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选取战略性新兴产业206家企业为研究样本,构建以企业网络权力以及创新绩效为变量、以数字化能力为中介的SEM模型,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下网络权力动态变化影响创新绩效的内在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企业网络权力正向作用于创新绩效,数字化协同能力显著提升创新绩效,且在网络权力及创新绩效间发挥有效中介作用。因此,在数字转型背景下关注核心企业的网络权力有效运用,从而达到企业网络整体竞争力及创新绩效的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必然选择。借助数字技术进行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是 “十四五”规划的重要战略。本文以2008—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资源基础理论的视角,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绩效在数字化转型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机制中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异质性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果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明显。本文的研究为我国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3.
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利用数字化优势助力企业绿色转型已成为“双碳”背景下的必然趋势。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信号理论出发,以2014—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工业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否提升碳绩效,并探讨了绿色创新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以及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和公众环境关注度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碳绩效,并通过绿色创新正向影响企业碳绩效水平。同时,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与公众环境关注度均能发挥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异质性分析显示,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碳绩效的促进作用在非高新技术企业和高市场竞争程度的情境下更为明显,但产权性质的影响并不显著。研究结论厘清了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促进绿色创新进而提升碳绩效的驱动机制,为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以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数字转型与创新发展态势广受关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企业战略如何提升数字创新绩效,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是当前产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热点。本文基于2007—2017年我国A股上市数字企业的1612条非平衡面板数据,利用面板数据回归的中介效应分析与调节效应分析探索数字化转型战略对于企业数字创新绩效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在数字化转型战略与企业的数字创新绩效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2)产权性质正向促进企业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数字创新绩效的正向关系;(3)企业所有权集中度负向调节了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对于企业数字创新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本研究有助于帮助企业明晰数字创新路径,助力企业数字创新成功,提升我国企业数字创新能力,服务数字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越来越多的企业家采取数字化转型战略,帮助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并实现持续创新。本文以企业家精神为研究对象,以数字化转型为中介变量,以环境不确定性为调节变量,研究企业家精神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内在机制和路径。基于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企业家精神能有效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数字化转型在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环境不确定性负向调节三者之间的前半条中介路径。相较于已有文献,本文不仅有力补充了当前企业家精神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结论,也为数字经济时代如何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提供了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6.
侯翠梅  苏杭 《预测》2023,(2):83-89
本文基于211家智能化企业的调研数据,实证检验了智能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智能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装备数字化能力、人员数字化能力在智能化转型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间起中介作用,但管理数字化能力的中介作用不显著。(3)战略匹配正向调节智能化转型与企业创新绩效间的关系。(4)与劳动密集型企业相比,资本密集型企业智能化转型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弱;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智能化转型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弱。研究结果对于企业创新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郑帅  王海军 《科研管理》2022,43(11):73-82
如何揭开数字化转型提升枢纽企业创新绩效的面纱,既是创新战略研究的前沿课题,也是管理实践的难题。基于模块化理论,提出数字化转型影响创新生态系统枢纽企业创新绩效的杠杆机制(模块化产品架构)和协同机制(模块化组织架构),以“战略—结构—绩效”的研究范式,构建数字化转型作用于企业创新绩效的链式中介模型,通过跨层次的模块化架构演进动态分析,提出模块化架构与治理机制协同的双重演化路径。研究表明:(1)数字化转型对枢纽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促进作用;(2)模块化产品架构与模块化组织架构分别在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且在上述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3)模块化产品架构及其镜像的模块化组织架构的演进,是现阶段枢纽企业应对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结构支撑。微观上揭示数字化转型的黑箱机制是对以往研究的丰富与补充,并启示企业的数字化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8.
