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调查显示,浙江衢州、四川达州、宁夏银川、河南郑州四省市的部分地区,均在开展失地农民教育培训活动中取得一定经验.概括地说,衢州有关部门合力筹建专门的失地农民教育培训中心;达州着力做好失地农民的就业服务保障工作;银川出台相关政策确保失地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权利;郑州部分失地农民接受完培训后领到相关从业资质就业上岗.  相似文献   

2.
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基本内容与政策取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把失地农民变成城镇市民,农业劳动者转变为具备多项技能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营销人员等,是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基本目标;搞好基础性与实用性、一般技能培训与高级及特殊技能培训、理论与实践、生产与生活、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知识教育等方面的有机结合,是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基本原则;应从专业技能教育培训和基本技能教育培训两个方面来构建失地农民教育培训内容体系;职业技能培训、创业与就业教育是失地农民专业技能教育培训的基本内容;心理咨询与角色转换教育、职业道德与诚信教育是失地农民基本技能教育培训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3.
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的网络化失地农民教育培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失地农民提供均等化的教育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能。单一的职业技能培训无法满足失地农民的需求,导致培训收效甚微。从培训机构的网络化、培训模式的网络化、培训内容的网络化以及培训技术的网络化建立起多层次、多维度教育培训网络,以提高培训效果,落实均等化的教育服务。设立失地农民教育培训基金可以解决失地农民培训经费问题,以促进网络化的失地农民教育培训服务真正得到落实。  相似文献   

4.
教育培训是帮助失地农民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途径之一.当前我国失地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尚处在探索阶段,培训机制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教育培训组织管理机制不健全,教育培训的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教育培训主体单一,教育培训内容及方式更新机制不完善等.健全失地农民教育培训机制需要建立并完善组织管理机制,完善培训经费的保障机制,完善培训主体的孕育机制,健全培训内容及方式的更新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及构建培训效果的反馈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5.
我国当前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与此同时失地农民也随之增加,然而在对我国失地农民进行利益补偿的机制中却长期以货币补偿为主,忽视对失地农民的教育培训,造成失地农民就业困难、缺乏保障等不良后果。为提高失地农民素质,增加其就业和市民化进程,通过实证调查的方法,结合对天津失地农民利益补偿的调查,提出应在失地农民补偿机制中加强教育培训力度,提出加大失地农民教育培训专项资金的投入,政府履行相应的教育培训职责,改变教育内容、方式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 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教育培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失地农民,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而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群体。他们失去了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最根本的就业岗位。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已影响到城乡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发展。教育培训是提高失地农民素质,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强大动力。树立“以农民为本”的观念,充分认识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完善失地农民再就业教育培训机制,强化政府主导和服务职能;强化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教育培训,增强失地农民的可持续就业。重视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教育培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作为发展性公共政策的失地农民教育培训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但实践中还存有不少问题,影响了政策绩效.基于项目管理视角,分析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状况及其深层次问题可知,引入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有助于解决失地农民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升失地农民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8.
补偿性培训:消除失地农民社会排斥的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失地农民是城市化中产生的一类特殊弱势群体,遭受到诸如经济、政治、福利制度、社会关系网络以及文化和心理等多方面的社会排斥,从而陷入"社会断裂"困境。而国际经验表明,补偿性培训不仅可以改善收效甚微的失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而且能够提高他们的发展能力,进而最大限度地消除社会排斥。因此,必须采取"果断的行动",并通过立法和政策措施设立失地农民教育培训基金,以便推进失地农民补偿性培训的顺利开展;通过补偿性培训,消除失地农民"文化上的欠缺",为其职业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奠定基础,从而保障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以便融入主流社会。  相似文献   

9.
土地经营权流转后将有大量农民从农业领域集中转移出来。失地农民就业安置的水平和质量关系到土地有序流转的持续进行和农业现代化的全面实现。因此,为破解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本文在分析了土地经营权流转与农民就业关联性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失地农民的就业困境,提出了创建失地农民就业事前分析机制、开展专业农民技能培训认定工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促进内部就业、推进城镇化建设拓宽非农就业空间、加强权益保障力度完善就业环境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失地农民教育培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现有的教育培训模式没有充分考虑失地农民的分散性、广泛性和多层次性的特征。在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农村教育信息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失地农民教育培训信息化的新思路,并着重探讨了现有四种失地农民培训模式的信息化机制和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11.
沈广 《考试周刊》2013,(44):192-193
失地农民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关系到社会发展的公平与正义,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我国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解决失地农民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更是发展哲学的本质诉求,在解决途径上,应该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满足失地农民在的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社会要求,借助就业安置、就业创业能力培训、加强针对失地农民的制度保障建设等方法,为提高失地农民生活水平,创造失地农民发展空间与机遇等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2.
由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失地农民迅速增加,失地农民就业的关键问题在于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通过对杨凌示范区7个村210户失地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进行问卷调查,总结出失地农民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职业教育和培训内容和农民的素质不相适应;失地农民就业意向偏低,缺乏求职信心;失地农民自身综合素质不能提供有效劳动供给和失地农民创业意识淡薄等。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失地农民迅速增加,其就业问题也日益突出,如解决不好将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失地农民的技能水平和竞争能力。通过对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情况的问卷调查,发现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如培训内容设置不合理、培训方式...  相似文献   

14.
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是我国现阶段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失地农民的就业基本情况有转移就业压力大,无就业和隐性失业等工作不稳定的状态,因土地征用而产生收入下降、生活得不到保障、助长社会不良现象的问题。影响失地农民实现就业的因素有土地征用制度、再就业安置措施、失地农民自身素质、就业歧视。今后必须重视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和就业安置方式,完善法律保障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就业培训,转变就业观念等方面完善失地农民就业保障的政策。  相似文献   

15.
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着重分析培训主体、培训体制、培训项目、就业市场等主要因素对培训效果的影响,提出转变培训观念、完善培训管理体制、明确培训责任主体、整合培训需求、确立科学的培训目标、构建完善的教育培训与就业信息服务体系等有效措施,以期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阶段,大量征地导致失地农民群体的出现,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问题,帮助他们顺利就业,是关乎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大事。全国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问题存在许多相似之处,文章试从黄石市失地农民的就业及培训现状出发,结合黄石市的实际隋况去探析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从而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略论我国失地农民就业及非农生产技能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地农民是城市化推进的必然产物,却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要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弥补其非农生产技能的欠缺,必须通过调动多方面的培训力量、拓展更广泛的培训内容、发展更多样的培训形式、建立更合理的培训体系等途径,加强对失地农民的非农生产技能培训。这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大批失地农民。要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就必须让他们接受职业教育培训。文章分析了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并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培训形式、保障措施等方面探讨基于城乡统筹发展视野的失地农民职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中国正在进行着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浪潮使失地农民数量急剧增加。当前,对失地农民的征地补偿不仅货币补偿标准低、数额少,而且缺失有力的就业扶持措施和基本的社会保障;很多失地农民抵御生活风险的能力急剧下降。征地补偿政策调整的重点应当置于长期的就业补偿和社会保障补偿,针对不同年龄段失地农民的实际困难和需求,探索与市场经济条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货币补偿、就业培训与安置和创业扶持相结合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失地农民的技能水平,是增强失地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调查显示,失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现状还不理想,存在诸如内容设置不合理、培训力度不够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国政府应进一步发挥主导作用,构建具有失地农民特色的职业技能培训内容体系,建立失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效果评价机制和外部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