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量子力学多世界解释的哲学要旨是在微观领域内恢复决定论的演化观,为量子力学提供一种实在论的解释,确立形式与实在之间具有直接对应关系的经典观念。  相似文献   

2.
范·弗拉森的量子理论的解释思想不仅是他的一般科学哲学理论——建构经验论的重要科学思想基础 ,也是建构经验论在量子力学哲学中的具体体现。本文主要从量子力学作为一般科学理论的解释、量子理论的主要解释问题和量子测量的模态解释三个层次 ,深入浅出地介绍范·弗拉森的这一重要思想 ,并概括地说明它与建构经验论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测不准关系式传统解释和量子力学理论的矛盾;讨论了它的统计解释的必然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热容量C在热现象理论中是个极其重要的量.它在经典统计理论中能从微观推导和解释,但与实验不完全相符.量子统计理论能得到与实验符合得相当好的结果,反映了热现象理论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也体现了量子力学理论建立、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初,由于量子力学在解释微观世界上取得了重大成绩,科学家们都纷纷把量子力学运用到化学上去解释分子结构,并建立了现代价键理论,成功也解释了如共价键的方向性等一系列问题。接着1931年鲍林在价键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杂化轨道理论,较成功地解释和预见了分子的空间构型,但一个分子究竟采取哪种类型的杂化,在有些情况下是难以确定的,人们往往从已知的分子构型来推断中心原子所取的杂化状态。  相似文献   

6.
作者依据严密的逻辑分析和严格的科学史考察认为 ,量了力学现有数学形式体系与正统物理解释是逻辑自洽的 ,量子力学标准解释 (加上主要修正 )与数学形式体系是相协调的。EPR论证对量子力学完备性的质疑是缺乏逻辑说服力的 ,但很具启发性。笔者应用当代科学哲学家关于科学理论说明理论的研究成果 ,从量子力学建构特征角度论证了现有量子理论 (包括描述和说明两部分 )是不完备的 ,并提出了使其走向完备的一个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7.
起源于热力学研究的熵概念其本身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不但使热力学理论得到发展,而且也渗透到天体物理学、量子力学、生物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中,引起和带动了一大批学科的变革与发展。熵概念的统计解释与信息论、系统论紧密结合,其基础理论给世界科学图景增添的瑰丽色彩并不亚于现代科技的两大支柱:量子力学和相对论.这是克劳修斯和开尔文当初提出热力学熵这一概念时没有料到的。1.克劳修斯熵从焦耳热功当量测定实验为支柱的热力学第一定律,代替了卡诺的热质说。克劳修斯和开尔文同时开始了对卡诺学说的审查和补充新的实验根据。…  相似文献   

8.
郭文军  黄江伟 《教育教学论坛》2014,(44):183-185,139
量子力学中的表象变换是一个重要问题,它的研究不仅对于深入理解量子力学的基本观点至关重要,而且对于如何利用量子力学观点处理具体问题也非常重要。本文利用牛顿力学中坐标系的观点,解释量子力学中为什么要引入表象变换的概念它和坐标变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似文献   

