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时下某些研究阅读的文章中,存在着大量习得的概念性误读,动辄将纸质阅读与网络阅读根本对立,将“浅阅读”混同于数字阅读,不但混淆了阅读载体与阅读对象、阅读方法的差异,还将阅读效果与阅读载体混为一谈。细究起来,这种想当然的研究,结论总是牵强。阅读研究的首要前提,是必得厘清阅读的内涵与外延,高屋建瓴,把握阅读本质。本文针对阅读研究中常见的概念性误读,就阅读、阅读载体与阅读方法以及阅读宗旨展开辨析。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民阅读调查显示,读者阅读方式从纸质阅读转变为网络阅读为主,文章认为必须理性看待传统阅读和网络阅读方式的存在与不同,特别是“浅阅读”和“功利阅读”现象,提出图书馆应该建立良好的导读系统和阅读氛围,在不断扩大传统阅读的同时,注重对新媒体服务提供分类与导航.  相似文献   

3.
[目的 /意义]比较有声阅读与数字阅读、纸质阅读在阅读效果及认知负荷上的差异,为不同场景下阅读方式的选择及阅读资源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过程]运用对照组实验方法,选取两种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借鉴PISA阅读理解测评框架编制问卷测试阅读效果,利用NASA-TLX量表对认知负荷进行测量。而后通过描述统计与混合模型方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结果 /结论 ]有声阅读在简单记忆阅读效果上与数字阅读、纸质阅读没有显著差别,但在深层次阅读效果层面不如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有声阅读的体力负荷与受挫负荷显著高于纸质阅读,有声阅读的努力负荷显著高于数字阅读。据此提出不同阅读方式的适用场景。  相似文献   

4.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深入推进,数字阅读正以其快捷、便利等优势冲击着传统纸媒的阅读体验,全民阅读开始迈进微读时代.文章基于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数据,分析1999-2014年以来我国国民阅读变迁,围绕"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争议,从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融合互补、纸本阅读情结培育、完善经典阅读制度推广和创新阅读形式着眼,提出促进国民阅读的举措,以期推动全民大阅读、深阅读的到来.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生社会化阅读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高校学生的社会化阅读行为特征,有利于高校图书馆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在探讨社会化阅读行为框架的基础上,设计高校学生社会化阅读行为调查问卷并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根据调研结果提出基于高校学生社会化阅读行为特征的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阅读推广策略,包括:链接、介绍和宣传多种社会化阅读平台;重点利用微信平台;进行阅读主体的分众研究,帮助选择阅读交流对象,在低学历、低年级学生中增加推广活动的频次、丰富阅读引导的途径;提供多元化的阅读材料,设置多元化的阅读交流主题;重点推介新媒体阅读设备和阅读方式;关注社会化阅读过程,提供全程服务;加强对阅读交流内容的管理与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新的阅读和交流体验.  相似文献   

6.
文章梳理了民国时期关于儿童阅读的研究文章,重点探讨有关儿童阅读训练、阅读兴趣、阅读心理及阅读动机的研究成果,提炼其理念和经验,为当代儿童阅读工作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我国大众阅读推广的需要,提出建立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体系,实施阅读馆员制度,开展阅读创新服务,优化阅读服务理念,提升馆员阅读职业素养,在大众阅读的推广与发展中,发挥图书馆文化阅读主阵地作用,以引领和推动全民阅读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论文以1999-2012年我国女性阅读研究的文章为依据,分别从阅读主体、阅读客体、阅读本体以及阅读史等方面,总结了我国女性阅读的研究概况、研究内容和存在的不足,认为女性阅读的研究无论对阅读研究的完整性还是对女性自身全面发展而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全媒体阅读推动阅读推广向互动、合作发展。文章在对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社会合作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即建立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建设全媒体阅读推广平台,组织社会化阅读交流活动,推广数字阅读文化,全面发展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社会合作,着重建立合作的组织体系、监管体系和激励体系,在实践中重点关注社会合作的个性化与阅读推广渠道整合、合作阶段性与长期发展等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
阅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阅读活动,自然也涵盖在阅读心理范畴的阅读疗法.以阅读学的理论框架为基础,从阅读活动、阅读过程、阅读要素、阅读价值等方面对阅读疗法进行理论阐释,以探索、厘清阅读疗法的相关理论问题,深化阅读疗法的学科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