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活力课程"实施的背景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实验小学多年来一直以"让儿童充满生活力"为办学目标,学校也曾与浙江教育学院开展了为期6年的"让儿童充满生活力"的实验,并将"让儿童充满生活力"的育人信念,贯彻到学校的每项工作、每门学科、每个活动之中,积极为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奠基。新世纪,课程改革赋予教师课程的开发权,但教  相似文献   

2.
任韧 《江苏教育》2022,(47):7-11
江苏省常州市星河实验小学分校的创意生活课程,是立足儿童成长需求、秉承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以儿童生活力提升为具体目标而开发的学校课程体系。创意生活课程的建构与实施,沟通了课程世界、生活世界和儿童世界,链接了学生现在与未来,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生活力。  相似文献   

3.
遵循生命持续生长的生态发展规律和义务教育办学规律,放大九年一贯制办学的独特优势,突破传统初中小学各自为政、遭遇衔接障碍的办学格局,成都高新滨河学校五年聚力"课程一体化"改革,赢得了日趋强劲的核心发展力。这一探索表明:基于"课程一体化"改革的九年一贯制教育,必定大行其道而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4.
《人民教育》2015,(2):3+2
江苏省如东县实验小学,一所有着深厚文化积淀和丰富办学经验的百年老校,创建于1906年,是江苏省首批实验小学。学校秉承"让儿童成为儿童"的教育理念,恪守"让儿童人人快乐,让教育处处精彩"的办学思想,紧紧抓住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两个基本点,进一步突出改革创,新,不断丰富和提升学校教育内涵,打造"童心教育"特色,促逬学生全面、个性地发展。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丰硕。十多年来,学校先后培养了江苏省特级教师4人,中学高级教师30余  相似文献   

5.
1979年2月,留苏归来的银春铭老师创办了专门服务智障少年儿童的教育机构——上海市长宁区辅读学校。建校伊始,学校即确定了以智障儿童发展为本的办学思想,力求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得到最充分的发展。经过30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形成"为了生活、通过生活、学习生活、适应生活"的生活教育校本课程办学理念,构建了以教育与训练康复为一体的办学模式。学校努力实践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坚持从生活中提取适合中重度智障儿童实际需要的实用性内容,组织安  相似文献   

6.
我校在办学实践中构建起了"童心教育"的理论框架,在归还儿童快乐童年的理想坚守中,形成了"活动育人"的办学特色。在"童心教育"课程研发中凸显办学特色的个性化;在"童心教育"组织实施中找寻办学特色创建的归宿点;在"童心教育"物态建设中提升办学特色创建的保障度;在"童心教育"成果显现中诠释办学特色创建的指向性。  相似文献   

7.
陈劻 《中学教育》2003,(12):14-17
历经45年沧桑的金山区山阳中学,从容地步入了不惑之年。40多年来学校的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尤其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办学实践中,学校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勇于创新,以当地群众文化为基础,弘扬地方民间文化传统,坚持以体育和艺术教育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口,走出了自己的路子,办出了自己的风格,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逐年提高,得到教育部和市教委等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以及社会的广泛赞誉。一、与时俱进谋发展,锲而不舍创一流我校创建校于1958年,1964年学校成立了第一期民乐队,1979年第一批被命名为上…  相似文献   

8.
体艺双馨——建设体艺特色学校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四十二中是一所中心城区普通完中,自1992年起,学校确立"立足改革,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的发展思路,开始了创建特色学校的探索。1998年,我校科研课题"城市高完中体艺特色办学模式研究"被确立为重庆市重点研究课题。近年来,  相似文献   

9.
教育与生活相脱离,是现代教育的特征,也是现代教育的问题。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实验小学基于行知农场开发的田园课程,打通了课程与生活之间的藩篱,为儿童找回了失落的童年,也在田园生活中发展了他们的核心素养。儿童行知田园课程为破解现代教育难题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提供了可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学校名片]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创建于乾隆八年,迄今已有267年的历史。2000年学校被认定为江苏省实验小学。2004年9月,由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薛法根任校长。目前学校拥有四个校区,学生5000多名,教职员工291人。学校以传承丝绸文化精神为办学理念,以"培养秀外慧中的阳光儿童"为办学目标,用有效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以精致化管理思想提高办学品位,依托丝绸文化地域文化,凭借教育科研传统,潜心于教师队伍培养,紧紧抓住课程改革的契机,不断打造学校特色内涵,经过多年的  相似文献   

