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引入概念教师:前面我们学过了画直线的方法,请同学们画两条直线,你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学生画直线)。教师:你画出的两条直线有什么位置关系?学生1:我画出的两条直线是相交的。学生2:我画出的两条直线是互相平行的。教师:很好,我们在一张纸上画两条直线,有两种位置关系,一种是平行,另一种就是相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种位置关系——平行。(板书课题)教师:前一节课请同学们收集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平行的现象,你收集到了吗?现在把你收集到的与同学们说一说。学生:(小组内相互交流)教师:哪个同学汇报一下自己收…  相似文献   

2.
昆明的雨     
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题了这样几行字:  相似文献   

3.
画外人生     
和静钧 《华章》2011,13(1):50-50
从前,有一位画家想画出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画毕,他拿到市场上去展出。画旁放了一支笔,并附上说明:每一位观赏者,如果认为此画有欠佳之笔,均可在画中作记号。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助与交流,课堂教学中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呢?张艳老师的《画杨桃》教学片断可作为一个案例供大家参考。](板书课题)师:今天学习《画杨桃》,老师带来了一个杨桃,现在我们先来画一画杨桃,好吗?生:(欣然)好!师:同学们先认真观察,你看到的杨桃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学生分组,以杨桃为中心围坐,各自用心作画,画好后,教师选几幅有代表性的展示)师:你们看过画后发现了什么问题?生1:画的杨桃不一样。生2:有椭圆的、还有…  相似文献   

5.
从前,有一位画家把他的画拿到市场上去展示。他在画旁放了一支笔,并附上说明:每一位观赏者,如果认为此画有欠佳之处,均可在画上涂上记号。晚上,画家取回了画,发现整幅画都被涂上了记号,几乎是没有一笔不被指责的。画家十分不悦,对这一结果深表失望。  相似文献   

6.
一幅画引起的深思张雪芳一日课上,我教小班的孩子画萝卜,有位小女孩除画了只萝卜外,还在旁边画了一个小朋友,并指着画对我说:小孩不吃萝卜,她撅着嘴。我笑道:不吃就不吃呗,干吗还要撅着嘴。只见这位小女孩伤心地说,因为她妈妈不要她了!后来我才知道,这个孩子父...  相似文献   

7.
周向辉 《成才之路》2010,(11):71-72
米勒在巴黎贫困潦倒,亡妻的打击和穷困压得他透不过气来。为了生存,他用画去换鞋子穿,用画去换床睡觉.还曾为接生婆画招牌去换点钱。为了迎合资产者的感官刺激.他还画过庸俗低级的裸女。有一次,他听到人们议论他说:“这就是那个除了画下流裸体、别的什么也不会画的米勒。”……这使他伤透了心:从此,他下决心不再迎合任何人,坚决走自己的艺术道路:  相似文献   

8.
古时候,有一位地方官组织本城画师考试,并设立了很高的奖项,让大家都来作同一幅画。考题是:深山藏古寺。大多数画师一看题目,乐了,这还不简单?就立即画了起来。只有一位画师深思了良久方才下笔。最后,画作收了上来。猛一看,大家确实是匠心独运.功力非凡:有人画的是群山绵延,林木繁茂,露出古寺一角;有的群山逶迤,森森古木之中露出了塔尖。而经过深思的那位画师也画了山,画了树,却不见古寺的影子,只在丛山中流泻下来的小溪旁画了一位汲水的和尚。比赛结果:画汲水和尚的那位画师荣登榜首。  相似文献   

9.
师(拿气球的手故意松开):气球怎么了? 生:气球飞走了。 师:你们想玩吗?老师有要求:1.试一试。拿气球的手慢慢松开,对着气球口的手掌有什么感觉?2.画一画。用箭头画出气球运动的方向和气球喷气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一、激趣,引入课题。(出示一幅图画)师:这幅图画漂亮吗?(生作评)师:老师知道小朋友也是很能画的,今天,我要请小朋友们把自己的画展示出来。[板书:我们的画] 师:今天,我们的朋友米老鼠先生给大家布置了任务呢,想知道吗?(想———)那么,请把桌上有米老鼠图案的信封里的纸条拿出来,看看它给大家布置了什么任务。学生一起读纸条:1.给同学讲讲自己的画。2.自由组合,看看、评评别人的画。3.办一个图画展览。师:小朋友们有信心完成吗?(有!)那好,我们就要看哪个同学把米老鼠的任务完成得最好,今天我们要把表现得…  相似文献   

11.
小议题画诗     
诗和画,都是通过艺术加工,把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以感染于人的文艺创作。众所周知,中国画十分重视“情景交融”,表达深远而富有诗意的意境。宋人说:“画是无声诗,诗是有声画”,这就清楚地说明了诗和画是密切联系着的。苏东坡也曾评王维的诗、画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即道出了中国画与诗的结合,注重诗意表达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翻看女儿的图画作业,只见上面画了一个长扁的椭圆。圆是绿色的,周图画着绿色的光芒,画的名字是“太阳”。老师的评语是:画得不像,用色不当,重画。这不禁让我想起一则名为《方苹果》的小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日本的一堂小学美术课上,老师教孩子们画苹果,老师发现有位学生画的是方苹果,于是就耐心询问:“苹果都是圆形的,你为什么画成方形的呢?”  相似文献   

