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准确、适当、自然协调地运用肢体语言,艺术地运用表情、手势、眼神及身体距离,能有效地帮助组织教学,达到增进师生感情、激活学生学习情绪、突出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果等作用,以无声胜有声。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学中的人体肢体语言是非语言指导,指的是教师利用身体动作、面部表情、言语表情、手势等手段组织教学和指导学生学习和练习的暗示语。在体育教学中正确运用肢体语言,可以充分调动练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克服体育教学中的恐惧心理,提高课堂实效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肢体语言是指通过身体的各种动作、举止、神态代替语言,借以达意表情的沟通手段之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除了用语言来表述之外,还可以通过手势、眼神、面部表情等无声语言对学生加以教学暗示,这种无声语言即是肢体语言,它有时甚至可以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更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黄燕玲 《甘肃教育》2014,(19):122-122
正所谓肢体语言就是通过人身体的各种动作、举止、神态来代替语言进行交流。教师在上课的时候除了用口头语言外,还可以运用手势、眼神、表情这些肢体语言来和学生交流。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信息,更加容易理解老师的意图,获取知识信息。在英语教学中,肢体语言  相似文献   

5.
在讲练结合、精讲多练的教学过程中舞蹈教师会运用到独特的教学语言,这就要求舞蹈教师具有专业的口头语言、规范的肢体语言以及丰富而合理的表情语言。准确、精炼的专业口头语言能使学生明确教学的目的,知道舞蹈所要表达的情感;规范的肢体语言作为舞蹈教学的主要形式为学生提供了示范,达到启发学生对舞蹈的理解、让学生顿悟的目的;而舞蹈教师的表情语言启迪学生,使学生明白舞蹈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在舞蹈表演时应该面带感情。口头语言、肢体语言和表情语言在舞蹈教学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舞蹈教师应该将这三种教学语言有机结合,最大程度地提高舞蹈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由于学生词汇量的局限性,并且缺少一定的语言交流环境,教师必须借助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使他们的教学语言尽量简单化。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恰当的使用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  相似文献   

7.
随着英语教与学的改进,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如何组织教学、创设语言的最佳环境;如何使用脸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8.
我除了用语言和学生交流,还用动作和表情与学生交流,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肢体语言。肢体语言又称身体语言,是指经由身体的各种动作,从而代替语言借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特点使肢体语言的使用显得尤为重要。善用肢体语言能使语文课堂亮丽起来。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善用肢体语言呢?我就从以下几点来简要地谈谈。一.丰富的表情  相似文献   

9.
文芳 《华章》2012,(13)
本文以教学过程基本理论分析为出发点,主要从面部表情,副语言和身体姿态三个方面重点探讨课堂教学中老师与学生间的非语言交际行为,并且指出这种交际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杜小强 《成才之路》2014,(30):40-41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准确、适当、自然协调地运用形体语言,艺术地运用表情、手势、眼神及身体距离,能有效地帮助组织教学,达到增进师生感情、激活学生学习情绪、突出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果等作用,以无声胜有声。  相似文献   

11.
<正>肢体语言又称体态语或无声语言,它是有声语言的重要辅助手段和补充,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准确、适当、自然协调地运用体态语,艺术地运用表情、手势、眼神及身体距离,能有效地帮助组织教学,达到增进师生感情、激活学生学习情绪、突出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果等作用,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一、肢体语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肢体语言是指通过身体各部分能为人所见的活动来进行表达和交流。它主要包括手势、眼神、动作及姿态等,是有  相似文献   

12.
丰富的肢体语言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运用的教学语言。尤其是在英语教学中,肢体语言的运用可以弥补我们语言教学中的不足。丰富的肢体语言,也会是每一位优秀教师所必需的交流载体,它架起了一座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什么是肢体语言呢?教师在课堂上讲课,除了运用有声语言外,还需借助于一些表情、手势、动作等无声语言的表达来补充有声语言的不足,传递特定的信息,以加深印象,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用表情、手势或动作来交流思想的铺助手段是一种伴随语言,称之为肢体语言。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交流思想、学习知识的工具 ,体育教学语言是指导学生强身健体、科学锻炼的桥梁。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体育教师 ,应充分认识语言对学生身体活动和完成教学目标所起的重要作用 ,并通过改进运用语言的方法和艺术 ,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  相似文献   

14.
"体态语言"又被称为"态势语言",是人们用身体的全部或部分的反射性或非反射性动作同外界进行感情交流的形式。体态语言主要包括目光语言、表情语言、手势语言、距离语言、服饰语言等多种因素。教师的"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巧妙运用能帮助学生理解、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为学生的有效学习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进而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人类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一个重要工具.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太多重视说话这一有声语言,却忽略了另一种语言——肢体语言.所谓肢体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表示态度的非语言特点的表情神态及身体姿势,以表达某种特定意义的无声语言.它具有形象、直观,易理解、易模仿、易运用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上如能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可以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活泼、印象深刻,达到增强记忆、提高效率的目的.课堂上肢体语言大致有眼神和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等,合理地运用它们,具有不凡的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殷庆化 《考试周刊》2010,(10):183-183
肢体语言是一种非语言因素,是教师在教学中为达到教学目的而做出的表情、动作和姿势的总和。课堂的肢体语言是教师在语言艺术的基础上,为达到教学目的而产生的一种创造性的教学艺术。它在政治课堂上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那些语言难以描述.而学生又有必要知道的内容,运用眼神或手势等肢体语言,学生就能心领神会。  相似文献   

17.
姜红 《早期教育》2007,(5):16-17
所谓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是指经由身体的各种动作,从而代替语言藉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广义上,肢体语言也包括面部表情。基于肢体语言不同于口头语言的特点,我们在指导幼儿开展早期阅读的过程中进行了“通过肢体语言的阅读发展幼儿阅读能力”的研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肢体语言简称体姿语,是指在某一情境中通过身体的姿势、动作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体态语言。本研究所指的智障儿童肢体语言是指通过智障儿童身体的各种动作和接触,辅助或代替语言,借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行为。我们通过挖掘人际交往肢体语言主题活动和艺术表现肢体语言主题活动中的教育价值,促进智障儿童语言、交往、艺术等潜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眼示”、“手势”是体育教学中体势语言的表现之一。体育教学中常用的体势语言主要有:身体的动作示范、面部表情、手势、眼神、空间距离以及通过身体表现出来的内疚、愤怒、高兴等不同的表情状态。语言是人类用来表达感情、交流思想的工具。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若能讲究语言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定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变化,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肢体语言又称身体语言,是指通过头、眼、手等人体部位的协调活动来传达人物的思想,形象地借以表情达意的一种沟通方式。在英语教学中运用肢体语言,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一、肢体语言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意义研究表明,一个优秀的小学英语教师不仅在于他的知识多么渊博,英语口语多么流利,还取决于他在课堂教学中是否能形成独到的教学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