11.
正许昌第二外国语实验小学依托总校——许昌实验小学丰富的人文资源、管理策略、教育教学模式,融学生的学习、生活于一体,是孩子们成长的乐园。学校遵循"适合教育"的办学理念,以"创建人文气息浓郁,校园环境优美,教育质量一流,办学特色鲜明的小学寄宿制精品学校"为办学目标,实行"小班化"教学。经过8年多的办学实践,形成了稳定、优质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2.
方继东 《上海教育》2014,(33):58-59
"为孩子营造艺术的氛围,让孩子体验学习的快乐",爱菊小学以艺术引领文化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学有快乐,学有自信。艺术教育是徐汇区爱菊小学的品牌,自学校创办之初就确定的艺术教育办学特色,是学校各项工作推进的"催化剂"。经过20多年的不懈坚持和努力,学校在艺术教育特色上不断凸显成效,已经成为上海市艺术教学特色学校、上海市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3.
浙江义乌市实验小学创办于1912年,2000年迁至现址,校园占地156亩,有60个教学班,230名教职员工,2700余名学生(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学校在教孩子六年,想孩子今后的六十年,为孩子的生命成长奠基这一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以人文厚重、体艺见长为总体思路,精心培育了快乐阅读、艺术教育、阳光体育等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了全方位、高层次的舞台。  相似文献   

14.
南京市太阳城小学位于南京东郊,地处沪宁高速公路和绕城公路马群交汇处。学校是江苏省实验小学,南京市首批小班化示范小学。学校占地面积22878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学校现有教职工85人,班级34个,在校学生总人数995人。自2002年实施小班化教育以来,学校一直追寻"小班化"的课程理想,在"为人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和"为每一位学生设计课程"的小班化教育理念的引领下,致力于小班化教育背景下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学校开发并实施了以辅助课堂教学、整合课程资源和挖掘学生潜能为目标的"天天微型课",设置了可供学生选择、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求的"周末课程超市",同时还建设了一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需求,优化了学生发展的环境,改变了学校办学、教师教育的行为,提升了学校办学和小班化教育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张琦 《辽宁教育》2016,(6):63-64
学校特色是学校办学的总结、积淀与升华,是学校在未来办学中继续追求和优化发展的方向。大连市甘井子区李家小学根据自身办学实际,坚持选择开办具有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提升师生的生命质量,为促进学校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一、美德教育的内涵我校办学的核心是"实施和美教育,成就幸福人生",办学总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尚美"。儿童时代是懂礼貌、知礼仪、积美德、  相似文献   

16.
优质学校的发展,应该有其独特的教育哲学追求。关注师生生命成长,努力创造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不仅会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使其得到全面而充分地发展,同时也能使教师拥有内心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近年来,我校从“文化浸润、课程引领、特色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办学目标,努力培植师生的成长空间。  相似文献   

17.
《甘肃教育》2014,(13):8-9
正加强学校体育艺术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2011年,"探索建立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试点项目在我省启动实施;自2008年至2013年,全省两届中学生与大学生综合性运动会成功举办;2014年,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筹措资金,启动实施"快乐校园——甘肃省体育与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  相似文献   

1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指明了中国教育特色办学的方向。为此,我们淮河东路小学提出了以秉承"多彩教育"为宗旨,以素质教育为发展基石,以特色课程设置为措施的办学理念,在科学施教中提高质量,在锐意创新中彰显特色,不断实现着自我超越,逐步走上了特色发展之路。在实施"多彩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也在思考:如何一步步探寻教育的本真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实验小学注重学校的内涵发展,通过进行活力教研、活力课堂、活力作业、活力环境、活力体育、活力艺术等活动,形成了"活力教育"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闸北区实验小学创办于1993年,是一所以崇尚真理、追求个性著称的学校。该校以实现"个性化教育"的办学思想为导向,在"敢为改革先,勇作探路人"的办学精神引领下,确立了"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的办学目标。该校围绕着《闸北区实验小学基于"儿童视角"的个性化育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