13.
程珊 《红领巾》2007,(5):50-52
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位画家,他的朋友要过生日.他准备画一幅“青松图”当做贺寿礼物。他先画好了一棵挺拔苍劲的青松,色彩鲜明,主题突出。后来他想.植物学上松柏不是同科吗?于是.又画上了一棵柏树。又一想,松、竹、梅号称“岁寒三友”,缺一不可啊,就全画了吧!他拿起笔,又在空白处填补上竹和梅。画着画着,灵机一动,有松要有山,有山必有石,干脆全画上,于是又拿起笔,[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冯静 《学前教育》2004,(11):24-24
郁郁是一个能力很强的孩子,非常自信,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夸奖,常常会问:老师,是不是我最好?是不是我最棒?今天,孩子们画完自画像一起欣赏时,郁郁又大声问我:“老师,是不是我画得最好?”我听了以后心中暗想:这孩子可真不谦虚,有机会要找她谈一谈。于是,我对她说:“现在还不知道,要把大家的画都看一遍,才能知道谁画得好呀。”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相似文献   

15.
有一位画家朋友,善人物画。我约他为我画一张,我立在他的案前,他凝神下笔,十几分钟,画便成了。看之,惟妙惟肖。 之所以像,是因为他抓住我的脸部特征。特别是鼻子部分,稍平塌,但鼻腔却大。不要看画,单是看那鼻子部分便知道是我自己了。 回头参观他的画室,墙上皆是他的作品,有他妻子的,有他女儿的,各种姿态,张张活灵活现。 到后来我发现惟独没有他自己的。 问他,他说:“画不好。” 我说:“画别人如此绝妙,画自己为何画不好?” 朋友说;“画别人即使是画一个初次相逢的陌生人,我都能抓住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观察出真知     
宋朝大文学家欧阳修,曾得到一幅不知名的古画。画上绘有一丛牡丹花,花瓣红白交杂,非常艳丽。花下有一只猫,懒洋洋地躺在那儿。这幅画画得栩栩如生,但是欧阳修仍觉得不解其意。他几次三番地向行家请教,可也不得要领,说不清其中的道理。有一天,他的亲家吴育来访。吴育揣摩了这幅画后,说:“这是正午的牡丹花呀!”欧阳修感到十分惊诧,问:“你怎么知道?”吴育指着画说:“你看,牡丹的花瓣都被晒干了;花的色彩绘得干燥,不鲜艳,这正是烈日当空直晒造成的结果啊!”接着他又说:“花下的猫,眼睛好像一条线,这也正是中午的猫眼呀…  相似文献   

17.
学校美术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价值观的转变,它应当指导并落实于具体的美术课教学中,真正使每一个学生的美术素质和整体素质都得到全面的提高。其中,尤其要注重对素质教育的核心──创造力的培养。 有这样一个例子:幼儿园的教师教孩子们画想象画。其中一位女生交上一张白纸。老师问:“你怎么没画 ?”“我画了。”老师又问:“你画的是什么 ?”她说:“我画的是牛在吃草呀 !”“那草在哪 ?牛又在哪 ?”女孩回答说:“草原很大很大,这张纸上画不下,而牛吃完草走掉了,所以……”可见,这个女孩尽…  相似文献   

18.
时代设计室     
《中学生电脑》2006,(7):90-90
答疑角? 纤纤:关于手的画法,纤纤希望大家从观察和临摹开始。专攻一下。对手的形状、变化有个了解,画起来就不会太辛苦了。人物的脸也是这样画出来的,所以大家要有信心哦。  相似文献   

19.
春姑娘来了     
亲爱的小朋友,草儿绿了,花儿开了,春姑娘来了!我们一块儿去找春天吧!认一认:小朋友,你能说出每幅图中分别画的是什么吗?()()()()画一画:小朋友,喜欢画画吗?把你眼中美丽的春天画下来吧!说一说:试着有顺序地把你画的景物说一说。(时间),燕子,柳树,花儿,春笋。写一写:试着把上面的问题具体地说一说,再写一写。读一读:春天到了,燕子从温暖的南方飞回来了。柳枝发芽了,嫩绿绿的,一阵春风吹过,柳条随风飘动,多像小姑娘的辫子呀!花儿开了,张开了美丽的笑脸。一场春雨过后,春笋冲破泥土,一个一个从地里冒了…  相似文献   

20.
在近几年的美术课教学中,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越来越不爱上美术课。针对这个问题,我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学生们的答案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点:因为画不好;因为成绩总是很差。而画不好的原因也有两种:一种是本来就不擅长,一种是老师让画的东西太难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