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论科技期刊审稿专家队伍的建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聂兰英  王钢  金丹  张宁 《编辑学报》2008,20(3):241-242
审稿专家队伍的建设是保证学术刊物质量的关键环节。《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通过确定审稿专家的审稿方向、加强审稿专家数据库的动态管理、严把初审质量关、不定期召开审稿专家集体审稿会、控制审稿专家的工作量及不断提高审稿专家的工作热情等措施,正逐渐建立一支动态的高水平、高效率的审稿专家队伍。  相似文献   

2.
建立学术刊物审稿网的设想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提出建立学术刊物审稿网按统一策略与数据库格式,由各编辑部分别完成各子数据库的建成,最后集中形成总专家数据库的构想。制成的专家库使用统一的管理系统,以磁盘、光盘、网络的形式提交各编辑部使用。  相似文献   

3.
根据《材料科学与工艺》编辑部2012年度优秀审稿专家评选结果,从审稿专家队伍建设、提高编辑送审能力、调动审稿专家积极性3个方面对编辑部与审稿专家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编辑部如何与审稿专家建立良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基于小世界网络模型建设学术期刊审稿专家数据库网络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史朋亮  吴晨 《编辑学报》2011,23(6):539-541
概括国际期刊业建设审稿专家数据库的动态,总结当前期刊编辑部所使用的审稿专家数据库的来源,分析中国期刊业在审稿专家数据库建设上面临的机遇。基于小世界网络模型的观点,提出在中国知网(CNKI)作者库基础上构建审稿专家网络系统的设想和方案,并对所能达到的目标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审稿专家的选择与管理   总被引:32,自引:15,他引:17  
介绍审稿专家的选择原则与方法,以及审稿专家数据库的建立与运作原则。  相似文献   

6.
学术期刊行业审稿体系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张洁  王倩  董应才  吴晓利 《编辑学报》2003,15(6):414-415
针对目前学术期刊审稿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学术期刊行业审稿体系的建议,即:以行业为中心、以学会为基础,建立各学会领导下的审稿机构(审稿委员会),组织专家实施部分审稿工作,审稿委员会与各编辑部原有审稿组织同时运作,使审稿体制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7.
肖骏  程鹏  王淑华 《编辑学报》2017,29(1):20-22
影子作者和影子审稿专家是科研诚信缺失的一个方面,扰乱正常的期刊出版程序,造成学术不端.文章分析影子作者和影子审稿专家现象与危害,提出了科技期刊编辑部加强来稿信息审查,合理使用ORCID、ResearchGate等平台,建立专家数据库等对策,有利于维护科研诚信,重建健康、有序的科研氛围.  相似文献   

8.
刍议科技期刊审稿专家数据库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期刊审稿专家是科技期刊最重要的办刊资源之一,审稿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迫切要求科技期刊编辑部以规范正式的审稿专家数据库代替以往的审稿人临时搜集、主观随意选择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动态管理和合理使用,从而实现让审稿工作不断趋于科学、简捷、高效和现代  相似文献   

9.
建立各具特色的学术期刊网络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学术期刊多依靠数据库上网,上网学术期刊仅是纸质期刊的翻版,有失自身特色。要建立真正的学术期刊网络版,需要编辑部自建网站,独立上网,充分利用网络的多媒体优势,建立读者、作者、编辑和审稿专家相互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10.
建立审稿专家库提高期刊审稿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审稿专家库提高期刊审稿质量《园艺学报》编辑部李亚新审稿是期刊编辑流程中的重要环节。科技期刊审稿一般实行三审制,即编辑初审、编委或同行专家评审、主编(或副主编)终审。其中专家评审对于评价稿件的学术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随着国内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与国...  相似文献   

