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需要的一种公共意识,全面健康的公民意识是每一个现代公民应当具备的核心素养,它关系到当下的社会现实和祖国未来的繁荣昌盛。学校教育对培养公民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当前初中生公民意识的淡薄着实让人担忧,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各学科中和公民意识的培养关系最为紧密的课程,思想品德课堂应该成为初中生公民意识培养的主阵地。笔者在此谈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2.
国家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现代公民意识培养都是推进人的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我们应在对公民意识及现代公民意识培养本质进行阐释的基础上,从逻辑应然和现实必然两方面分析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现代公民意识培养的必要性,提出用马克思主义分析框架建构公民意识理论,用马克思主义话语言说公民意识内容,用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现代公民精神,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促进现代公民意识生成。  相似文献   

3.
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十分成熟的现代化公民社会.这些国家十分注重培养公民意识,具体做法主要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公民教育与宗教活动相结合;公民课的教学与其他课程相结合.西方国家培养公民意识的做法值得我国借鉴.然而,我国对于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主要有四方面的启示:我国现代公民意识培育的涵摄;培育公民意识的核心理念是“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育公民意识的基本保证是“人民当家作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民意识培育体系.  相似文献   

4.
公民教育是我国建设现代化民主社会的基础工程。"公民"概念的界定和在比较视野中追踪公民教育历史,可为研究公民教育的近代传承与发展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我国现代公民教育的转型探明应然路径,即教育观念从"百姓意识"向"公民意识"转向,教育目的 (尤其是义务教育)向培养"公民"转向,道德教育向培养"公民素养"转向,实践课程改革向融合型课程形态转向,最终为民主的和谐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公民。  相似文献   

5.
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是指一个人在公共生活中的角色归属。公民意识是公民作为国家和公民社会成员的一种主体意识,包括公民身份认同意识、法治意识和公共道德意识。培养中小学生的公民意识,需要学校教育营造校园公民生活氛围,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避免"教育过度"现象。家庭教育和媒体舆论也要发挥正面作用,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事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正迅速地走向城市化,城市化的关键是人的意识的现代化,可是,农村小学现代公民意识的教育比较薄弱。为此,我们应该立即行动起来,积极培养农村小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文章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农村小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培养的策略,希望能够唤起学校教育对该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关于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生力军。高校必须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将其渗透于学校课程之中。同时,要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重视社会实践作用,培养大学生的国家意识、权利意识、义务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平等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生态意识等现代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8.
时延春 《河南教育》2014,(12):103-104
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意识。公民意识的强弱是关系中小学生能否适应现代社会的重要因素。公民意识的内容根据不同维度可以有不同的划分,但权责意识、民主参与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始终是其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正迅速地走向城市化,城市化的关键是人的意识的现代化,可是,农村小学现代公民意识的教育比较薄弱.为此,我们应该立即行动起来,积极培养农村小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文章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农村小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培养的策略,希望能够唤起学校教育对该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意识,但由于封建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当代教育的某些缺失,大学生公民意识淡薄.对大学生实施必要的公民教育,不仅可以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还可以由他们带动整个国家公民意识的增强.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案例的探讨,提高公民意识教育的针对性;二是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三是发挥教职员工榜样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略论"公民意识"、"公民教育"和外语教师的"全球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综述了国内外"公民意识"和"公民教育"的研究现状,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公民意识"的培养,也应包括世界公民意识的培养.外语教育是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世界公民的一个重要途径;外语教师肩负着培养"全球公民意识公民"的特殊使命,理应加强自身的"公民意识"培养,努力掌握全球化知识,提升全球化素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我国迈向公民社会的步伐也在加快。公民社会不仅需要建立一套与之相应的民主建制,而且还要不断培育该机制运作所必需的公民意识。在公民社会中,公民意识是其最主要的标志。作为公民社会的特质,公民意识的培养有着不同的方式,在当代中国,主要是通过公民教育来引导疏通。就公民教育来讲,又有很多内容,其中包含的公民意识培育是公民教育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马雯 《华章》2011,(21)
公民意识培养是公民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也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公民意识培养滞后性日益凸显.在中西方教育比较下探究公民意识培养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阮方顺 《华章》2007,(12):134-134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获得了自觉的自我意识,以社会主义国家主人公的身份主动参与社会事务,享受权利并乐于承担义务的意识.公民教育是为培养具有公民意识、公民知识、公民能力、公民行为,符合国家社会发展的好公民的各种活动的总称.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加强公民意识教育,首要的是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具有实践性、塑造性和统一性的特点.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首先要加强公民文化教育,其次要培养大学生公民主体意识,再次要增进和加强大学生公共意识.  相似文献   

15.
高职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关系到国家人才培养和整个社会的文明进程.高职院校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高素质的公民,这应该是我们教育的基本目标.然而当今很多高职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相当淡薄.为了进一步培养高职大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可以尝试与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相结合,从完善教学理念、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巧计实践环节等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是我国现代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自身的内在要求。高校德育中公民意识的培养,核心就是要帮助大学生形成公共意识。新时期的高校德育要通过促进政治理论教育的开放与发展、实践活动的社会化、开展生动的法制观教育来加强大学生公共意识的培育。  相似文献   

17.
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社会意识,是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的社会地位、社会权利和社会责任的一种自觉认识.没有具有现代意识的公民.中国的现代化就很难实现.大学生走祖国的栋梁之材,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站在中国与世界交流的最前列.因此,时大学生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具有深远意义.高校必须针对当前形势,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采取有效途径来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18.
朱蕾 《文教资料》2010,(34):199-201
针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缺失,作者从市民社会自身矛盾发展和市场经济负面影响、高等教育滞后的视角.分析了导致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缺失的必然原因和偶然原因。通过一系列的现状与原因分析,得出结论: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和学生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9.
公民意识具有重要的法治价值,是构成法治社会的要件。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中,应该充分发挥公民意识的重要作用。为此,就要提高公民素质,培养公民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20.
公民意识对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表现为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公民意识既是公民个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民个人幸福生活的前提条件,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思想基础和公民社会建设的客观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