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如果按题材内容划分,我国古代诗歌大致可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以及咏怀诗等。不同类别的诗歌,其鉴赏角度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2.
悠悠千年,流传下来的诗歌数不胜数.按题材内容分,古典诗歌可分为登高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咏史怀古诗等.如果我们能够指导学生学会分类鉴赏古诗,有意识地积累不同题材的诗歌,明确它们的鉴赏侧重点,学会不同题材的诗歌的鉴赏方法,相信对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很大的帮助.下面,笔者将以登高诗为例,谈谈同类诗歌的鉴赏.  相似文献   

3.
唱和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特殊体例.唱和诗在体裁和题材方面都较近似,通过对这些作品进行比较,可以更加清晰地显示同类文学作品的不同特征,也更能看出同一类作品,在交往唱和的产生过程中如何相互借鉴和引用,对文学主体各自的创作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次韵诗是唱和诗的一个重要类别,也是二苏唱和诗的一个重要体裁,因此,本文从唱和次韵诗的流变和基本特征入手,以二苏次韵诗的创作情况为例,对这种诗歌的题材及体式特征进行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4.
王珏  王穹 《广东教育》2007,(3):47-48
一、读诗——实现“二个定位”定位诗歌类别。诗歌按题材可分为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思乡诗、咏物诗、咏史诗和写景抒情诗七种常见类别。可从分析诗题和意象入手定位诗的类别。  相似文献   

5.
正读懂诗意,是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要求。鉴赏时应该借助古代诗歌蕴藏的各种信息,找到小而精的切入点,才能准确理解全诗。一、看诗题,分清类别,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诗题往往是全诗的眼睛,是诗歌的灵魂,对理解全诗有指向作用,是解读诗歌的切入口。依据题材的不同,古代诗歌分为山水田园诗、送别诗、边塞征战诗、咏史怀古诗、羁旅行役诗、咏物诗、爱情诗、哲理诗、闺怨诗等。有不少诗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通过对现存390首《王梵志诗》的阅读,来整理其诗中与女性题材相关的诗歌.  相似文献   

7.
应制诗与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关系密切,《诗经》中记载的宴飨诗是应制诗的萌芽,应制诗创作经过不断地积累和完善,至唐代达到顶峰。沈佺期是初唐后期典型的应制诗人,其应制诗创作与他的宫廷任职经历息息相关,是他跌宕起伏人生的缩影,对其现存37首应制诗题材类别的分析有利于了解唐代宫廷生活及风俗人情。沈佺期应制诗艺术形式上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题目的相对稳定性、“三部式”结构及尾联的程式化表达、诗中语词的重复以及数量词、叠词的运用三个方面,这些诗歌对盛唐气象具有开拓之功,也为律诗的定型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幼儿诗在幼儿成长中具有丰富知识,积累语言,启迪心智,培养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因接受对象的特定性带来了幼儿诗写作的独特性。从诗歌意象的选用来看,幼儿诗的创作需要经过阅读与观察、仿写与创新、修改与润饰等三个不同阶段,最终实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发挥其功能。  相似文献   

9.
宋祁是宋初文坛一位才华出众的文人学士,作为西昆体转型时期的诗人,其诗歌题材丰富多样而自成一格,从题材来看,其宴饮唱和诗、咏物诗、感怀诗都各具特色,展示了后期西昆体诗人的诗歌特色。  相似文献   

10.
阿拔斯王朝前期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题材——苦行诗,它的产生是阿拔斯前期诗歌对所处商业文化生态抗拒的必然结果。苦行诗中体现了追求来世、禁绝享乐,以苦行的方式达到灵魂的净化的思想,这些思想与商业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截然相反。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饮酒诗歌源远流长,而作为封建文化高峰的唐、宋时期,诗歌中更是充满浓浓的"酒意"。作为唐、宋时期饮酒诗的代表诗人,李白和陆游的诗集中可谓酒香扑鼻。两人诗中所体现出的"酒"意象内涵各具特色,所描写的题材、抒发的思想情感、采用的创作手法以及由此形成的风格都有所不同。其原因既有二人所处时代和个人经历、生活环境的不同,也有其所处地域文化方面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李美晶 《学周刊C版》2011,(3):205-205
诗歌在各国语言文化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根据学生课文"Poems"简析西方简体英文诗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让学生充分了解西方简体英文诗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唐代应试诗虽然只是唐代诗歌中微乎其微的一部分,但它有着令人不可忽视的历史和文学价值。本文从情怀的寄托、想象的空间、艺术的呈现、意境的熔炼四个方面,选择应试诗中写景咏物诗与同时期其他同题材诗歌进行比较,以此来了解应试诗与众不同的特点和唐代诗歌丰富多彩的一面,以及科举考试所造成的唐代文人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14.
在诗歌退出科场七百年以后,乾隆二十二年科举加试试帖诗,成为清代科举改革中的有力之举。文章即探讨这一文化事件得以持续实行的原因,当是清初历代科举改革政策的积累,诗教与鼓吹休明的需要,及试帖选本的"与时俱进"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诗题是诗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鉴赏诗题是我们解读诗歌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起始环节。诗题常常包含时间、地点、题材、情感、写作缘由等信息,巧妙地解读诗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  相似文献   

16.
诗题是诗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鉴赏诗题是我们解读诗歌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起始环节。诗题常常包含时间、地点、题材、情感、写作缘由等信息,巧妙地解读诗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  相似文献   

17.
正"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因为离别而伤心不已,潸然泪下。在唐诗这片璀璨的星空中,送别诗永远是一颗耀眼的星座。近年来高考中诗词赏析题中送别诗题材也较多出现,可见高考对于送别诗有一定的重视。送别诗中的意象选取较为固定,而根据选取意象的空间、虚实、乐哀等不同,我们可以将送别诗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别,学生在诗歌赏析中如果能够正确把握诗歌中的意象,  相似文献   

18.
宋之问最早是以宫廷应制诗闻名诗坛的,他在两贬岭南、经历人生变故之后,诗歌题材、风格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其贬谪途经湖湘时所作的几首贬谪诗并联系其在岭南所作的贬谪诗来看,宋之问诗歌艺术的嬗变主要表现在诗歌题材的开拓、情感的表达以及艺术表现手法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贬谪诗是韩愈、柳宗元诗歌创作中的精华,韩、柳的贬谪经历相似,但他们的贬谪诗却在抒发遭贬的复杂心情时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韩、柳的迁谪生涯使诗歌的表现范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明显地体现出了迁谪诗歌的本质特点,诗歌的题材有所变化和发展,提升了整个唐代诗歌的深厚度。  相似文献   

20.
中唐著名诗人元稹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元白共同倡导的新乐府运动,发挥诗歌的讽谕功能,诗笔触及当时的社会现实,抒写时事,推进政治朝向更清明的方向发展。元稹一生诗歌创作颇丰,创作了许多不同体裁和题材的诗歌,其中他最为重视的当为讽谕诗的创作。元稹不仅尝试着用多种体裁创作讽谕诗,且题材广泛。讽谕诗的创作寄寓了元稹的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