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惩戒教育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尊重学生权利的呼吁以及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惩戒教育遭遇极大的争议,反对者有之,赞成者有之。惩戒教育是否可行以及怎样进行?如何把握惩戒教育的度?惩戒和体罚的区别如何界定?过犹不及,惩戒教育切忌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相似文献   

2.
没有赏识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赏识教育强调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崇拜学生,激发学生的潜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把;惩戒教育要求对孩子的不当行为批评教育,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责任感,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抵制和战胜诱惑的能力.赏识与惩戒--教育的"双翼",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3.
教师惩戒权在惩戒过度的极端下走向另一个极端:惩戒流失。在本文中,笔者针对教师惩戒权这一现象从教育法学的角度提出并思考了三个问题:教师惩戒权源自何方?教师惩戒权为何错用?教师惩戒权去向何方?  相似文献   

4.
陈波 《教育发展研究》2021,41(20):67-73
中小学生主要是未成年人,这决定了对中小学生进行教育惩戒时应当注意保护未成年人.中小学教育惩戒的根本目的 是教育,直接目的 是"戒",惩罚仅仅是手段而已.在对中小学生进行教育惩戒时,应当侧重于戒除违规违纪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目的 .有必要建立"戒"的考察机制,考察学生的戒除效果,进行家校协作,共同考察.针对学生的特点制定惩戒方案,防止学生受到不利影响;学校和教师在进行教育惩戒时,应当做到合法惩戒、公平惩戒和程序正当.  相似文献   

5.
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的:"适当的惩罚,不仅是一个教育者的权利,也是一个教育者的义务."然而在我国现实教育过程中人们对教育惩戒讳莫如深,教育惩戒的缺失,这不仅对学校的教学、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造成严重不利的影响,乃至对守法好公民的培养以及社会安定也产生着巨大的威胁.在教育惩戒过程中,学校、教师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确保教育惩戒在学生教育、学校管理中发挥正常作用.  相似文献   

6.
晋涛 《教育发展研究》2021,41(20):51-58
教育惩戒在《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中并非"铁板一块",在不同的条款中指涉不同的意义.狭义的教育惩戒与纪律处分、强制措施、教育矫治对应,广义的教育惩戒包括这些处分措施.多重视角下教育惩戒的分类有助于深化对教育惩戒的理解.规则为教育惩戒提供了明确的构成要件,教育惩戒适用应贯彻谦抑精神和比例原则,符合教育惩戒构成要件不一定意味着必须承受教育惩戒.校规校纪不能规定开除学籍等重惩戒,也不得降低重惩戒的标准.教育惩戒程序已经相对完善,救济途径更加明确,这为教育惩戒的实施提供了强力制约.教育惩戒的约束时效和管辖时效几乎空白,需要尽快填补.教育惩戒的规则体系已经形成,从解释论视角推进对教育惩戒实体和程序的理解,是今后教育惩戒规范化实施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7.
绿色教育惩戒是对绿色教育与教育惩戒的升华,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与全面发展为目的。文章通过对绿色教育惩戒的内涵和已有措施的研究,探讨了实施绿色教育惩戒的价值,包括以下三点:有助于师爱的表达,激发学生的善意,促进学生可持续的全面发展。绿色教育惩戒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惩戒手段,其实施流程要符合学生的个性特征,文章从实施的形式、流程、过程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为现代教学惩戒手段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8.
刘悦 《教育发展研究》2021,41(20):74-84
美国教育惩戒权数百年来大致经历了教育惩戒现代化、零容忍教育惩戒兴起和教育惩戒二元化三个发展阶段.美国教育惩戒权的发展史对我国主要有两点启示:一是尊重教育规律,理性、宽容看待学生的违纪违规行为;二是教育惩戒应对学生违纪违规行为的预防、正向引导和关系进行修复.2020年,我国公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这对我国教育惩戒的立法和实践具有重大意义,但仍然存在重惩戒轻预防和重惩罚轻修复的缺憾.未来,我国教育惩戒应当从建立学生违纪违规的预防体系、增加恢复性教育惩戒措施、制定《教育惩戒实施细则》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合理的教育惩戒有助于教育的完整性,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化,有助于学生人格健康和谐发展。教育惩戒必须以尊重为支点,以适度为准则,以理性为主线。  相似文献   

