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大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认识到《大学语文》的教学十分有益于理工科大学生精神文明的建设。我们在引导学生进入我国悠久而灿烂的文化宝库,学习和欣赏我国优秀文学珍品、提高语文水平、扩大知识面的同时,可以启发学生汲取我民族固有的崇高而丰富的精神文明财富,以充实和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大学语文》的教学为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高等教育由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的转变,《大学语文》已经从一门部分文理专业的可有可无的公共课发展成为全部非中文专业的必修课。已有一些理工科大学甚至把《大学语文》置于与《大学英语》同等重要的地位,成为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大学语文》性质的变化,决定了它的功能、教学方法与考试形式也应该做出相应的变化。一 作为任课教师,首先应该认清《大学语文》的功能是什么?《大学语文》教学大纲①规定:该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已经具备了高中毕业语文程度的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和写…  相似文献   

3.
《大学语文》课程的重新开设最初是在理工科院校展开的,当时的教学目的是针对“文革”后的大学生语文知识的贫乏而进行的一种“补课”。单纯的补课性质的使命完成后,《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则在各类高校、各类高等教育领域的非中文专业相继开设。1986年在北京钢铁学院召开的全国理工科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把《大学语文》的作用提高到“进行文理渗透,培养交叉型人才”的重要高度。与之相适应,一批侧重点各不相同的教材在各重点院校被编写了出来。这些教材有的是以文学史为线索,以我国优秀的古典文学名篇为内容,并结合文学史常…  相似文献   

4.
理工科院校大学语文课改革的思考吉林工业大学沈智霞理工科院校开设的大学语文还是一个初产儿.在文科相对薄弱的校园环境中,面对以理工为专业方向的大学生,怎样吸引他们学习语文的注意力,调动他们潜在的学习热情,最终提高语文修养,这是亟待我们认真钻研的新课题.一...  相似文献   

5.
王晓炜 《职教论坛》2004,(23):13-13
大学语文是普通高校面向各类专业(非中文)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课,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学生的文化素质而设置的.当今,素质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课题,如何发挥大学语文教学在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这是摆在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对理工科大学生汉语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理工科大学生的汉语水平有弱化趋向。为了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汉语水平和能力,提出了几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措施:一是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对字、词、句等汉语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二是以多种方式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三是在考核方面也做了重在考查表达和阅读能力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在理工院校,许多学生四年大学生活,对汉语的学习几近空白,只局限在狭窄的理工科专业领域,连最起码的人文常识都不具备,因而影响到其综合素质的提高,阅读写作能力普遍不能适应工作和社会的需求。因此,在理工院校充分发挥《大学语文》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母语水平刻不容缓。本文从三个方面入手,谈谈如何在理工院校更好地发挥《大学语文》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学语文作为最直接,最具综合性和基础性的学科,在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语文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力,能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体系,可有效地培养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大学语文》为人诟病,就是因为课程没有充分注意教学对象的性质和特点,把大学生与中学生等量齐观,把不同地域、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等量齐观。因此,大学语文教材编写者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就是这门课程的学习对象的性质与特点。“桂版语文”在教材中植入了大学教育、中国文化、广西元素、通识理念、语文技能五个元素,力图使大学语文名副其实,以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从科技论文的写作看大学语文教学的必要性东南大学冉榴红目前,为提高大学生的语文水平,不少理工科大学都开设了大学语文课。在此我们想结合所遇到的实例,提出一些看法供有关方面同志参考,并想以此来提醒有关领导,要重视理工科大学中的语文教学工作。一、大学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1.
李婕 《教书育人》2013,(15):38-39
大学生人文素质低下,全社会要求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呼声却一浪高过一浪,撇开急于出效益的急功近利思想,正视语文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扎实推进大学语文教育,是当下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可行之路,可靠之举。大学语文课是自1978年开始,教育部要求面向我国高等院校的除中文专业学生之外全体大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既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又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  相似文献   

