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成就动机的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与普通高校大学生进行比较,发现高职院校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成就动机水平未见显著差异;高职院校学生成就动机在性别、年级、专业上都有显著差异,在城乡上无显著差异。一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专业类型与专业兴趣吻合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大学生专业类型与专业兴趣的吻合程度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通过研究发现,大学生专业类型与专业兴趣的吻合程度较好;不同专业类型与6种专业兴趣总体相吻合;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在6种兴趣上的得分顺序有差异;个人兴趣在专业选择中占有主导地位;男女生在专业兴趣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为调查高职模具专业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现状,采用“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对178名高职模具专业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高职模具专业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和年级上差异显著,但在生源地上差异不显著;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和总分在男女性别上有显著差异,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在年级上有显著差异,一年级得分显著高于二年级;学习自我效能感各维度及总分在生源地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884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表明:大学生职业兴趣更多倾向于经营型和权力型,较少倾向于研究型和现实型。大学生职业兴趣类型在性别、年级、专业和地区上差异显著,且在性别与专业上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ucla孤独感量表以192名大学生为被试,对大学生孤独感及其与性别、生源、专业类别以及年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孤独感水平并不高;(2)大学生孤独感在性别、生源、专业类别上没有显著性差异;(3)大学生孤独感在年级变量上主效应并不显著,但大一学生与大三学生之闻有显著性差异,大三学生在孤独感的体验上较之大一学生更强烈些。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理工科院校抑郁症状大学生的攻击性特点。方法:首先运用Beck抑郁问卷筛选抑郁症状大学生,其次运用自编抑郁症状大学生攻击性特点问卷调查研究抑郁症状大学生的攻击性特点;结果:抑郁症状大学生的攻击性在不同的因子上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抑郁症状大学生的攻击性特点在年级上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不大;抑郁症状大学生的攻击性在专业方面有非常显著的差异,主要表现为艺术专业学生的攻击性要强于文科和理工科学生。结论:不同性别抑郁症状大学生的攻击性方式有显著差异;年级因素在抑郁症状大学生的攻击性方面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不同专业的抑郁症状大学生的攻击性有极其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生活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自编大学生校园生活事件量表,对787名大学生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1)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枝目因素主要包括:资源和环境、学业压力、负性事件和适应;(2)资源和环境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最大;(3)不同年级、性别的学生在各因素上表现出较显著的差异,不同住址学生在各因素上差异不显著;(4)适应始终影响大学生时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8.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格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卡特尔16PF人格因素量表。通过对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安体育学院学生年龄在17~25岁之间的399名体育专业学生人格特征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体育专业学生之间有一定的人格差异;学业优秀生和学业一般生之间除A、F、L、N、Q4等5种人格因素以外,其它因素上均有显著性差异;体育专业学生和中国大学生群体之间也有一定的人格特征差异。  相似文献   

9.
采用BSRI量表,对399名不同学科学生的性别特质分布进行问卷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存在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和未分化四种性别特质类型,其中双性化性别特质者学习效绩最高,未分化性别特质者最低;不同性别特质大学生成绩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且双性化性别特质者的专业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方法也较其它性别特质者为优。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改编的大学生学习动机调查问卷,对河北工业大学173名大学生进行了有效调查.通过统计分析,得出了大学生学习动机由强到弱依次为:成绩目标型、报答型、求知型、就业与生活型、社会奉献型、消极回避型.消极回避型动机在性别、专业、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成绩目标型动机在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报答型动机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求知型动机在不同家庭状况上存在显著差异.最后本文从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1.
教育学院音乐专业提高学历层次教育的主体是在职中小学音乐教师 ,他们具有教师和学生的双重身份 ,而且自身条件和基础程度不一 ,其声乐教学方式有别于艺术院校和师院音乐系。应注意从学员特点出发开展教学工作 ,使教学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逃课:现状、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逃课成了大学里一个普遍的现象并且似乎成为了一种"潮流",表现为以下特征;学生逃课以"不去,也不点到"为主要手段;专业课旷课学生少,选修课和公共课旷课学生多;女生的逃课不再是"羞答答"的行为;城镇学生逃课率高于农村学生;党员逃课率相对较低。大学生逃课的原因主要有:教师上课不能给学生思维与学术的启迪和熏陶,教学管理缺陷,受同伴群体的影响,对逃课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同学间相互监督不够。降低学生逃课的主要对策: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改善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设置;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严厉执行考勤措施;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增强自我控制力;正确引导学生认识逃课的危害性,转变就业观念。  相似文献   

13.
从英语专业大三学生的专业必修课高级英语教学实践出发,阐述了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与高级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关系。并对英语专业大三学生高级英语学习能力进行分析,旨在更好地把握和引导未来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更科学地服务于教学主体。  相似文献   

14.
大规模在线教学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时空的局限,但相比线下课堂,逃课现象更为突出且多样。基于逃课学生访谈内容的分析发现:大学生线上逃课主要有"借机为乐、边听边玩","听觉在场、家务缠身","身体出场、听觉游离","身心游离、全然缺场"四种形式;虚拟教学空间的监控力弱、繁杂的家庭事务、自律性不强形成的逃课惯习是大学生线上逃课的主要原因;面对教师的管控,学生往往采取"自救"和"共谋"的应对策略;逃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业成绩皆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地方高校大学生逃课现象很普遍,逃课有显性逃课和隐性逃课,学生对逃课的态度漠然.选课的原因有学校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的不合理,教师素质、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与本科层次的要求不适应和学校教学管理模式陈旧三方面的原因.明确培养目标,构建与培养目标相应的课程体系,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行教学管理的改革是减少甚至消除学生逃课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的逃课现象日益增多,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使教育质量下降。对此,各高校奇招不断,有的固定学号座位,有的随机抽查,有的采取签到方式,有的检查“学生听课证”,等等。虽然,“显性逃课”现象有所减少,但“隐性逃课”却日趋严重。课堂秩序作为将师生联系在一起的平台,如果能够对它进行有效地建设,那么势必能对减少大学生的“隐性逃课”起到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推进音体美特殊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对2010级体育专业学生实行分级教学改革试点并对其进行了阶段性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分级教学的看法,分析总结音体美特殊专业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从而把音体美特殊专业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更有成效地开展下去.  相似文献   

18.
RALEX外语教学法是在比利时纳米尔大学开发出来的,并被成功地应用于该大学非外语专业的外语教学。经研读,发现了其中有很多规律和原理都适用于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教学。现以我校英语专业为例,从学生的学习动机,英语专业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三个方面分析RALEX外语教学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关于高校专业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艳芬 《高教论坛》2006,(5):110-112
高等教育中专业课教学是高等教育中的重点环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专业素质。为了使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中能很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且对专业有较深的了解,阐述了对提高专业课教学环节教学质量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基于一些过去阻碍学生英语学习的因素以及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看法,对某所大学12个专业的412名学生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是积极的,但存在专业和性别的差异。给今后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