,就加强教育科学研究,促进高等教育创新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值得一读。征得本人同意,现摘要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14.
《教育》2014,(1):81
《教育》(旬刊)立足"为教育者立言,为受教育者代言,为教育事业进言"之理念,冷静观察教育热点,深度透析教育问题,真实记录教改进程,积极推动教育振兴;强调"公信、准确、生动";致力于打造中国教育领域最具影响的教育期刊,营造中国教育期刊的第一品牌《教育》(旬刊·上)为大16开全彩色铜版纸印刷,每月8日出版,每期12元,全年144元.编辑出版:教育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4-1331/G4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2413订阅办法:全国邮局订阅邮发代号:80-475为了方便读者,杂志社常年办理直邮订阅,并随时为读者提供邮购服务  相似文献   

15.
<正>《教育与职业》杂志2013年第1期刊发周建波和闫志刚的文章《高职教育:身份"纠结"背后》,其中指出,在各类各层教育中,高职教育的"身份"最为特殊。在教育类别上,高职属于职业教育,而在教育层次上,高职又属于高等教育。身份上的这种"双重属性",让高职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浪潮中"左右逢源",尽享生源"红利",实现跨越发展,只用30年左右的时间就从无到有地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据上海市教科院和麦可思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12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底,高职院校的数量已经达到1276所,占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60%,总招生人数达到325万人,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总数的47.7%。然而2010年以  相似文献   

16.
征稿启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提高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实际上,对各国教育的考察表明,几乎所有步入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7.
来自首都的大型教育专业期刊办刊定位引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思想,服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际《北京教育·高教》(原《北京高等教育》)是北京市社科类一级期刊,以引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思想和服务高等教育改革发  相似文献   

18.
资讯     
《中国教师》2012,(10):4
<正>13年的本科扩招将画句号本刊讯(马潇潇)2012年3月16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稳定规模,保持公办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相对稳定,高等教育规模增量主要用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及扩大民办教育和合作办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一步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 伴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完成,我国高等教育已迈入普及化发展阶段,高等教育规模与质量都得到巨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教育》2013,(8):25
董圣足:政策可行性是关键《教育》旬刊:您是如何看待民办高校退出的?董圣足:应该说,部分民办高校在竞争中进行优胜劣汰和并购重组,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正常现象和必然趋势,对此各方应理性看待、客观评价。但教育毕竟是公益性事业,对于民办学校,不能像对待一般企业那样,放任自流,任其自生自灭。因为民办高等教育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并关系到政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