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蒙古象棋是世界上较古老的博弈游戏之一,是唯一具有中西合璧特点且富有蒙古族文化特点的棋艺。蒙古象棋作为蒙古民族独特的艺术形式,融汇了蒙古族人民的创作智慧与审美情趣,有着较大研究价值。本文力求从不同角度分析蒙古象棋造型特点形成因素,强调蒙古象棋作为蒙古民族的文化媒介的重要作用,了解其审美价值,发掘其艺术内涵多样性及艺术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2.
蒙古象棋是世界上较古老的博弈游戏之一,是唯一具有中西合璧特点且富有蒙古族文化特点的棋艺.蒙古象棋作为蒙古民族独特的艺术形式,融汇了蒙古族人民的创作智慧与审美情趣,有着较大研究价值.本文力求从不同角度分析蒙古象棋造型特点形成因素,强调蒙古象棋作为蒙古民族的文化媒介的重要作用,了解其审美价值,发掘其艺术内涵多样性及艺术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3.
文化变迁中的蒙古民族高等教育的演变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 陈巴特尔 导师 文辅相 赵炬明研究方向 高等教育学     答辩时间  2 0 0 3年 6月本文采用历史研究与文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根据蒙古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和文化变迁的次序 ,将蒙古民族高等教育的演变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并对每一个阶段的发展状况及其特点进行了梳理和论述。第一阶段 ,自 8世纪后半叶蒙古人西迁到 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各部 ,建立大蒙古国 ,形成民族共同体为止 ,这是蒙古民族高等教育的萌芽时期。这一时期是蒙古民族传统游牧文化得以形成和定型的…  相似文献   

4.
各民族观察世界、形成世界观的基本思维方法不同,因而形成各不相同的文化特征。英、美民族惯于自然科学方法,故崇尚实验;德、俄民族惯于哲学方法,故崇尚分析;法、意民族惯于文学艺术方法,故崇尚幻想。传统的、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使用的是史学的方法,故而中华民族特重教训。  相似文献   

5.
论"成吉思文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成吉思汗对蒙古文化形成和发展所做出的奠基性贡献,对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和发展以及世界历史格局形成中所发挥的历史性影响,“成吉思文化”概念可以反映蒙古文化的深层次含义和实质性内容。对“成吉思文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价值观、精神心态和思维方式等层面的逻辑分析与理论阐释,表明“成吉思文化”与现代全球化的趋势和要求相吻合。积极开展这一方面的理论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历史的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蒙古学、民族学学者开拓了蒙古民族地方法制史的研究,80年代中期,法制史学者开始关注此方面研究.蒙古学领域的研究主要属于纯文化的研究,法制史领域的研究则着重从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关系、少数民族传统法制在中华法系中的地位角度进行探讨.蒙古民族地方法制史的研究具有蒙古学、法制史学、民族法学、法律人类学、文化学等多学科、跨学科研究的综合意义,研究重心开始向探究蒙古民族传统法制的文化内涵,探究蒙古传统法律文化的融合能力及现代转换意义这一方向拓展.关于蒙古民族传统法制的地位应有正确认识和定位,它们一方面沟通融合于古代北亚游牧民族法文化与中原农耕民族法文化,一方面也融于中华法系,丰富了中华法系文化.  相似文献   

7.
赤峰市蒙古族民族乐团以蒙古民族乐器为主,拥有国家专利权的民族乐器胡笳、筚篥等,是以演奏蒙古族风格器乐作品为主的蒙古民族乐团。赤峰旅游文化资源丰富,通过蒙古民族乐团所表演的蒙古族风情音乐不仅为当地带来经济效应,更是为广大旅游者提供了了解蒙古族文化的渠道。本文基于赤峰市蒙古民族乐团发展现状、赤峰市旅游文化现状为基础,搜集和整理相关文献,主要阐述赤峰市蒙古民族乐团对赤峰市本土旅游文化的推动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命脉和灵魂。它以特定的方式呈现并建构世界,使人们深受影响,因之形成独特的文化心理、思维结构。文章试图分析西文对欧洲人的文化哲学及思维方式和汉字对中国人的文化哲学及思维方式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文化交流的日趋频繁,不仅形成了一种跨文化理解的均衡,可也给一些古老的、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但是如果在民族音乐教学中只注重形态学,忽视其哲学基础、思维方式、美学、价值观念等全方位的系统研究,民族传统音乐艺术在与世界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交流、对话及自身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就会被其它音乐文化所消融。所以,分析和研究新疆“花儿”产生的哲学基础有利于我们更深层次地了解“花儿”,有利于使新疆“花儿”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0.
蒙古民族上下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蒙古民族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匈奴、鲜卑人先后统一蒙古地区,使得蒙古民族融合在一起,为民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柔然政权、契丹政权、塔塔几联盟的建立,为民族的统一创建了有利的条件;成吉思汗顺应历史潮流,依靠“那可儿”集团,利用奴隶和自由民的力量,经过十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战胜了各派敌对势力,终于于十三世纪初胜利完成了蒙古地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占统治地位的世界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石。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法律呈现出等级化、伦理化、刑法化、和谐化的特征,对中华法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清代蒙古地方法规有关民事法律行为的规范,是在继承北元时期诸法典中的民事法律规范内容的基础上,对物权、债权债务、婚姻家庭和继承权等方面进行的更为详细的规定,成为蒙古封建扎萨克诺颜自主裁决的独特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13.
当代社会经济的巨大转变,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普遍遭遇了困境。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传承文化的作用,需要完整的法律保护。因此应当通过各效力层次的法律文件,规定可行的保护措施。运用政府规章把少数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规定为法定假日,是一种便捷有效的法律保护方式。  相似文献   

