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指导是就业服务中实现劳动力供需合理匹配的桥梁。在经济转型期,实施职业指导对促进中国就业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夸后就业服务中开展职业指导的政策导向与指导思想应坚持“宏观指导,分类控制.综合平衡,协调发展”的方针,同时强调两个结合:一是“服务与管理相结音”,二是“政府部门与社会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由于河北省人口基数大、劳动力市场发展欠完善且与教育体系严重脱节以及就业观念落后等因素,河北省的就业在经济转型时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应从政府、社会、企业、学校、劳动力供给主体五个方面入手,改变河北省经济转型期的就业状况。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指导是就业服务中实现劳动力供需合理匹配的桥梁。在经济转型期,实施职业指导对促进中国就业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今后就业服务中开展职业指导的政策导向与指导思想应坚持“宏观指导,分类控制,综合平衡,协调发展”的方针,同时强调两个结合:一是“服务与管理相结合”,二是“政府部门与社会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是2005年政治高考新增的考点,而就业问题在今后若干年内将一直是中国十分重要的问题,温家宝也在今年两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就业压力巨大”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长期性问题之一,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民进城打工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同时存在,使中国的就业矛盾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5.
就业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普遍难题。就业问题作为经济运行的产物,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社会一个敏感而棘手的社会问题。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全球化浪潮和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了经济与生产效率,但同时也迫使部分劳动力失去原先的就业机会。在转型期的中国,由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经济主体回归于追求利润最大化,必然释放出大量冗员,使隐形失业显形化;加之中国经济活动人口总量相对于自然资源和资本的过剩以及被称为"创造性摧毁"的经济结构调整加剧了失业,使得我国就业问题凸现。如何有效地缓解失业、促进劳动力就业成为我国无法回避的紧迫课题。本文就是想探索在中国创建一种新的制度来解决这一棘手问题。  相似文献   

6.
钟艳华在2009年1月的《教育发展研究》中撰文指出.社会转型期大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体制转轨、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加快以及大学扩招等带来了一系列严峻的社会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当前正处于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及社会发展进程的转轨时期,就业问题是这一时期困扰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难题之一。解决就业问题,一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通过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二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使劳动力再生产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三要调整产业结构,发挥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优势;四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扶持乡镇企业的发展,增加农村就业;五要在加强本国地区间劳动力调配的同时,大力开展国际劳务输出;六要积极利用外资、外贸政策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七要发展人力资本,提高劳动素质;八要建立与完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上两性不平等现象的加剧,使城镇妇女就业陷入了困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及其在中国的具体表现,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加强国家对妇女就业的干预的同时.城镇妇女也要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按照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妇女自身共同努力的思路来解决我国城镇妇女就业问题,应该是我们的理性选择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劳动者的就业问题,把扩大就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任务,作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积极扩大就业门路,为城乡劳动者新增了两亿多就业岗位,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伴随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劳动力流动速度加快,就业结构得到优化,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由68.7%下降到50%,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增加,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加了14.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商洛市劳动力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问题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商洛市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第一,劳动力供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第二,第一产业滞留的劳动力仍然较多;第三,弱势群体就业难度加大。据此,解决就业问题的宏观战略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城市建设进程,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实施促进弱势群体就业的优惠政策,加大劳动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11.
一、就业压力增大的原因最近几年,中国的失业率持续上升。据统计,去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达4.3%,今年宏观调控目标定在4.7%,表明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劳动力总量大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和劳动力资源大国,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十五”期间,我国劳动力供求缺口平均每年在2000万左右,供给远远大于需求,原因是生育高峰期即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人口进入了就业期。我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约1000万人。2.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中国农村大概有8亿多人口,其中有5亿是劳动力。改…  相似文献   

12.
张仪 《河南教育》2011,(4):52-53
就业问题几乎是每一个国家最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就业政策也将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国不同阶段的就业政策在促进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时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要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就需要整个社会转变对女性劳动力只具有边际价值的传统认知,这不单单是自主择业政策所能解决的。摘下女性头上“弱者”的帽子依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非正规部门就业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正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作为劳动力就业主渠道的正规部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不断下降,而非正规部门,以其覆盖行业广泛、门类繁杂、就业形式灵活机动的特点,正成为吸收大量劳动力就业,缓解城乡就业压力的主力军,成为推动中国就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文章根据对中国非正规部门就业历史发展与现状的研究,总结出中国非正规部门就业的特点,并对有关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充分利用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扩大劳务输出,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但由于当前农民自身素质、就业环境等诸多问题的影响,农民转移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解决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难题,必须提高农民的从业技能,拓宽就业空间,优化就业环境,完善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15.
扩招后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具有大学及以上学历占我国全部劳动的比例非常低,但扩招后大学毕业生就业却越来越难。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与转型期劳动力市场分割和高等教育的计划经济制度背景密切相关,章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工资竞争模式和工作竞争模式、工作搜寻理论,分析了工资机制失灵、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充分、劳动力市场分割等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机理,最后提出政府制定就业和人才政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杨贵娟 《农村教育》2005,(11):20-21
“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一是减少农民,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加速劳动力转移、拓展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工作.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  相似文献   

17.
构建城乡统筹就业机制的条件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乡统筹就业是一个利益协调和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的问题,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的融合问题,是当前中国政府和不少学者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建立城乡统筹就业的基本理论分析模型,在政府、企业、农村劳动力、城镇劳动力理性经济人的假定下,分析和论证政府、企业、农村劳动力、城镇劳动力在城乡统筹就业过程中的经济行为,分析城乡统筹就业的约束条件,提出政府收入、经济增长、人力资源本结构是约束城乡统筹就业的主要因素,实现城乡统筹就业的关键因素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者说是劳动力的边际产出提高,是决定城乡统筹就业的根本条件,也是城乡统筹就业的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18.
非正规就业被称为吸纳劳动力的“蓄水池”。目前,我国的非正规就业已经成为促进就业的重要渠道。非正规就业的“不正规”决定了它在发展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应当采取各种措施规范其发展。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进入城镇务工就业。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30个省近2万农户的调查监测,2004年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10260万人,比上年的9820万人增加了440万人.增长4.5%。近几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20.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和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之策。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从保护劳动者就业权利、创造劳动力需求、促进劳动力供给、优化劳动力供求匹配等方面,全面深入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和举措,构建综合性就业政策体系与就业政策评估审计制度,并探索建立基于中国就业实践和就业范式演进规律的更具解释力的新劳动经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