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自觉推进人学范式转换。过去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社会哲学范式是历史地形成的,向人学范式转换是时代的呼唤;人学范式不是对社会哲学范式的推倒重来,而是继承基础上的超越;研究范式的人学转换是集体奋斗、协作攻关的渐进过程。  相似文献   

2.
略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人学转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自觉推进人学范式转换。过去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社会哲学范式是历史地形成的,向人学范式转换是时代的呼唤;人学范式不是对社会哲学范式的推倒重来,而是继承基础上的超越;研究范式的人学转换是集体奋斗、协作攻关的渐进过程。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转换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矛盾运动和外部环境变迁共同作用的逻辑进程。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经历了“社会哲学范式”向“人学范式”的转换。“社会哲学范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把社会政治的需要看作其出发点和归宿;“人学范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把“现实的人”看作其出发点和归宿。这两种范式尽管都是为了克服思想政治教育的某种困境而建立的,然而其本身却又陷入新的困境之中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批判和挑战。科学实践观范式是扬弃“社会哲学范式”和“人学范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利弊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孕育、形成于科学研究进程中,又集中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成就,展示其发展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吸收学界关于社会哲学范式与人学范式的研究成果,保持社会哲学范式与人学范式之间的必要张力,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的入学范式对社会哲学范式表面继承但实际否定、表面拓展补充但实际全面代替,这将使实现了入学范式转换的思想政治教育彻底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它试图解决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困境,但是如果实现了人学范式转换,很有可能使思想政治教育陷入更为严重的困境中,因此应慎重提倡思想政治教育入学范式转换。  相似文献   

6.
“范式”一词从原义上考察是与研究行为活动相联系的,所以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提法,从严谨规范的角度,应完整表述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或“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范式”。从库恩对“范式转移”的阐释来看,范式转换的发生是自然而然的历史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作为惯常在表征传统性意域层面使用并已广泛沿用的“社会哲学范式”并不属于库恩所言的“原有危机范式”;人学范式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视界里是客观既有的事实,并不存在“转换”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并不能得出人学范式“去意识形态化”的结论,而且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不能也不应存在“去意识形态化”的范式。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哲学范式是历史的形成的。随着人们主体意识的唤醒、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人学转换与构建提上了日程。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入学范式应找准理论基点、树立问题意识、拓展原有范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勃兴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现代转型,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经过近十五年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的主要成果有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思想政治教育建构的人学视角、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范式转换、马克思主义者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的人学成分研究等。虽然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仍存在着理论资源借鉴上的失衡、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断裂、社会性与个体性的分离、人学范式合法性阐释的乏力、自觉建构学科意识的薄弱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前沿论域,历经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哲学"到"人学"再到"科学实践观"为谱系的研究范式转换。然而,各种研究范式还停留在"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术语体系"和"解释框架",存在理论与时代视域的相对滞后性,尚未达到研究范式与时俱进的应有高度。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继续展开,需要一种能够整合并推进研究范式再转换的"宏大视野"。出场学视域以"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从出场语境到出场路径再到出场形态的逻辑进路中,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当代出场方式进行总体性诠释,意欲开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从传统走向当代并面向未来的融通之途。  相似文献   

10.
范式转换与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创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创生的前提和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主干学科与分支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从社会学范式到人学范式的转换催生了包括研究对象论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理论的全面自觉。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基础,两者共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我们应以“两个对象”为中轴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史学、管理学是原理不能承载的;要加强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研究并补充进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是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方法在入学研究范式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