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素质教育本质的体现,是学生发展与社会进步需要在根本利益和价值体系上的统一,也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否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在价值观、学生观上的本质区别。因此,牢固树立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新理念,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期话题围绕“怎样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这一主题开展了讨论,旨在唤起广大中小学教师对传统的价值观、教学观、学生观进行再认识,从而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新理念。 不破不立,破旧…  相似文献   

2.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素质教育本质的体现,是学生发展与社会进步需要在根本利益和价值体系上的统一,也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否“以学生发展为本“,是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在价值观、学生观上的本质区别.因此,牢固树立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新理念,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期话题围绕“怎样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这一主题开展了讨论,旨在唤起广大中小学教师对传统的价值观、教学观、学生观进行再认识,从而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新理念.……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开始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传统的以选拔人才为教育目的的教育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的现代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学生观、教学观,课程观和评价观。  相似文献   

4.
刘广茫 《山东教育》2002,(16):29-29
当前,创新教育已成为深化素质教育的着力点。在小学各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教师做些什么呢?笔者认为:创新教育下的小学教师要做到“四要”。一要树立“课堂是属于学生的”的观念。凡学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教师决不替代;凡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些体验成功的喜悦。克服“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重知识轻能力、重教法轻学法、重传授轻启发”的传统教学观,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为学服…  相似文献   

5.
我的学生观     
素质教育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创新为目标,实现学生个性的创新,进而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性、复合型人才。要做到这些,作为教师,我们要确立正确的学生观。何谓学生观?人们通常把它定义为:对今天学生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认识,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才观等在对待学生问题上的集中反映。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6.
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为了适应全球性综合国力竞争的需要 ,为了充分发挥教育作为培养创新精神、创新人才摇篮的作用 ,为了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学生观、教学质量观等现代教育观念 ,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创新教育。一、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 ,就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 ,传递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 ,促进人的发展 ,培养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当今时代 ,我们需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我…  相似文献   

7.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确保每一个学生通过新课程的学习都能得到全面、均衡、富有个性地发展,教师要摒弃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和升学取向的价值观,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学生观。为此,我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和把握学生。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素质教育要求广大教师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人才多样化,人人能成材”的人才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的教育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新的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此教师应彻底改变传统“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重视和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素质的培养,这是当今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旋律。因此,数学课的教学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建立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教育教学观,并以此为指导,从不同方向组织教学。  相似文献   

10.
吕莹莹 《考试周刊》2009,(46):163-164
《历史课程标准》一切以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为本,确立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极具创新精神又具有操作可行性的教育目标.并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定位为历史教学的核心价值。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取代传统的政治思想教育。更具有理论的科学性与实践的可行性意义,也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难点。本文作者就情感教育目标的实现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传统的高等教育价值观、教学观仍处于统治性地位,不是以学生为本,而是以知识、以课本为本,致力于向学生灌输知识,而较少考虑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内在要求。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必须树立新的教育服务理念,使高校的各项工作形成一种服务链,将优质的教育服务提供给受教育者。  相似文献   

12.
陈杰 《地理教育》2005,(1):62-63
新的教育理念提倡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据此新的地理课程标准确定了三方面的教育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大大丰富和深化了课堂教学的内涵,并体现了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的全新的科学课程观和整体学力观。由此,在课堂教学的操作层面上“备课要备知识,更要备学生”就顺理成章、自然而然地提了出来。怎样备学生以实现我们的教育理想?根据新的课程目标,结合在实际教学中的体会,笔者认为备学生应着重考虑以下的几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13.
欧越英 《广西教育》2007,(5A):40-41
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素质,是当今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因此,数学课的教学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主导思想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教学观,从各个方面组织教学,将学生培养成为创造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正朝着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努力。培养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所需的人才,教师必须树立新型的学生观"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进一步增强事业心、责任感,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己任,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坚持以学生为本,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  相似文献   

15.
教育评价价值观决定教育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领域之一。新时期.我国存在两种鲜明的学生评价价值观:“以分为本”的学生评价价值观和“以生为本”的学生评价价值观。本文在深入分析“以分为本”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要树立“以生为本”的学生评价价值观.并提出了学生评价如何真正做到“以生为本”。  相似文献   

16.
何远清 《教育导刊》2004,(17):11-13
素质教育要求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而非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既然如此,就必须研究儿童。生本教育理念首次站在人的角度,提出了重在体现人的发展与教育价值观、伦理观、行为观,确认了学生才是教育的本体,对传统教育进行了有力的挑战,还了教育的“庐山真面目”。本项实验教材,继承了中国化的传统,强调思维整体性、强调感悟、注重实际运用、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打破了传统教材与现实生活脱节的局限,突破了传统教材以知识点相串带动学习层次的提高的束缚。教材的呈现方式承载了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达到教师主导下的共性教学与学生个性化学习较为和谐的统一我们期望通过生本教育实验,改善教师厌教、学生厌学但教师不得不教、学生不得不学的现状,改变某种程度上师生对峙的局面。通过实验更新教师原有的教学观念,带动学校的整体改革,以学生的乐学、好学和教师的善教、乐教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力。  相似文献   

17.
“超级女声”现象为学校教育提供一个难得的反观题材。反思目前的学校教育,我们发现它与素质教育相距甚远,其根本原因是教育价值观、教育对象观和实施时没能体现以人为本,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教育。因而需要树立科学的学生观,用完整教育来培养完整的人。真正的审美教育、休闲教育在学校的缺失,是“超级女声”现象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即是一个教师观问题,又是一个学生观问题,两都是重要的教育思想问题。只有树立科学的教育主体观,才能“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才能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南街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服务,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更优良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力促人人发展,务求人人成才”为教育宗旨,不断加强教育教学科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切实可行的素质教育之路,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效益,先后被命名为“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办学管理规范化学校”、“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现代化教育实验学校”等称号。  相似文献   

20.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特别是学生观的滞后与素质教育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教师是素质教育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只有教师确立了正确的现代学生观,才能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教师以“人”为本的现代学生观包括四个方面的内涵:一、学生是持续发展的人;二、学生是有个别差异的人;三、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四、学生是责权统一的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