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九○四年,沙皇俄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日俄战争。这是一场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是俄日两国为争夺我国东北地区,进而争霸亚洲、太平洋地区所进行的一次火并。战争以沙俄的失败而告终。对于沙俄战败的原因,长期以来,苏联历史学界的许多著作都以为是“沙皇政府对战争毫无准备”;①或者“俄国没有战争准备”;②“俄国在远  相似文献   

2.
1904至1905年的日俄战争,是日本军国主义与沙俄帝国主义为争夺中国东北与朝鲜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这场战争主要在满洲及其临海进行,但西方列强要求清政府保持中立。清政府宣布“局外中立”并请求列强予以保护。但是就中国而言,日俄战争决不是一场局外战争。它的引发、战场及其最终解决,都与中国休戚相关,为什么清政府会采用这一政策?本文拟从国内外两方面具体考察这一政策出台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节教材主要阐明两个问题,一是沙俄侵略东北,是教学重点;二是日俄战争.这场战争的特殊性在于双方都为争夺中国东北地区而战,并在中国领土上进行,初中学生似难理解,是教学难点.而日俄战争的结果,则关系到近代世界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局势的新变化,对此后中国政治形势有着深远的影响,是本节教学的另一重点.一沙俄侵略东北沙俄侵占中国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盛京(今辽宁)的野心由来已久.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爱珲条约》与《北京条约》,霸占了中国  相似文献   

4.
1905年9月《朴次茅斯和约》的签订,标志着日俄战争的结束。通过这场为时一年又七个月的帝国主义分赃战争,日本不仅攫得了对朝鲜的实际控制权,而且夺得库页岛南部,并把中国东北南部地区纳入势力范围。战争改变了列强在远东的格局,日本同沙俄这两个军事封建的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关系,也由战争一变而为四次缔结协约,在列强瓜分远东势力范围的争斗中,它们既相互争夺,更相互勾结。  相似文献   

5.
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不仅是日俄两国内外政策发展的结果,而且与列强在远东的角逐密切相关.日本挑起这次战争,得到1902年第一次英日同盟的有力支持.一日本在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获胜后,资本主义迅速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军国主义者大肆鼓吹应由日本充当"东洋之盟主".日本与沙俄在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八九八年三月二十七日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旅大租地条约》。此后,沙俄政府即谋求将大连建成为各国通商的自由贸易口岸,大连港的第一批码头装卸工人就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日俄战争后,日本帝国主义取代了俄国对大连的殖民统治,从此大连港的装卸工人便处在日本帝国主义的剥削与压迫之下。  相似文献   

7.
《湘南学院学报》2017,(1):28-32
国内学术界在日俄战争研究领域已取得丰硕成果,然而就日俄战争的国际法研究而言,尚少有人关注。从国际法的视角,探讨日俄战争的相关国际法问题,如日俄两国在我国东三省交战的合法性、日俄军队违反战争法规和清政府的维权评判等,能为日俄战争领域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视角,丰富日俄战争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之所以出现日胜俄败的结局,与各自的经济实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日俄战争前和战争期间,日本的经济状况和财政状况都比俄国要好;因此,在军费开支,后勤供应、武器装备、军队的战斗力等方面,日本均具有优势,俄国则处于劣势.日俄战争的结局表明战争主要是经济实力的较量.  相似文献   

9.
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黄海舟中》是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秋瑾集》中原来的题目叫做《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秋瑾到日本留学是在一九○四年的夏天。这一年的旧历年底,秋瑾因为帮助长沙起义失败的同志,经济上发生了困难,回故乡筹集学费。一九○五年初春,她再次去日本。在秋瑾乘坐的轮船上,有一个日本人请她写诗,并且拿了日俄战争的地图给她看。那时日本同沙俄为了争夺我国东北和朝鲜的战争,正在我国国土上进行,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10.
首先从宏观上介绍了日俄战争时期日美关系的研究现状。其次从美日远东政策、西奥多&;#183;罗斯福与日俄战争、日本宣传外交与美国、《桂太郎-塔夫脱协定》的评定四个方面阐析了当前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及分歧点。最后依据前两部分的分析得出结论:日美均是赢家,真正的输家是沙俄。  相似文献   