11.
学术期刊审稿专家数据库的开发及其使用   总被引:22,自引:7,他引:15  
介绍学术期刊审稿专家数据库设计开发的基本思路及其使用方法。开发的数据库具有目的性强、用户注册和数据添加维护开放、动态更新修改专家信息、数据信息的准确性有保证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罗向阳  李辉 《编辑学报》2011,23(3):254-255
建设管理审稿专家数据库是提高审稿工作质量的重要前提与保障。根据机电工程杂志社在审稿专家数据库工作方面的思路和做法,总结审稿专家数据库的作用与意义、构建与管理、评估与维护等方面的体会;介绍一些具有实用参考价值的建设经验、管理手段和操作性较强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科技期刊稿件外审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宇 《出版科学》2011,19(3):30-33
根据实际情况和审稿经验,从专家库的建立和管理、外审过程管理及稿件审回处理三个方面,总结分析科技期刊稿件外审中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强调外审环节的重要性,明确编辑部在外审中应该担负的责任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国际上同行评议典型做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行评议一直是最权威、最有效的科学评价方式,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建立较为完整的同行评议制度,制定同行评议政策法规,建立标准化的评议流程,针对不同类型的项目采取不同评议方法。面对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新任务,本文从加强相关法规体系建设、建立规范化的同行评议准则、构建完善的同行评议专家库、探索因项制宜的同行评议方式、大力营造良好的同行评议生态环境等方面对规范和完善我国同行评议制度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提高同行专家对稿件的评价质量,分析综合性医学期刊同行专家审稿的规范化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从期刊可控角度系统提出规范同行专家审稿的切实可行的建议:制订明确的审稿规范,系统引导专家审稿,规范审稿质量评价,完善专家审稿库——从而进一步提高综合性医学期刊的审稿质量和学术质量.  相似文献   

16.
网络资源在科技学术期刊审稿中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彭南轩 《编辑学报》2005,17(6):442-443
结合编辑实践,对网络技术在科技学术期刊审稿中的作用进行总结.网络资源在稿件的初审、遴选审稿专家和充实审稿专家数据库以及进行网上审稿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曾建勋 《编辑学报》2020,32(4):355-360
在系统梳理“以刊评文”的由来和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刊评文”的危害,包括:1)以SCI为导向,损伤科研生态;2)优秀科技论文外流,知识产权割让;3)科研方向跟从,应用价值不高;4)期刊竞争不平等,有碍国内科技期刊发展。阐释了以建立健全同行评议为核心的应对策略:1)建立小同行专家库,实行分类分领域评价;2)优化同行评议生态,提升专家评审素质和环境;3)建立国家开放知识库和预印本平台,推进开放评审与开放获取相结合的公开机制;4)建立有国际影响力的论文引文索引数据库,完善自身评价手段和工具。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报"小同行"审稿专家的遴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孙丽莉  刘祥娥 《编辑学报》2011,23(2):139-140
高校学报"为本校的教学与科研服务"的办刊宗旨对遴选审稿专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学报稿源综合性的特点使得其难以建立自己相对稳定的审稿专家库;因此,利用网络选择"小同行"审稿专家是众多高校学报的选择。作者对"小同行"审稿专家遴选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作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近年来频发的"学术丑闻"对我国的科研评议机制提出新的挑战。而在开放科学运动中兴起的注册式研究报告因其独特的同行评议机制,能有效地提高研究过程、评估环节的透明度,减少审稿过程中的出版偏见,确保学术严谨和科研质量,最大程度地减少学术造假行为。对注册式研究报告的同行评议机制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同行评议的创新发展和科学完善提供参考。[方法/过程]综合运用网络调研法和内容分析法,从注册式研究报告同行评议机制的评议流程、评议形式、评议效率、评议道德指南、同行评议专家库建设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注册式研究报告同行评议机制中作者、评议专家、编辑三者之间关系以及相关权利,总结注册式研究报告的同行评议机制的特征。[结果/结论]注册式研究报告同行评议机制创新性特点主要表现在:①审稿流程与标准的优化:注册式研究报告实行两次同行评议的新模式,不再仅以专家主观判断为标准,同时评议专家选择和专家意见处理等流程科学合理;②审稿匿名性和交互性的改进:同行评议的形式多样化,在保持基本的制衡关系中追求最大的灵活性;③审稿效率的提升:并行式的评议信息传递方式、明文化规定和系统化监惩机制促成高效率的同行评议。注册式研究报告同行评议机制的先进性特点主要表现在:①建立严格且细致的评议专家道德规范体系;②重视同行评议专家库的建设,形成完善的评议专家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