12.
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综合性、基础性最强的学科。大学是培养各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语文教育作为高校必修的公共课是大学生加强传统文化素养培育、经历人文思想锻造、追求严谨学术修养、提高精神境界最直接的途径。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剧,高等教育逐渐呈现便利化、快餐化、功利化特点,有"钱途"与无"钱途"成为学生断定学科价值的唯一标准,这一现象在地方类理工学科中尤为突出。语文教育逐步被边缘化、次要化,分析语文教育在地方类理工科大学生教育中逐步支流化的普遍现象,旨在从读·思·省·启阶段化探究地方类院校理工科大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分析了理工科院校大学语文的生存环境,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细读教学法的观点,并详细分析了细读法的实施步骤,而后着重阐述了这一方法在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语文素质、文学修养以及改善大学语文课在理工科院校中的生存环境等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作为普通高校非中文专业的公共课,大学语文目前处于一种“学生不爱学,老师难教学”的尴尬状态.探索适合大学生特点的新的语文教学结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继续学习语文的兴趣已是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应该充分明确大学语文的学科特点、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把大学语文课程建构成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完善学生人格道德、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平台.  相似文献   

15.
《大学语文》课程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 ,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高等院校非中文专业开设《大学语文》课程 ,乃至进行“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修养 ,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 ,进而把他们培养成适应 2 1世纪需要的合格人才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目前的《大学语文》教材 ,多偏重于名篇佳作的阅读、鉴赏和相关语文知识的介绍 ,与中学语文教材大同小异 ,因而引起了大学生们的强烈反感 ,致使《大学语文》教学质量存在着日益滑坡的严重趋势。如何改变《大学语文》在高等院校的尴尬局面 ,已引起不少有识之士的高度重…  相似文献   

16.
林志良  冯万里 《文教资料》2009,(31):187-189
《大学语文》在大学里是作为文科类必修课或其他专业的公共基础课选修课的。本课程的思想教育作用没得到应有重视,课程在思想教化方面存在不足。社会的一些不良思想行为在大学的校园里都有反映。甚至道德底线失守.上下都在呼吁加强和改善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大学语文》课程是进行思想教育的非常理想的有效载体和手段,本文对《大学语文》的课程现状作分析之后,指出《大学语文》理应涵盖的理念,以及《大学语文》的人文教化作用与加强和改善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使二者达到高度契合的观念,并提出改进修正方法,希冀《大学语文》在开展思想教育方面发挥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学语文》,就其性质来说,同中、小学语文除了层次上的差异,并无本质区别。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应以语言文学的基础理论为目的,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表达能力,这是毫无疑义的。然而,《大学语文》面对的毕竟是大学生,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定语言文学的基础知识,所以《大学语文》教学绝不是高中语文知识的简单扩充,更不是高中语文知识的补课,它应该在完成基础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即美育。正如匡亚明同志所言,《大学语文》除了“要使大学生能普遍掌握这一打开科学领域大门的基本武器”,还要“把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传授给学生”。如果我们承认这  相似文献   

18.
一、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和采用表演法的必要性 (一)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尤其是非中文专业的大学一年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水平。2006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批转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特别提到:“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南开大学的陈洪、李瑞山等先生,把大学语文教学定位为“母语高等教育”。这样就使得大学语文的教学活动具有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意义。大学语文课程,使学生在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通过语言媒介,提高学生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对于刚步入大学的理工科学生来说,语文课没有任何新鲜感。十几年的语文应试教育,甚至还会让他们对这一课程感到有些无奈。实现与中学语文教学的衔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让理工科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切实提高大学语文教学质量,对于每位任课教师来说,  相似文献   

20.
从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大学生的培养实际出发,追求大学语文课的实际效果,以从基础到一般的方式来组织大学语文的教学,使大学语文的教学形成先进行语言文字教学、次应用文写作教学、最后进行文学欣赏教学的系列,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在师资使用上,也要"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