11.
中日韩三国近年来均成为俄罗斯的重要经济伙伴,三国与俄罗斯的经济关系分别表现为日俄经贸合作发展缓慢、韩俄经贸合作发展平稳、中俄经贸合作发展快速.面对以自我为本位的日本竞争政策,中韩应积极合作,推动东亚一体化向共赢、共存、共荣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高等教育体制在政治经济体制转型的影响下发生了巨变,其中一项最突出的变化是,原国家垄断的单一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终结,非国立高校产生,并迅速发展。对俄罗斯非国立高校的现状、背景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分析,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以前的苏联到现在的俄罗斯联邦,成人教育在俄罗斯发生了巨大变化。俄罗斯抛弃前苏联成人教育的旧有模式,力图寻求与新政治主张相适应的成人教育模式。转变和探索的过程是艰难的,俄罗斯成人教育在遭受重大冲击的同时,也面临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4.
俄英对比教学是一种全新的外语教学模式,是部分高校针对二外选修课俄语教学中学生的现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文章通过对俄英两种语言对比教学的可行性与实践性分析,揭示出俄英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异同,以增强俄语选修课教学的针对性,最终达到由教师启发性对比转变为学生积极地就所学项目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概要追述俄罗斯教育政策历史发展轨迹的基础上,概要梳理了俄罗斯教育政策研究中关于教育政策的内涵与功用的新观点,侧重分析了教育政策与国家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新世纪俄罗斯主要教育政策对国家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旅大(旅顺和大连)地处辽东半岛最南端,毗邻朝鲜半岛,是东北地区的重要出海口。重要的战略地位使其在一个多世纪以前成为日、俄帝国主义争夺的焦点。甲午战争之后,旅大曾被俄国强租7年,由此开始了对大连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日俄战争后,日本统治旅大地区长达40年之久,并根据其战略需要对大连进行了重新规划与扩建。俄日两国近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给旅大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给这座城市的规划与发展打上了迥异的烙印。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是世界上拥有最多联邦主体的联邦国家,其联邦体制是不成熟的制度,它所表现出来的形式和内容都是极其复杂和独特的。俄罗斯联邦制构成的复杂性、联邦主体的非均衡性、宪法—条约联邦模式以及俄总统驻俄联邦区全权代表制度都体现出俄罗斯联邦制的特殊性。同时,这种特殊的制度也面临着各种挑战。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是一个地处欧亚大陆的国家,自彼得大帝改革以来,俄罗斯一直试图走一条西方式的发展道路.但由于自身政治、经济和思想意识等方面的原因,俄罗斯却始终与欧洲诸国格格不入。本文力图以彼得改革后的俄国为起始点,以现今俄国的政治经济为背景,从经济物质层面、政治制度层面和思想深度层面着手分析俄国与欧洲关系的发展脉络和整体趋势。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自18世纪末开始译介中国通俗文学作品,迄今已逾二百年。老一代汉学家如В.П.瓦西里耶夫、B.M.阿列克谢耶夫在介绍和研究中国俗文学与民间文化方面,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当代俄罗斯汉学家李福清、司格林、华克生和郭黎贞等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杰出的成果。对中国俗文学与其他民族俗文学的比较研究,以及民间文学与文人文学的相互影响研究,是前苏联中国俗文学研究的两大主题,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的俄罗斯。俄罗斯中国俗文学研究具有材料特殊、视野开阔、角度新颖、观点创新的特点和长处,但也存在着用源于西方的一般文艺学、美学理论生硬诠释中国文化和后继乏人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苏从50年代短暂的“蜜月时期”到50年代末关系急剧恶化主要是中苏国家利益的冲突、意识形态的分歧及领导者个人之间的矛盾三种因素造成的。然而,导致中苏关系恶化直至分裂的这三种因素都不是不可避免的。可以说,即使双方有矛盾,也不应该恶化到反目成仇的地步,以至给中国带来如此严重的后遗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