10.
刘悦 《教育发展研究》2021,41(20):74-84
美国教育惩戒权数百年来大致经历了教育惩戒现代化、零容忍教育惩戒兴起和教育惩戒二元化三个发展阶段.美国教育惩戒权的发展史对我国主要有两点启示:一是尊重教育规律,理性、宽容看待学生的违纪违规行为;二是教育惩戒应对学生违纪违规行为的预防、正向引导和关系进行修复.2020年,我国公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这对我国教育惩戒的立法和实践具有重大意义,但仍然存在重惩戒轻预防和重惩罚轻修复的缺憾.未来,我国教育惩戒应当从建立学生违纪违规的预防体系、增加恢复性教育惩戒措施、制定《教育惩戒实施细则》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肖旺地  肖汉斌 《教师》2013,(33):12-12
当前,教育惩戒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学生犯了错误能不能惩戒,怎么惩戒,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惩戒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义务。合理的惩戒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的尊严感,能培养学生抵抗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教育惩戒的作用有这么多,我们为什么不用呢?只是我们一定要把握好教育惩戒的度。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一个人才的产生,都是教育内在规律作用的结果,是多种教育方法共同作用的结果。学校教育中,激励与惩戒,是其中两个最重要的教育方法。那么,什么是激励教育?什么是惩戒教育呢?激励就是表扬激励,惩戒就是通过处罚来警戒,是以批评和讲道理为主,加以适当的处罚的教育方式。教育倡导人性化,提倡“赏识、激励”,这是对传统的“严师出高徒”教育方式的矫正。赏识与激励可以让学生学会尊重、感激;惩戒、惩罚则会让学生有更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教学中,以宽容的心态审视学生,有助于发觉他们的闪光点,诱发他们的情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3.
读大大小小的教育类刊物,可以很轻松地从中发现"惩戒教育"的字眼。细读这些文章,都是赞同惩戒教育的。但惩戒真的是教育不可或缺的吗?惩戒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外部可以造成学生痛苦的教育行为,来引发学生内心的强烈震动。在这种思维的支配下,教师会将一些学生的内心世界想象成一个坚硬的核桃。值得警醒的是,学生的内心并不是核桃,  相似文献   

14.
缪素华 《教师》2010,(24):17-17
没有赏识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赏识教育强调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崇拜学生,激发学生的潜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把;惩戒教育要求对孩子的不当行为批评教育,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责任感.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抵制和战胜诱惑的能力。赏识与惩戒——教育的“双翼”,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近些年来随着主体性教育的提出,以及尊重教育、赏识教育的兴起,重表扬轻批评、重奖励轻惩戒成为教育的主流思想,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反对教育惩戒,有人更提出了"无批评、无惩戒教育"。教育真的不再需要惩戒了吗?二、何为教育惩戒"惩戒",即通过对不合规范行为施与否定性制裁,从而避免其再次发生,以促进合规范行为的产生和巩固。"教育惩戒"是学校和教师依法对学生违反学校校纪校规的行为进行惩戒。它是维持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16.
世界大多数国家明令禁止对学生进行体罚,但对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惩戒权都有所保留.我国许多教育工作者认为,教育惩戒是完整教育的组成部分.把握好“度”是成功实施教育惩戒的关键.教育惩戒应当以师爱性原则为前提,以“法”为依据,以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界限,要与对学生的心理引导相配合.用好教育惩戒这把双刃剑,可以使我们的教育更有效、更高效.  相似文献   

17.
沙夕岗 《文教资料》2013,(2):110-111
在新课程改革和社会多元化评价背景下,学校惩戒教育越来越显示它存在的必要性,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但惩戒教育不能随意为之,惩戒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惩戒要有原则、有关爱,惩戒方法要有选择,只有惩戒、赏识等多种教育手段灵活运用,才能体现教育的完整性,才有助于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8.
惩戒是学校管理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和手段,惩戒是指通过处罚来戒止、教育.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明确指出:"只要需要惩戒教育,老师就有义务去实施惩戒教育.在必须惩戒的前提下,惩戒不仅是一种权力,而且是一种义务;惩戒教育不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必要的.惩戒教育可培养学生坚强的性格,并可教会学生抵挡诱惑和战胜诱惑的能力."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在教育实践中,它能使学生懂得是非曲直,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它具有促使改过的作用,使学生明确自己该承担的责任;它还具有警戒作用,能增强学生耐挫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健康成才.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个体,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而惩戒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若能使用得当,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很有益处.  相似文献   

19.
教育惩戒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与教育赏识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完整的教育链条.基于谈"惩"色变、避"戒"不谈的教育现状,挖掘孔子的教育惩戒遗产,探讨孔子教育惩戒的方式、效果和经验,在今天仍有重要启示价值.孔子教育惩戒的方式有避而不见、言语责备、后果体验、叩击警告等,教育效果体现在学生学习、性格、德行等诸方面的改变上.其主要经验在于因性施戒、因时施戒、因情施戒,良好的教化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深入的观察了解等是其施行教育惩戒并得以成功的条件.当然,孔子的教育惩戒也有其历史局限,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需要加以辨别和扬弃.  相似文献   

20.
教育惩戒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必要手段,在实施教育惩戒过程中存在教育惩戒方式与学生道德认知发展不匹配、忽视学生主体性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教育惩戒后缺少对学生保持良好行为的有效评价等问题.教师可以从遵循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及自身优势、注重学生良好行为的塑造与保持等三个维度对中小学教育惩戒作出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