9.
正统的哥本哈根解释因其语义的不一致性受到置疑,非正统解释中最节省的系综解释、本体论解释、多世界解释、模态解释、退相干解释重构了量子力学解释.它们在语义中的解释力与附加性要求都不相同.从解释力强弱与附加性要求两个视角比较这些解释,加深对各种量子力学解释的认识,既是整体科学知识的需要,也是理论语义上一致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物理教学探讨》2008,(1):F0002
玻恩(MaxBorn,1882—1970)因在量子力学方面的基本研究,特别是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博思(Walther Bothe,1891-1957)因提出符合计数法以及由此取得的发现,共同分享了195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1.
书讯     
《物理教学探讨》2008,26(1):F0002-F0002
玻恩(MaxBorn,1882—1970)因在量子力学方面的基本研究,特别是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博思(Walther Bothe,1891-1957)因提出符合计数法以及由此取得的发现,共同分享了195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2.
人们在给事物命名时使用了大量的隐喻。隐喻作为一种思维 ,相似性是其运用的依据 ,相似性由具体指向具体或由具体指向抽象的指向方式与人类的认知习惯是相符的。根据凸显现的解释 ,隐喻思维具有相对性。泛人类经验与民族思维定势的综合影响 ,使得隐喻思维的普遍性和相对性并存 ,反映在事物命名上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3.
[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新课标卷Ⅰ)科学巨人玻尔①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物理学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激烈的辩论很快就变成了一场爱因斯坦与玻尔之间的“决斗”。这场辩论在三年后的第六届索尔维会议上战火再续,玻尔获得胜利,他所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因此获得了大多数物理学家的认同。他们对量子力学的解释也被奉为正统解释。这次辩论就是著名的“爱因斯坦一玻尔论战”,有人称之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②爱因斯坦和玻尔这两位科学巨人的背后,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他们的争论旷日持久,几乎所有理论物理学家都被吸引并参与进来,乐此不疲。尽管两人的科学理论和思想观点始终没能调和,但他们却结下了长达数十年的友谊。玻尔高度评价他与爱因斯坦的学术之争。认为它是自己“许多新思想产生的源泉”。爱因斯坦也称赞说:“很少有谁像玻尔那样,对隐秘的事物具有如此敏锐的直觉,同时又兼有如此强有力的批判能力。他是我们时代科学领域伟大的发现者之一。”  相似文献   

14.
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 190l——1976)是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对量子力学的建立作出过重大贡献,31岁就获得了诺贝尔奖。他在青年时代非常崇拜爱因斯坦,曾奉为自己的学术思想导师。玻尔等人提出量子力学的统计解释以后,爱因斯坦竭力反对,海森堡不顾爱因斯坦的反对,毅然加入了以玻尔为首的“哥本哈根学派”,竭力宣扬统计解释,他提出的“测不准原理”进一步揭示了量子力学的统计性质,终于成为物理学界所公认的量子力学正统。这种“吾爱吾师,更爱真理”的精神,充分表现了海森堡才识过人,在学术上很有主见。  相似文献   

15.
米雪 《考试周刊》2012,(51):165-167
人们对事物的心理表征具有不同的抽象水平即解释水平,解释水平取决于人们所感知的与认知客体的心理距离,进而影响了人们的判断与决策。解释水平理论把距离这一广泛存在的自然和社会现实引入社会认知和决策与判断领域。作者试图将解释水平理论具体应用在学生学习的认知领域中,与教育心理学结合,明确学习过程中的解释水平,并对解释水平的假设性这一维度提出了三个影响因素,通过举中学生物学教学的例子对三个影响因素展开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6.
数学方法是把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用数学语言表述出来,进行推导、演算和分析,以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判断和预言的方法。是教育研究人员用数学概念和理论揭示教育研究对象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的方法。教育研究中数学方法的引进,标志着我国的教育研究开始从定性走向定量,应该说是教育研究在方法论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数学方法不断向教育科学领域渗透,是时代的趋势,也是我国的教育研究成果走向世界的一条必由之路。问题是我国教育研究领域中的数学方法应用目前究竟到了怎样一个水平?  相似文献   

17.
论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中质点的属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微观客体的不可确定性来源于对其所做的质点抽象,经典力学中的质点与量子力学中的质点具有完全不同的属性,在量子力学曲率解释中,波函数的归一化也具有全新的物理意义,它既是寻求体积比,也是宏观与微观之间的时空变换。  相似文献   

18.
人们在给事物命名时使用了大量的隐喻。隐喻作为一种思维,相似性是其运用的依据,相似性由具体指向具体或由具体指向抽象的指向方式与人类的认知习惯是相符的。根据凸显现的解释,隐喻思维具有相对性。泛人类经验与民族思维定势的综合影响,使得隐喻思维的普遍性和相对性并存,反映在事物命名上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9.
要微现世界动量和位置的不确定性,不是上帝赋予的,而在于对微现客体做质点抽象时理论赋予的,微现客体的“形”不可忽略。结合微观作用机制的非连续性,讨论了EPR实验和薛定谔猫悖论,量子力学曲率解释,有可能为消除相对论与量子力学之间深层次矛盾提供契机。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地方院校量子力学课程的教学质量,通过分析重点大学与地方院校量子力学精品课程"五个一流"标准的内涵差异,提出建设地方院校量子力学精品课程的对策,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研究成果可供地方院校的同行教学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