在数字经济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能否通过数字技术驱动创新能力提升,成为其实现提质增效乃至获取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但现有研究对数字化转型与创新产出的关系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基于中国上市公司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产出的非线性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产出存在倒U型影响,即随着数字化程度由低向高的转变,企业创新绩效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非线性演化趋势,以上结论在经过一系列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研发授权和人力资本结构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产出之间发挥倒U型中介作用。本文研究结论丰富并拓展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效益之间的非线性逻辑探索,为企业完善数字化转型战略并提升创新效益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肖静  曾萍 《科学学研究》2023,(5):925-935+960
随着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否促进其绿色创新质量和数量提升是亟待探索的待解课题。研究基于资源视角,以2015-2020年748家上市企业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数字化对企业绿色创新质量和数量的影响及异质性特征,并对创新资源投入的中介作用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1)数字化显著提升了企业绿色创新质量和数量,相对而言,更能提升绿色创新质量。(2)创新人力资源投入和财力资源投入在数字化与企业绿色创新质量和数量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3)相较于非国有、无政治关联、东部地区的企业,国有、有政治关联、非东部地区的企业推进数字化更能实现绿色创新的“提质增量”。(4)经济后果分析表明,数字化对企业价值的直接正向影响尚不显著,但绿色创新质量在其中起到了显著的中间传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内部控制能够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瑛玫  史琦 《科研管理》2019,40(6):86-99
大力发展创新、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已经成为企业战略目标的一部分。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极为重要的内部治理机制,也是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本文以2012-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是否会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显著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基于现代产权理论分析了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创新绩效存在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其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非国有企业的创新绩效高于国有企业;进一步,产权性质作为调节变量影响着内部控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内部控制的经济后果和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为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通过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促进创新绩效的提升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下,制造企业能否以及如何提升双重绩效对构建持续竞争优势至关重要。研究使用140家制造企业2015—2020年的相关数据,基于资源和能力视角,重点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财务绩效和环境绩效的差异性影响,并进一步检验了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和地区数字化水平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财务绩效和环境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环境绩效的正向影响更强;(2)吸收能力仅在数字化转型与企业财务绩效间发挥中介作用,未能中介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3)地区数字化水平同时正向调节数字化转型对吸收能力和企业双重绩效的促进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双重绩效的影响在企业产权性质、企业成长性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化特征。研究深化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双重绩效之间关系的认识,对于引导制造企业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基于数字化投资和双元创新能力理论视角,以2015—2020年沪深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数字化投资对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分析了探索性与应用性创新在数字化投资与公司成长绩效之间的中介效果,探讨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对数字化投资与企业成长绩效是否存在调节效应。回归分析结果发现:(1)政府数字化投资与企业数字化投资均对企业成长绩效具有积极影响;(2)双元创新能力在数字化投资与企业成长绩效间起显著中介作用,应用性创新能力分别在政府数字化投资、企业数字化投资与企业成长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探索性创新能力在政府数字化投资、企业数字化投资与企业成长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在数字化投资与企业成长绩效之间发挥了调节效应,风险承担水平越高,数字化投资对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效应越强。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制造企业利用数字化投资,提升双元创新能力,推进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玲  陶厚永 《科学学研究》2023,(8):1507-1516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和创新。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和组织变革准备理论,引入了数字化组织准备作为中介传导机制和数字化能力作为调节作用机制,构建了数字化导向对数字化创新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通过回收的336份有效问卷对文中的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导向对数字化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化组织准备在数字化导向和数字化创新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显著;数字化能力在数字化组织准备与数字化创新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并进一步调节数字化组织准备在数字化导向与数字化创新之间的中介作用,即:数字化能力越强,则数字化组织准备的中介效应越显著。研究结果丰富了数字技术赋能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也为企业的信息化、数智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4.
马鸿佳  王亚婧 《科学学研究》2024,(1):146-157+182
数字经济时代下,制造企业利用大数据资源促进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必然选择,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运用Mplus8.0软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方法(SEM),以427家制造企业为样本,结合动态能力理论和组织惯例理论,对制造企业大数据资源、数字动态能力、组织惯例更新与数字化转型绩效之间的影响展开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大数据资源、数字动态能力的3个子维度:数字感知能力、数字利用能力和数字重构能力以及组织惯例更新都正向影响数字化转型绩效;数字利用能力、数字重构能力和组织惯例更新分别对大数据资源与数字化转型绩效关系具有中介效应;数字动态能力和组织惯例更新对大数据资源与数字化转型绩效关系具有链式中介效应。本文将在理论上拓展数字化情境下大数据资源对数字化转型绩效的影响研究,推动从动态能力理论和组织惯例理论研究数字化转型的理论探索;在实践上有助于指导制造企业在动态环境下借助大数据资源,提升数字动态能力,加快组织惯例更新,进而实现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5.