14.
蒙古族家庭美德的多元文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族具有悠久的家庭传统美德,这些传统美德一方面受民族整体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丰富了传统文化.此研究从文化人类学视野对蒙古族家庭美德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首先对蒙古族文化与蒙古族家庭美德及其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其次,分别讨论了背景变量的文化,中介变量的文化和行为变量的文化与蒙古族家庭美德的关系,认为蒙古族家庭美德的内容无一不是与其自然、社会背景发生联系,无一不受到家庭文化、宗教习俗、价值观等中介变量文化的影响,无一不通过语言、交际、活动等行为文化来得到表达和传承.蒙古族家庭美德本身就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民族文化影响并孕育了家庭美德,而家庭美德反过来反哺和丰富着民族文化,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因与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论蒙古族习惯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惯法是人类社会最早的法,如果没有习惯法的产生和发展,就不会有现代明社会的法律,蒙古族习惯法具有独特的产生和发展规律,是北方马北民族法律典型,是了解北方各民族法律明化的纽带,研究探讨蒙古族习惯法,对于正确解蒙古社会制度及其性质,正确理解蒙古法律化,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和现代化建设,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化及社会发展,促进牧区经济的市场化,现代化,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因社会环境的变化,地理环境的制约,藏传佛教的影响,长期与周围藏族往来等原因,蒙古族自身原有的传统民族文化发生改变,许多表层文化现象如服饰、饮食、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已基本与当地藏族相同。20世纪80年代当地政府和蒙古族群众开始蒙古语教育复兴工作,试图通过制度化的教育有效传承蒙古族文化,然而这一工作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却暴露出诸多问题,蒙古语的学习陷入困境。本文以此为案例,运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对河南蒙古语教育发展状况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17.
《成吉思汗哲学思想研究》一书是研究蒙古民族历史人物思想史的第一本书,属中国哲学断代(元代)研究。书中第一次提出成吉思汗是古代蒙古族哲学思想家的独到而新颖的观点,并对这个观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同时提供了可靠准确的论据。作者分析成吉思汗哲学思想,打开了新的思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有一定的启迪和创新意义。该书对拓展国际蒙古学的研究领域,推动蒙古族哲学思想史新学科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研究中国哲学史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在刑法典中确认罪刑法定原则首先应该从法哲学中找理论根据。我们通过对法的形式要素以及罪刑法定原则理论渊源的分析,将法的形式合理性作为法哲学的一项原则加以提出,从而使罪刑法定原则的法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契丹是我国古老的民族,有着辉煌的历史和特有的民族文化。元代契丹人充分利用其民族文化为元时期的历史贡献力量,对元统治民族蒙古的文化有着特殊影响;而作为蒙古统治下的契丹人,其文化发展必然受到蒙古文化的影响。契丹与蒙古民族,通过在文字、语言、姓氏、习俗等方面的互相交流,繁荣了契-蒙民族问的固有文化,使得两民族得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西南的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生活着近7万名蒙古族民众,其中成吉思汗所属的奇渥温部后裔约占半数以上。几百年来,在对西南环境的适应过程中,他们形成了以山区农业为主的经济生活,原来的游牧化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但是,他们通过家谱、墓碑、口授的方式,传承着家族的历史和自己作为蒙古人的执信念。西南蒙古族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其中内涵着宝贵的民族人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