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高职衔接招生考试制度当前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对口升学招生指标少,中职学生求学深造的道路依然艰难;中高职衔接重形式轻内涵,片面强调升学率;考试内容存在不完善之处;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生源危机。促进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应当建立灵活开放的招生考试制度,主要措施是成立职业教育招考机构,加大统筹协调管理职能;普遍实施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放宽招生计划比例,实行免试制度和推荐入学制度;改革考试内容与形式;拓宽生源渠道,实现"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2.
招考制度的衔接主要包括招生规格、考试标准、考试内容、评价标准等方面,它作为中高职衔接的重要"接口",其合理性直接影响高职教育的生源质量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从规范入学标准、创新招考模式、改革考试内容、实行双向选择等四方面入手改革招考制度,并通过政府统筹规划、完善制度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实施监督评估等措施保障改革的实施,将有利于切实打通中高职前后衔接、向上延伸的发展路径,提高中高职衔接的系统性、相容性和递进性  相似文献   

3.
以终身学习理念为导引,推进中高职有效衔接,为技能人才打通上升通道,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文章探讨了终身学习视角下中高职教育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学生质量和数量不高;中高职衔接在多方面表现脱节;招录体制衔接不足;中高职师资间缺乏沟通且普遍实践经验不足.提出应建立中高职衔接的保障运行机制,适应区域产业需求,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招考体系,强化师资建设,统筹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改革中高职招考制度是推行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模式、构建中高职人才立交桥的首要保证.文章从我省三种中高职衔接招考方式入手,深刻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及症结所在,多角度、多层次地提出了健全政策法规体系、成立职业招考机构、发挥职教集团作用,实行多元化招考制度,推行职教联考、单独招生、注册入学、弱势专业优报优录机制,倡导多元评价录取模式等对策措施,以此解决中高职招考中有机衔接过程中遇到的不能回避且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从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需求出发,要努力实现中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而中高职课程衔接成为探索中高职衔接须重点突破的内容。长期从事国际职业教育比较研究的刘育锋研究员,通过系统地研究英国职业教育与培训课程开发的依据、方法与制度,提出我国应借鉴英国有关经验,兼顾职业性与教育性,开发衔接的中高职课程;开发资格框架,以资格标准为构建衔接的中高职课程的依据;制定多元参与的课程开发制度,为中高职课程衔接提供制度保障;实施承认学习者"先前学习认可"制度,实现作为教学过程的课程内涵的衔接。  相似文献   

6.
刘育锋 《江苏教育》2012,(36):19-22
从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需求出发,要努力实现中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而中高职课程衔接成为探索中高职衔接须重点突破的内容。长期从事国际职业教育比较研究的刘育锋研究员,通过系统地研究英国职业教育与培训课程开发的依据、方法与制度,提出我国应借鉴英国有关经验,兼顾职业性与教育性,开发衔接的中高职课程;开发资格框架,以资格标准为构建衔接的中高职课程的依据;制定多元参与的课程开发制度,为中高职课程衔接提供制度保障;实施承认学习者"先前学习认可"制度,实现作为教学过程的课程内涵的衔接。  相似文献   

7.
推进中高职教育系统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涵,其中基于高职引领视角下中高职教育系统衔接包括纵向上中高职衔接、横向与产业企业人才规格标准的对接以及现代职教体系内的协调对接等构成要素。同时,探索专业口径的衔接、加强课程的有效衔接、密切教学组织的衔接、尝试多元化的招考途径等是实现中高职教育系统衔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基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历次重要教育政策分析,浙江省中高职课程衔接实践经历了为建立职业教育体系下的中高职课程衔接制度创造条件、建立职业教育体系下的中高职课程衔接制度、尝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中高职课程衔接制度、构建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中高职课程衔接制度.纵观发展历程,这四方面似应受到重视并努力为之,即统一中高职专业目录是实现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前提、实践发展需求是实现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基点、校校合作与校企合作是实现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关键、服务区域经济是实现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9.
高职与中职有效衔接及其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实现高职与中职的有效衔接,应在终身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拓宽衔接的内涵,构建终身职业教育体系;全面推行学分制,实现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上的有效衔接;施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结合的招生制度,实现中高职的有效衔接;统筹管理,充分发挥高职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0.
中高职教育衔接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在论述高职教育衔接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中高职教育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有效对策:改革招生入学考试制度,完善职教人才成长渠道;建立健全课程的有效衔接,加快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保证职业教育有序发展;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体系,不断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中高职教育衔接贯通培养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陕西省中高职衔接发展的三个阶段进行总结,探索出陕西省中高职衔接存在着招生制度、专业对接和课程衔接三个方面的问题。最后,从组织管理、专业衔接、课程体系、招生制度、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等六个维度构建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体系,希望通过本文论述可以更好促进中高职教育之间衔接的贯通性和顺利性。  相似文献   