张省  杨倩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0):144-151
将数字技术能力细分为数字技术创新和数字技术获取两类能力、商业模式创新分为技术导向型和消费导向型两类创新,以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中介变量构建数字技术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理论模型,并提出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假设,基于沪深股市32家数字技术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验证研究假设.结果 表明:(1)企业的数字技术能力具有原动力作用,均能够促进企业开展商业模式创新和提升绩效,但必须借助商业模式创新才能达到实现企业可持续盈利目的 .其中两类能力均对企业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两类商业模式创新影响不同: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对技术导向型商业模式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消费导向型商业模式创新影响不显著;数字技术获取能力对消费导向型商业模式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技术导向型商业模式创新影响不显著.(2)商业模式创新能够促进企业绩效提升但中介作用有限,其中技术导向型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绩效起完全中介作用,技术创新是数字技术企业最好的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与突发新冠疫情等的影响下,我国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如何通过信息化建设打造数字化企业,培育企业创新能力对振兴我国制造企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企业资源观的IT能力视角,本文整合必要条件分析(NCA)与结构方程模型(SEM)的混合方法对我国制造企业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索IT能力、数字化转型和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创新绩效的关键必要条件,并证实数字化转型在IT能力和流程创新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而在IT能力和产品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通过对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条件与中介作用的分析,研究深化了当前文献对IT能力、数字化转型和创新绩效之间作用关系的理论认识,也为我国制造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和创新管理提供了相关管理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企业绩效的提升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经济模式,对企业绩效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基于2007—2019年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其内在的作用机制,并提出相关数字化治理路径选择。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企业绩效,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该研究结论依旧成立。第二,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东部地区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绩效的提升,对中西部地区企业和国有企业绩效不具有显著影响。第三,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经济通过提升企业研发投入,提升了企业绩效,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路径选择。文章为数字经济赋能企业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丰富了企业绩效提升和数字化治理效能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8.
王健 《科学学研究》2024,(5):1110-1120
数字化时代,我国企业纷纷实施数字化战略,但获得较好数字创新绩效的数字化企业却甚少,而现有研究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却远远不够。数字化是一个探索与试错的过程,而高管决策逻辑是企业数字化的起点。为此,依据效果逻辑理论,以221家企业为研究样本,构建效果逻辑对数字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效果逻辑对数字创新绩效具有积极影响,因果逻辑对数字创新绩效具有负向作用,效果逻辑与因果逻辑乘积项对数字创新绩效并无显著性作用;(2)失败学习在效果逻辑与数字创新绩效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机缘巧合在效果逻辑与数字创新绩效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4)失败学习对机缘巧合具有积极作用。研究结果拓展了数字化情境下效果逻辑与因果逻辑关系的研究并推动了机缘巧合理论在国内的发展,对企业如何提升数字创新绩效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数字经济逐渐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其对区域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解析与影响效应研究对推进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厘清数字经济赋能创新绩效提升的直接和间接动力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数字经济对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影响机制,基于河北省2010-2020年11个地市的面板数据,构建河北省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等,检验分析数字经济赋能河北省创新绩效提升的影响效应,探析数字经济对创新绩效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河北省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提升作用,并可以通过人力资本间接提升创新绩效;数字经济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可以促进邻近地区的创新绩效提升。  相似文献   

20.
以陕西装备制造业企业为调查对象,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以206份有效调查问卷为数据样本,采用Bootstrap方法实证检验企业网络结构对于装备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验证数字化转型能力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企业网络结构对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影响:结构洞和网络中心度均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而网络规模对企业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