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心理资本问卷和工作绩效量表,调研保险公司管理人员的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数据表明:保险公司管理人员的心理资本与工作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心理资本维度中的希望和韧性对任务绩效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韧性和乐观对关系绩效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心理资本关注的是个体积极心理状态对个人竞争优势和个人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它对高职院校的管理创新有着重要意义。高职青年教师心理资本的开发和提升有助于他们提高工作绩效、增强工作幸福感、培养和维持良好工作态度、促进组织公民行为、削减工作倦怠。因此,可以从自我效能、乐观、希望和韧性四个心理资本要素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发和提升高职青年教师的心理资本。  相似文献   

3.
以北京市455名中小学教师为样本,考察了中小学教师心理韧性的结构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的心理韧性包含三个成份,即对教与学的热爱与奉献、教师自我效能感、工作满足感与乐观,能够比较好地验证教师心理韧性的结构;教师与同事、家长及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学校领导的支持与教龄对教师心理韧性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工作负荷对教师心理韧性存在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大学生心理资本、就业压力、焦虑三者的关系,本研究使用PPQ、《就业压力源问卷》和S-AI对349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得出如下结果:①心理资本显著的负向预测焦虑(P<0.01);②就业压力显著的正向预测焦虑(P<0.01);③心理资本中韧性在就业压力源和焦虑之间起显著的调节作用(t=-2.143*,P<0.01)。说明就业压力越大焦虑水平越高,心理资本保护心理远离焦虑;就业压力增大时,韧性低的个体比韧性高的个体表现更为焦虑,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带来的心理症状。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高校教师心理授权水平的现状并考察其对工作绩效的影响,采用心理授权及工作绩效量表对185名高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第一,高校教师的心理授权处于中等稍高水平,不同职称教师心理授权水平表现出显著差异。第二,心理授权水平与工作绩效间有密切关系,表现在:心理授权各维度与工作绩效有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心理授权维度中的自我效能和工作意义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我国3117名中小学在职教师,采用层次回归分析的方法控制人口学变量探讨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对其工作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①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对其工作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②中小教师心理资本问卷具有理想的构念效度,其对工作绩效的解释量(23.2%)符合心理资本效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探讨校长包容型领导对小学教师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以期为提升小学教师工作绩效和改进学校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选取湖南483名小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校长包容型领导、小学教师心理所有权、职业使命感与工作绩效的状况,揭示校长包容型领导对小学教师工作绩效影响的中间机制。[结果/结论]校长包容型领导对小学教师的工作绩效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同时,心理所有权在校长包容型领导与小学教师工作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此外,小学教师的职业使命感在校长包容型领导与小学教师工作绩效之间起到调节作用。具体来说,当小学教师的职业使命感较低时,校长包容型领导对工作绩效的正向预测显著;而当职业使命感较高时,校长包容型领导对工作绩效的预测效果不显著。因此,对于小学教师特别是职业使命感较低的教师,实施包容型领导,增强小学教师的心理所有权,是改善和提升小学教师工作绩效的重要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韧性、应对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对216名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心理韧性量表(CD-RISC)、应付方式问卷、主观幸福感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测试,利用SPSS16.0和AMO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心理韧性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2不同心理韧性水平的大学新生在应对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3心理韧性通过积极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可以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β=0.74,p<0.001),通过2种应对方式可以负向预测心理症状(β=-0.42,p<0.01)。结论:心理韧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2个指标均有重要影响,应对方式在心理韧性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路径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心理资本量表(PCQ)、工作投入量表(UWES)、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对南宁市327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研究工作投入在心理资本与生活之间关系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的心理资本对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工作投入在心理资本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机制中有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大小为36.67%。研究结论是:中小学教师的心理资本一方面直接影响生活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工作投入间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天津市45所高校的336名新入职教师为被试,采用教师职业认同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及适应性绩效问卷对其职业认同、心理弹性及适应性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新入职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心理弹性及适应性绩效水平均较高;(2)职业认同、心理弹性及适应性绩效的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3)心理弹性对职业认同感及适应性绩效的关系调节效应不显著;(4)心理弹性能够显著正向预测适应性绩效总体及各分维度。在职业认同的三个分维度中,职业行为倾向能够显著正向预测适应性绩效总体,职业行为倾向和职业价值观能够显著正向预测适应性绩效关系面,职业行为倾向能够显著正向预测适应性绩效学习面,且心理弹性对适应性绩效的贡献率比职业认同对适应性绩效的贡献率更大。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心理资本量表和就业能力自评量表对7所本科院校25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人际型心理资本和就业能力在性别和年级上差异显著;学生干部经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心理资本和就业能力;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心理资本对就业能力有很好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新余学院4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和探讨大学生心理资本对学习倦怠和学业成就的影响及心理资本在学习倦怠与学业成就中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心理资本及五个因子对学业成就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心理资本及五个因子对学习倦怠具有显著的负性预测效应;学习倦怠对学业成就有显著的负性影响;心理资本在学习倦怠对学业成就中没有显著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3.
