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归纳总结科学人文主义在体育课程中表现的基础上,对我国体育课程进行科学人文主义审思。认为:长期以来,我国体育课程或信奉科学主义或推崇人本主义,使体育课程产生偏颇,给体育课程建设带来损失。提出:在体育课程中寻求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与融合,整体推行科学人文主义,是深化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理想之路。  相似文献   

2.
科学主义体育课程观、现代人本主义体育课程观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他们均有其各自鲜明的优点,又表现出片面性.在分析这两种体育课程价值观的利弊之后,阐述了科学人文主义体育课程观,对深化我国体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体育学的理解都可以归及到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这一文化思潮上,这两种思潮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从科学精神层次来看,体育学是科学,这是对体育学的低层次理解。从人文精神层次看,体育学是人文的,这是对体育学的高层次的理解。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研究范式从对立走向融合是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4.
体育与人文教育的关联性论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是一种教育,一种精神修养,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本文从人文主义传统和教育学的视角来理解体育与人文教育的内在关联性,以此提出体育之于人文教育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科学主义体育课程观、现代人本主义体育课程观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它们均有其各自鲜明的优点,同时又表现出极端的片面性.通过文献资料、理性思辩、访谈调查、人种学等研究方法,在分析这两种体育课程价值的利弊之后,阐述了科学人文主义体育课程观,进而分析了它对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几点启示,对深化大学生体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奥林匹克主义与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从历史、哲学、教育和未来发展趋势四方面入手,对奥林匹克主义和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奥林匹克主义是人文主义的一个分支,是人文主义重要组成部分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21世纪高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把高校体育放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大环境中,放在高校改革与发展的整体中来思考, 21世纪高校体育向何处去 ?这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一、教育思想的变革,给高校体育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一 )在世界大学发展历程中,围绕教育目的,有过理性主义、工具主义、人本主义的对立;有过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分野。其矛盾的焦点在于:大学教育应该是“人”的教育还是“人力”的教育,是培养人还是训练劳动力。   在世界范围内,教育观可分为:人文主义教育观、科学主义教育观和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观。人文主义教育观是以人为出发点和以…  相似文献   

8.
人文主义视野中的体育课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从人文主义的视角反观现代体育课程,分析人文主义的体育价值观,树立人文主义体育价值的理念。“人”的发展迫切地呼唤着课程指向人的“终极关怀”、指向人的生活、指向人的自由交流与对话。从而使得现代体育课程人文素质的回归,这也是体育教学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观的指导下,站在社会和世界发展的前沿,对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的方向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奥林匹克的教育与我国高校体育紧密结合,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提供身心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社会秩序意识的人才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当代人文学者不应忽视的奥林匹克主义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奥林匹克主义是人类在从事奥林匹克运动中人的生物属性的精神升华 ,它的意识形态就是奥林匹克精神。虽然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皮埃尔·德·顾拜旦 ,最初把它定格为一种哲学派别 ,但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 ,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思想信仰和信仰的维度。从这种意义上说 ,它是当代人文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 4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 :教育在奥林匹克主义中的核心地位 ;奥林匹克主义哲学体系的形成和新发展 ;奥林匹克文化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体育人文是现代体育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下,“人文性”教育思想对学校体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但是由于科学主义、认知论以及我国传统体育教育观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影响,使体育教学忽略了“人文性”教学,如何很好地贯彻“人文性”体育教学思想,成为现在体育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人本主义思想在我国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了解科学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内涵的基础上,对现代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和教育内容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体育学科中“科学”与“人文”两大哲学思潮的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方法,通过对“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哲学思潮的探讨和理解,认为长期以来“科学体育观”与“人文体育观”之争,其实质就是上述两大哲学思潮之争在体育领域的反映。这两种体育观的分离状态给体育实践带来了较大的危害,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合理整合,当务之急尤其要重视“人文体育观”在体育实践中的引入。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的体育教育改革在价值取向上存在绝对的二元对立,主要表现在教育目标、教学策略和教育评价三个方面。产生二元对立的认识论根源是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认知失调,在素质教育改革推进的过程中,我国还需要在教师培训工作、师范院校专业课程设置和管理机制等方面做调整。消除课程改革在价值取向上认知失调的有效办法是从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传统的课程观和新的课程观等方面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15.
人文与科学融合的体育专业课程体系创建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针对国内高等体育专业偏重培养“体育专业人”,注重强化科学的运动知识技能的教学与训练,忽视了同步进行相关的人文教育等问题,吉林体育学院课题组立项研究了“厚德博学,育人夺标”的体育专业教育理念,并构建了与其相适应的人文与科学融合的体育专业课程体系。实践证明,这对于培养具有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体育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学校体育始终在人文失落的困境中徘徊,并以此为基点衍生出诸多问题。从历史的角度对我国学校体育的人文发展历程作以总结、反思,并对学校体育人文失落的原因进行深刻剖析,可以有助于我们理性地认识、分析、解决当前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康德的“补丁”———人类困境与体育运动作用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康德是近代伟大的德国哲学家,他开创了近代哲学的思想内容,被康有为誉为德国最伟大的三个人物之一。虽然康德没有论述过体育,但他对教育的关心,对人类异化问题的态度,已为解读体育文化提供了思想尺度。构成康德的主要思想内容有两个,一个是牛顿的科学精神,另一个则是卢梭的人文精神。有关体育的解读,康德的意义在于继承并浓缩了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和教育观念。通过对康德的解读,我们更加清楚体育运动在人类社会中的价值。它是一块消毒的“补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