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在概念的教学中,传统的物理教学观因受客观主义认识论的影响,将学生的前概念视为科学概念形成的障碍并加以根除,而建构主义教学观具有主观主义认识论的特征,它将学生的前概念视为科学概念生成的基点和起点.对前概念的不同认识和处理能折射出我们深层次的物理教学观.  相似文献   

2.
在概念的教学中,传统的物理教学观因受客观主义认识论的影响,将学生的前概念视为科学概念形成的障碍并加以根除,而建构主义教学观具有主观主义认识论的特征,它将学生的前概念视为科学概念生成的基点和起点。对前概念的不同认识和处理能折射出我们深层次的物理教学观。  相似文献   

3.
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指出:“研究人员的世界观将永远决定着他的工作方向。”爱因斯坦也明确指出:“认识论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成为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认识论——要是这真是可以设想的——就是原始混乱的东西。”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拟就初中物理教学中,向学生进行一些因果规律观的教育作一探讨。一、因果概念的建立初中《物理》序言中捐出,“各种物理现象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它们的运动变化都是有规律的.  相似文献   

4.
理科教师科学本质教学话语的重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培养学生适当理解科学本质观是科学教育的目标之一。传统科学本质观下的教学话语会使学生形成传统的科学本质观,容易导致学生机械性学习而非理解性学习,使学生很难具有批判性精神和创造性精神。当代科学本质观下的教学话语有可能促进学生对于科学本质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对于科学内容的理解,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积极的影响。理科教师科学本质教学话语重建的基本策略有:反思科学本质,重建科学本质观;转变认识角度,重建认识论范式;区别观察和推论,重建跨越性话语;区别定律和理论,重建产生式话语;设计认识论主题,重建认识论话语;设计反思性活动,重建认识论反思性话语。  相似文献   

5.
物理教学中前概念的运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前概念是学生在学习科学物理概念之前对物理现象和规律的认识和理解,物理前概念广泛存在而且根深蒂固,对学生形成与掌握科学的物理概念影响极大。由论述物理前概念的特征及其对物理学习的影响出发,提出在物理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前概念的教学策略,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科学物理概念。  相似文献   

6.
前概念是学生头脑中强烈的、稳定的认知结构.物理学习中的前概念是普遍的,并且一直贯穿于物理学习的始终.它既能促进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科学认识,也可能产生阻碍作用.在物理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前概念的类型与产生原因,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通过呈现情境、运用悖论、展示过程、科学类比、知情交融,促进学生物理概念的科学建构.  相似文献   

7.
物理前概念是学生在学习科学物理概念之前对周围世界的一些看法和观点。物理前概念广泛存在而且根深蒂固,并对物理学习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本文论述了物理前概念的特征,阐述了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转变学生的错误前概念,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科学物理概念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所谓前科学概念,是指学生在形成某一确切概念前,对概念的错误认识及不正确的思维框架.教师从学生前科学概念着手,研究分析学生在接受概念时的障碍因素,及形成过程,对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搞好物理教学,是十分关键的.从初中学生前科学概念着手,掌握学生接受物理概念的过程,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9.
陈云 《小学生》2013,(12):32-32
前科学概念,简称前概念,是学生在正式学习科学概念前由长期的日常经验形成的对事物、现象的看法和思维方式。学生的前概念,有时是与科学概念相悖,有时则似是而非,当然,有时也会与科学概念基本吻合甚至完全相同。教学中,如果学生具有的前概念是前两种情况的话,教师往往是将其视为教学的一项挑战,因为教师要去"破而后立"——先破除学生错误的前概念,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概念。有时,如果学生的前概念过于"顽固"的话,会给教学的顺利进行带来极大的困扰。但是,很少有教师会  相似文献   

10.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利用建构主义理论进行物理概念教学是一种新的尝试.建构主义十分强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强调知识在个体头脑中的建构过程.研究物理学科的基石--物理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本文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认识论资源是教学论研究日渐兴起的一个概念。21世纪以来,受认识论发展研究的低龄转向与社会转向的影响,相关研究更加关注个体认识论的内在发展机制,进而形成了"认识论资源"概念。在这一视角下,原始经验是认识论的组成材料,社会环境调控认识论的组成方式,认识论形态被视为局部连贯激活的认识论资源网络,认识论发展被视为调用与协调认识论资源。上述观点为教学提供了相关启示,一是重视教师指导下学生基于认识论实践建构知识的过程;二是凸显整合背景要素、认知要素和社会要素的教学情境;三是利用对话教学捕捉学生话语,并解构其认识论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2.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转化前科学概念负迁移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初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以及以往的学习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个体经验,其中有很多认识是与当前的科学概念相违背的,这就是学生头脑中的前科学概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前科学概念的负迁移对学生物理概念的学习具有阻碍作用.为促进物理概念学习,提出以下前科学概念负迁移的转化策略:设疑引发冲突,克服经验错误;加强变式教学,把握概念关键;注重探究实验,否定错误概念;加强正误对比,理解科学概念;适当进行比喻,抽象化为形象;进行逻辑归谬,转化错误概念;开展合作学习,加强小组讨论;相似概念归类,运用促进理解.  相似文献   

13.
在物理教学中有一种既常见又麻烦的情况,就是学生存在“前概念”。所谓前概念是指学生在系统学习物理知识之前所具有的观点或看法。中学生的前概念是以感性为基础的.所以形成的前概念常常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这些错误的前概念会干扰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妨碍科学概念的建立。降低物理教学的效率。因此物理教师要研究前概念。消除前概念对物理教学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物理前概念广泛存在于学生的头脑中,具有很强的顽固性和反复性,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改变.在物理教学中,若错误的前概念不能及时的转变为科学的概念,势必影响着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因此必须探索构建物理科学概念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的哲学理论,其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和实践行动联系起来,是一种科学的认识论。初中物理知识和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知行合一”应成为初中物理教学的指导思想。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践行“知行合一”,可以提升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认知能力,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文章结合具体实例从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四个方面探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践行“知行合一”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时桂庆 《考试周刊》2008,(4):130-131
不少学生感到物理难学.笔者指出,在教学中适当贯彻一些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可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7.
物理概念是整个物理知识体系的基础,如果把物理这门学科比作高楼大厦,那么物理概念就是构成这座大厦的基石.因此,物理概念教学是物理教学的核心. 一、物理概念要科学教学 物理概念的教学方法是否科学?是否能被学生所接受?是直接关系到物理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物理概念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以物理课标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结合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初中生物理前概念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研究通过访谈初一学生及中学物理教师发现:学生头脑中存在大量物理前概念;这些物理前概念的成因来自于多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物理前概念有所认识,但是通常不能自觉地、正面地利用这些前概念开展科学概念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
<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的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系统中的精华,是物理学的基础.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必须将"科学探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一般说来,物理概念教学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创设学习物理概念的环境,引入物理概念;二是进行思维加工,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物理概念;三是通过运用,进一步巩固、深化、活化物理概念.在概念教学中贯穿科学探究,就要在概念教学的三个环节中充分体现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  相似文献   

20.
初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以及以往的学习中,积累了大量的个体经验,初中物理教师应尊重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以学生的前科学概念为教学起点,使原有的概念同新学习的概念密切联系起来,促进物理概念的习得。本文提出了充分利用前科学概念的正迁移强化物理概念学习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