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的超负荷运转,使教师成为产生职业倦怠的易发人群。教师的职业倦怠不仅给工作带来负面影响,也对教师的身心造成极大危害,教师的身心直接影响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因此,学生是教师职业倦怠的最终受害者。偏远山区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环境和条件的制约,使这部分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更为严重,然而山区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又最容易被忽视。因此,分析和研究偏远山区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具有特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其社会支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倦怠近年来已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作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更是引人关注。教师的职业倦怠会对学生和教师的身心发展产生严重的负向影响,因此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意义重大。文章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调查了山西省高中、初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旨在探讨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教师职业倦怠感通过影响教师身心健康和工作状态,进而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教师职业倦怠感相关研究注重对外部影响因素的探讨,缺乏教师从教动机和社会情感能力对职业倦怠感影响的研究。本研究基于1169位中小学教师的问卷调查,探讨了教师内外从教动机和社会情感能力对职业倦怠感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教师职业倦怠感在性别、学段、职称和学校类型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教师内部从教动机和社会情感能力负向显著影响职业倦怠感,外部从教动机正向显著影响职业倦怠感;社会情感能力在内部从教动机对职业倦怠感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可以通过革新教师引育理念、保留教师从教“初心”和提高社会情感能力,预防或缓解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教师身上表现出的职业倦怠感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巨大的消极影响.本文通过对已有研究的分析,对教师职业倦怠提出调查研究方案以及研究预测.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立足于本土,首次使用量化的职业倦怠问卷(MBI-ES)对高职院校教师进行职业倦怠调查,并考虑教龄、学生类型、学生人数、班主任情况等对职业倦怠各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职院校教师整体存在一定的职业倦怠感;2)教龄5~10年的教师职业倦怠感特别严重;3)兼任班主任、学生类型复杂与学生人数过多对教师职业倦怠影响权重较大.然后使用质的研究方法,分别对3位不同教龄的教师进行个案访谈,了解职业倦怠的内外因素,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试图预防和缓解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  相似文献   

6.
教师工作压力对职业倦怠的影响:一个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北京市5255名中小学教师的问卷调查,研究考察了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来源于工作特征、学生学业、社会因素、专业发展压力均对职业倦怠中所有维度表现出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其中工作特征、学生学业压力对教师职业倦怠中的身体衰竭具有最大的变异解释率;社会因素与专业发展压力对教师的去人性化具有最强的解释力;2)学生问题带来的压力与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呈现负向的影响关系,而且学生问题压力对教师低成就感的负向解释力最大,即教师感受到学生问题的压力越大,教师的成就感越高.  相似文献   

7.
一、职业倦怠、教学效能感理论与中学体育教师面临的困境 职业倦怠(jobburnout)指个体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与人际关系紧张源产生应激反应而表现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教师职业作为一种典型的助人行业,易产生职业倦怠现象。对教师职业倦怠状态的研究发现,处于职业倦怠状态之中的教师容易对学生失去耐心与爱心,对课程准备的充分性降低,对工作的控制感与成就感下降。不仅影响教师本人的生活、工作与身心健康,也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国内研究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有些教师的心理压力已经对教学工作、班级管理产生了消极影响,呈现出明显的职业倦怠症状。  相似文献   

8.
职业倦怠特指在助人行业中个体的体力、精力和能力因无法适应工作要求而产生的一种身心俱疲的状态.教师的职业倦怠对教师本人、学生、学校和社会均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现行教师评价方式的不合理,所以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是改革教师评价模式,实施发展性的教师评价.  相似文献   

9.
刘素隔 《考试周刊》2011,(20):16-17
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会对学生、教师本人和教育事业,甚至是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因此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意义重大。作者选取了中小学教师这一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产生职业倦怠的客观方面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调节方法,以对克服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作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近年来引人关注.影响教师职业倦怠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学生问题是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学生因素诱发教师职业倦怠为例.深入探讨从心理技术层面干预教师职业倦怠.即从干预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入手,帮助教师建构一种新的心理结构或积极的情绪反应,使教师体验到工作与努力的成效,增强职业幸福感,消除或缓解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1.
高师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倦怠好发于教师群体,高师教师的职业倦怠对教师本人、学生群体及未来师资的负面影响极其严重.文章介绍了高师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表现;并从工作和个体两方面因素,具体分析其产生原因;最后,就高师教师如何解决职业倦怠问题,提供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教师职业韧性是中职学校教师个人在教育逆境中形成、发展和表现出来的克服工作压力和挫折、解决教育障碍的心理特征.职业韧性能为中职学校教师管理和教育学生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也是其克服职业倦怠的必要条件.依据职业韧性形成的过程,中职学校应将职业韧性培训与教师自身工作和发展实践紧密结合,做好教师职业韧性的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3.
职业倦怠会降低教师的工作热情,危害教师的身心健康,进而影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通过分析高职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提出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职业倦怠是个体在体力、精力和能力上都无法应付外界的要求而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以中学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的方法考察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及对学生的影响,发现教师职业倦怠对学生的学习和生理心理健康发展有显著的消极影响。分析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教师职业的特点、各方面对教师的评价以及教师的个人因素。克服教师职业倦怠,既要通过教师个人自身努力,同时社会各界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领导也要予以深切的关注和积极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彭媛 《华章》2011,(28)
教师是一个特点突出的群体,也是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教师工作压力过大,势必会转化为职业倦怠感,成为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深入研究教师的职业倦怠并以此来探析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预防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刻不容缓,同时教师职业倦怠的解决也将较大地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教师职业倦怠感起源于很多不同的原因,而且会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从国内多起学生袭击教师的行为出发,研究教师的职业倦怠感与学生心理的关系。通过研究探讨教师职业倦怠感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找出解决的办法,共同促进师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教师职业倦怠作为职业压力的一种对教师专业发展起着消极的作用。中学教师是职业倦怠感的高发人群,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对学生的成长和教育的发展有巨大的消极影响。文章分析了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缓解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研究表明:凡是需要长期与人密切接触、打交道的行业最易出现职业倦怠,教师也属其列.当教师的工作压力处于其资源不能够应付以至于耗尽的状态时,教师就会表现出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教师,其职业倦怠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我国教育教学质量,学生首当其冲地成了教师职业倦怠的受害者.因此,无论从关心教师和学生的角度还是从重视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我们都应积极关注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9.
齐爱丽 《华章》2007,(1):77-78
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职业倦怠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初中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职业倦怠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本文总结国内外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现状,通过调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职业倦怠对社会、学校和个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日益显现,它给高职院校的学生、教师、教学工作及社会发展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因此,分析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与影响,探究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对提高高职院校教师身心健康水平、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