12.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一些制度性和管理性问题,导致中、高职教育衔接不畅。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如下:在制度层面,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进高职招生制度改革与创新;在管理层面,加大政府统筹管理力度,建立中、高职学校间的沟通与交流机制,构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服务体系;在操作层面,探索中、高职教育一体化办学路径,搭建中、高职教育引桥,设置高职教育预科,试行区域统一的学分标准,建立弹性学习制度,做好中、高职教育课程与教学内容的衔接。  相似文献   

13.
畅通中高职教育衔接,促进中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目标和特定要求。目前,中高职衔接不畅通主要表现在招考渠道不畅通、人才培养目标衔接不畅通、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衔接不畅通等方面。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畅通。同时,要通过强化政府职责、加强行业指导、创新集团化办学、构建职教和普教的立交桥等举措,建立畅通中高职衔接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职业资格与学历是社会劳动者赖以就业的重要参照指标。本文结合当前我国中高职衔接模式的不同类型与特点,以解决衔接中培养目标的脱节、招考制度不完善及课程设置不尽科学等现实问题为目标,探索基于职业资格标准的中高职培养目标、招考制度、课程教学等衔接方式,以突出新形势下职业资格标准分级制衔接、学习结果衔接等模式对于我国中高职衔接工作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对广州地区中高职学校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读高职费用较高使很多有升学意向的中职毕业生放弃升学;中高职专业设置不统一使很多中职毕业生找不到对口专业;对口升学的招考政策不够完善;中高职衔接存在"一头热一头冷"的状况。  相似文献   

16.
加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通,实现终身教育,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重大目标。美国在中高职衔接方面的特点集中表现在:连贯的中高职衔接培养目标、合理的中高职衔接课程设计、宽松多样的招考渠道和规范的中高职衔接政策法规上。对加强我国中高职衔接有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中高职课程衔接是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的重要方面,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历史诉求.它经历了构建职业教育体系与中高职衔接体系阶段、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阶段,以及构建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阶段.我国是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内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政策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是职业教育日益发展而衍生出的一个新问题,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对于现今中高职专业课程的衔接问题进行探讨,针对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课程体系衔接出现的状况,在"VR技术"学习环境下,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出解决中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衔接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把构建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衔接作为解决中高职衔接核心问题的切入点,实行多方面全方位的衔接制度,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的职业英语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中高职专业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中枢,但在专业规格、专产互动、人力资源匹配、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课程结构等方面存在脱节错位现象。针对这些问题通过构建"一体两维深内涵"中高职专业衔接生态结构模型,提出中高职专业有效衔接的五条路径:专业规格上,建立职业教育类专业学位体系解决缺位问题;专业设置上,通过专产结构吻合度指数解决脱节问题;专业结构上,以专业人力资源预警机制与职业发展报告制度解决脱位问题;专业培养目标上,设计"$"型螺旋递进式人才培养目标解决移位问题;课程衔接上,引入"课相"理念解决错位问题。  相似文献   

20.
构建中职与高职教育衔接系统对于完善职业教育内部体系,实现各层次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推动学习型社会构建有着积极意义。学分银行制是建构中职与高职教育衔接系统的桥梁,是优化中高职衔接效能的工具性制度创新。文章阐述了学分银行制与中高职教育衔接系统的内涵和意义;从建构学分银行制的体制性问题、制度性问题、操作性问题及课程建设问题等层面揭示基于学分银行制的中高职教育衔接系统的建构问题;给出树立中高职终身学习理念,变革中高职教育管理制度体系,健全中高职学分互认与转移机制,完善中高职模块化课程架构设计等基于学分银行制的中高职教育衔接系统建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