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在家庭迁居方面,中美两国存在巨大的差异。中国人安土重迁,渴望安居乐业,而美国人则不安于现状,喜欢见异思迁。迥异的社会现象背后隐藏的是文化的差异,因而从文化传统、家庭观念和生活方式等文化因素切入,是解读两国家庭迁居差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从四个方面比较了中美两国家庭教育观的差异,并分析了其文化根源,说明了家庭教育和文化的密切关系,不同的文化土壤孕育不同的家庭教育观.  相似文献   

3.
家庭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一个家庭的组合形式、信仰、家规、习惯以及家庭成员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无不受到传统、价值观等大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本文从社会文化角度对中美家庭制度进行了比较,同时也研究了家庭制度和社会文化的相互影响及其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对不同家庭教育目的的形成产生着巨大影响,不同的教育目的必然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实施并因此产生不同的教育结果。从文化价值观的角度出发,以霍夫斯泰德的文化价值维度为理论依据,对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目的、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结果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探讨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对中美家庭教育造成的影响及其原因,可以对我国家庭教育方式的改进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有效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关颖 《家庭教育》2014,(9):25-27
家风,对家庭来说,是家庭中稳定的思想、心理和行为模式。家风通过家庭成员接人待物、为人处事、生活方式、道德行为等方面的特点表现出来,其核心是家庭的价值观,所体现的是一种特定的家庭文化,是家庭的灵魂,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对社会来说,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位,一个个家庭的家风构成了整个社会的风气,而社会风气如何,又对家风产生作用。家风正,可以抵御不良社会风气对家庭成员的影响,家风不正,会阻碍社会良好风气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一、中美两国的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对于大学就业创业教育的影响大学是传承和创新知识的社会组织,大学存在的状态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体现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也与社会文化形态形成密切的互动关系。在对5所美国大学的考察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中美大学在支持学生创业就业方面的不同,这反映了中美大学发展阶段、体制机制和文化观念的不同。美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国家,有完善的市场经济,秉持个人中心主义的价值理  相似文献   

7.
壹、绪论 价值观是一个人或社会用以衡量周遭事物或行为的标准。反应在家庭生活中,价值观塑造了人们对家庭议题的界定,而家庭生活的内容则是个人或社会价值观的投射。价值观是我们处理事情判断是非、做选择时取舍的标准;也可以说是一种深藏于内心的准绳,在面临抉择时的一项依据。价值观会指引一个人去从事某些行为,例如:“诚信”的价值观,会让个人坦承面对困境及对家人说明事情的真相,提升家庭成员的信任度。“纪律”的价值观,会让父母依规定行事,产生家庭规范的执行力。“关怀”的价值观,会让父母关心子女,了解子女的困境,让子女有同理心。不同的价值观会产生不同的行为模式,进而产生不同的家庭文化。因此,价值观的研究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家庭价值观决定了人们对家庭议题的界定,并提供了解决家庭问题的基本假设。  相似文献   

8.
在21世纪的信息时代,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中外企业在日益频繁的交往和碰撞中互相影响着对方的国家文化、企业文化及社会价值观。尤其是不了解价值观的差异会给跨文化交际带来极大的障碍。为了深入学习英语语言运用的技巧,该文分析讨论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价值观在思维方式和言语交际中的特点和表现,从而进一步促进中美两国在价值观上的相互理解并了解语言运用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社会是由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宗族组成的,而家(庭)族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基本单位。徽州就是一个具有血缘性和地缘性特征的宗族社会,通过对《茗洲吴氏家典》中的内容分析,论述传统儒家伦理思想在徽州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网络舆论普遍存在于网络空间,围绕着社会事件和公众关心的问题组成一个个舆论圈,对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产生影响.网络舆论通过对社会热点的揭示、对社会问题的多重认识与批判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尤其是价值观产生着一定的影响.文章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了网络舆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以期引发对网络舆论社会影响的关注与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
工作、家庭是成年人的两个核心生活领域,这两个领域互相影响,共同发展。当来自两个领域的角色要求在某些方面不相容,就会产生工作一家庭冲突。工作-家庭冲突是指个人在工作(或家庭)中承担的角色使其在家庭(或工作)中的角色扮演发生困难,一个领域的角色要求干扰了另一领域角色的执行,这是一种角色间冲突。  相似文献   

12.
美裔华人女作家谭恩美的《喜福会》描写了四个华人移民家庭中的矛盾与摩擦,表现了中美两种文化,尤其是在家庭价值观方面的差异:相对于以"孝"为核心的中国传统家庭观念,美国人在家庭中更突出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权利,崇尚自由和平等。  相似文献   

13.
民族问题是一个国家的政治问题,也是一个法律问题。中美两国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矛盾和冲突一直伴随着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如果解决不好,会影响到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发展。因此,通过研究中美两国的民族治理模式,为本国民族问题的解决寻找到更多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创业者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大群体,创业如何影响创业者的消费,现有研究却鲜有涉及,本文通过实证得出,选择创业确实会影响家庭消费水平。选择创业家庭的耐用品消费、非耐用品消费和总消费水平高于非创业家庭;随着创业年限增长,家庭的耐用品消费、非耐用品消费和总消费会随之上升;创业年限增长与创业家庭的消费水平呈正相关,创业年限增长对创业成熟期家庭消费的影响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影响中美儿童教育模式的因素如思想渊源、价值观、社会各方面基础进行了简要分析,对中美两国儿童教育模式进行了比较,从比较中得到两国儿童教育模式融合的一些思考,意在吸纳各自的优点,克服其弊端,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相似文献   

16.
服饰作为文化的载体,直接或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审美文化趋向,中美不同的着装风格不仅在视觉特征方面形成较大的差异,同时也蕴藏着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对中美着装风格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价值观是家庭,也是社会的大事。中国与韩国都有重视青少年家庭价值观培育的优良传统。韩国的青少年家庭价值观虽然面临着国家、文化、家庭的三重危机,但青少年家庭价值观培育却独具特色并取得了显著效果。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深入研究韩国青少年家庭价值观培育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青少年家庭价值观培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美两国的家庭环境由于家庭成员结构、家庭文化风气以及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的差异,对两国公民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过程和效果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从四个方面比较了中美两国家庭教育观的差异,并分析了其文化根源,说明了家庭教育和文化的密切关系,不同的文化土壤孕育不同的家庭教育观。  相似文献   

20.
应试教育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而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时至今日也未给中国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带来多少骄人的成绩。究竟是什么影响着我国学生的创造力的发展 ?对中美两国的社会文化、家庭观念、学校教育加以比较 ,或许会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社会文化对学生创造力的影响在当今社会 ,社会对个体发展的期望直接规定和影响着个体的发展方向 ;社会文化的积淀对社会个体的影响至深。下面我们将从占社会主流的传统哲学思想、社会对个性发展的态度和社会对于竞争的理解三个方面对中美社会文化中对于创造力影响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