研究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之间的关系,旨在为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提供依据。研究采用柯江林的心理资本短版量表和王苑的就业能力自评量表,对南阳高校50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资本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专业差异;就业能力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专业差异;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对就业能力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心理资本对就业能力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教师教育研究》2017,(1):79-86
人格是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总和,通过人格特征来预测工作绩效,长期以来一直是组织行为学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用来自13所高校的865名高校教师的数据,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了人格特征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并验证了组织认同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大五人格特征的五个维度对高校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OCB)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大五人格特征的外倾性维度对高校教师的科研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组织认同的调节下,外倾性维度对高校教师的教学绩效也有显著正向影响;神经质维度对高校教师的科研工作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责任感维度对高校教师的科研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组织认同的调节下,责任感维度对高校教师的OCB也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基于数字经济的时代背景,以我国互联网企业346名员工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多层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员工工作投入对工作绩效四个维度(任务绩效、关系绩效、创新绩效和学习绩效)的影响,并揭示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以此丰富和细化工作投入对工作绩效的内在影响机制,同时,为互联网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研究结果表明:工作投入对任务绩效、关系绩效、创新绩效和学习绩效均具有正向影响;心理资本在上述关系中均具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机抽选421名大学生作为研究样本,发放调查问卷以了解学生的心理资本与就业质量,分析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质量的相关性,评估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心理资本与大学生就业质量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即心理资本高的大学生,普遍就业质量越高;心理资本中的自信、韧性等指标对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水平具有正向预测作用。为高校高度注重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累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稳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心理授权及工作卷入量表对185名高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心理授权水平与工作卷入间有密切关系,表现在:心理授权各维度与工作卷入均有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职称、工作意义、自我效能及工作影响对工作卷入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探讨高校教师心理授权水平对工作卷入的影响,找出提高教师工作卷入的方法,可以为最终提高高校教师教学水平及工作绩效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女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基本状况及心理韧性与压力事件、社会支持的关系,采用问卷法调查了656名女大学生.结果发现,女大学生心理韧性的整体水平较高,在专业、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女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压力事件及社会支持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心理韧性与压力事件存在显著负相关,与社会支持存在显著正相关.压力事件与社会支持对心理韧性有一定的预测能力.社会支持各维度以及压力事件中的受惩罚、丧失因子可以正向预测大学生的心理韧性,而压力事件中的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其他因子可以负向预测大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在对大学生心理韧性影响的路径中,无论是来自压力事件、社会支持的直接效应,还是压力事件通过社会支持进而影响心理韧性的间接效应均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采用问卷调查与软件统计分析417名高校研究生的心理资本与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其相互关系,得出以下结论:研究生心理资本与创新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研究生心理资本与创新能力及其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生心理资本对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由此得出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高校作为社会场域特定构型,发挥了经济、社会、文化乃至权力等资本竞争优势,但受固有主观认知惯习影响,对个体心理资本潜能作用挖掘发挥不够。文章以564名高校中层干部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方差检验、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等实证分析,得到研究结果:不同高校中层干部心理资本具有显著差异;心理资本与组织公民行为、工作绩效显著相关,且正向影响组织公民行为和工作绩效;公民组织行为发挥部分中介效应;校领导风格调节中层干部心理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民主型领导具有组织管理的普适性。最后,构建适应不同高校场域、不同校领导类型、不同职级中层干部管理效能的3M匹配模型(MS-MAP-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