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推动我省与长三角信息一体化发展,是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们的指导意见>,打造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产业承接平台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着力深化泛长三角地区发展分工,推动区域联动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从信息基础设施、电子政务领域、社会信息化、区域信息化联动等方面推动长三角信息一体化发展,并面向社会公众提供跨区域的行政服务.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泛长三角内部制造业的空间转移逐渐兴起并快速发展,制造业空间格局不断演变.基于“核心-边缘”理论,将泛长三角4省1市分成“核心-边缘-外围”3个圈层,选取2000-2004、2004-2008和2008-2012年3个时间阶段,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将各研究单元的制造业增长量分解为份额分量、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绘制出产业部门偏离分量图,对不同圈层之间的产业转移过程进行研究.最后基于“推-拉”模型,对泛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出发,对长三角城市群创新驱动与绿色发展的耦合协调进行研究。基于2010—2020年长三角2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长三角城市群创新驱动与绿色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进行测算,并分析其区域差异和空间收敛。研究发现,在此期间长三角城市群创新驱动与绿色发展综合水平呈平稳上升且保持一致的变化趋势,但创新驱动水平低于绿色发展水平;长三角26个城市创新驱动与绿色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不断提高,但依然属于濒临失调阶段;耦合协调度的总体差异呈现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区域内差异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和阶段性特征,差异的主要来源是区域间差异;耦合协调度存在空间上的正相关性和显著的β收敛趋势。研究发现推动了创新驱动与绿色发展关系的相关研究,对增强长三角城市群之间的互动、加快实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标志着各种资源要素在长三角区域内的配置效率将进一步提升,有利于形成更强的区域创新能力。本文基于2005—2017年长三角城市统计数据,考察了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创新能力的驱动作用,并对其中的影响机制和异质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显示:(1)区域一体化对长三角城市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机制分析发现,一体化伴随的产业集聚并未形成创新能力提升机制,但一体化推动的区域内部产业转移机制有效提升了城市创新能力。(3)异质性分析表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对非核心城市、欠发达城市、低财政分权城市具有更为显著的城市创新能力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杨清可  段学军  王磊  王珅  范业婷  朱高立 《资源科学》2021,43(10):2093-2104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区域一体化中的要素流动方向和产业发展态势,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是驱动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有效协调长三角一体化和土地利用的良性关系,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因此,本文基于区域一体化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协同机理分析,构建区域一体化与土地利用效率效率评价体系,解析其时空演变特征;通过灰色关联分析验证了两者之间的关系,采用面板VAR模型探究交互响应机制。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长三角一体化水平不断提升,“核心-外围”极化特征显著;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上升明显,与一体化的演化趋势吻合。受区位条件、经济水平与资源等多种要素影响,区域一体化与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格局匹配失衡。②区域一体化与土地利用效率具有中高等级的关联度,两系统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③长三角一体化与土地利用效率两系统间正负波动交替的非线性交互特征明显,其中区域一体化对土地利用效率具有负向累进的冲击效应,而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对一体化冲击的正向增强效应逐渐减弱并收敛为0。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制定了差异化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城市土地利用管控策略,以期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与城市土地高效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长三角区域能源科技协同创新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实情况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需求,在分析长三角共同面临的能源问题的基础上,结合长三角两省一市能源科技合作与交流的现状,提出了促进上海及长三角区域能源科技协同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加强长三角区域产业知识创新的合作与交流,特别是作为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默会知识的生产与扩散,建立长三角区域产业知识创新体系对长三角未来产业的发展乃至全国产业发展和结构优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长三角区域的产业默会知识生产与扩散、共享机制及环境的研究,探索长三角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长三角区域环保科技合作与协同创新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升,长三角两省一市加强合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行洁净生产,建设"绿色长三角",加大了对生态及环境保护科技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在梳理长三角两省一市环保科技合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区域环保科技协同创新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的成功实践,具有战略性经验启示:内向一体化是外向一体化的基础,要成为新型生产中心与制造业基地,以及重要的制度与技术创新中心;可行性经验启示:统筹区域发展规划,推动区域资源整合,完善区域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0.
长三角区域物流发展战略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潜 《科学中国人》2007,(9):118-119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迅猛的新兴地区,其地理位置优势、经济环境优势和政策扶持优势都是促进其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随着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长三角的区域物流业随之迅速发展,本文揭示了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物流发展之间的必然联系,并对长三角地区区域物流发展情况作了详细的阐述,系统地解释了该地区实施区域物流战略的必要性,并且根据现实已有的条件和其发展目标以及潜力,从绿色物流、政府政策、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和人才吸引方面,提出了合理的规划和发展战略。本文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长三角区域物流发展状况;第二部分对长三角的区域物流发展提出了合理的规划和战略。  相似文献   

11.
使用倍差法并运用相对数模型和绝对数模型研究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对地区污染排放收敛的影响。相对数模型研究结果发现2003年长三角一体化加速促进了三省市的污染排放收敛;绝对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区域一体化有利于各省市的污染排放程度的降低,尤其有利于促进污染排放强度下降式收敛。  相似文献   

12.
杜立民  王如琦  肖赵华 《资源科学》2021,43(10):1961-1975
面对长三角地区区域一体化的经济建设及绿色发展新需求,生态创新如何影响该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水平,学术界尚未形成共识。本文基于2010—2018年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首先,研究了生态创新对生态经济发展的线性影响;然后,运用中介效应模型考察了生态创新对长三角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影响途径;最后,使用面板门槛模型,探索了异质性收入水平下,生态创新与生态经济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生态创新促进了长三角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生态创新通过提升绿色技术扩散,而非绿色技术进步来推动长三角地区生态经济发展;②生态创新在不同收入水平下存在双门槛效应,即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生态创新对生态经济发展的影响显著为正,而且其影响程度呈现出先递增后递减的非线性规律。本文建议应从提升生态技术创新能力、防止“一刀切”政策以及加强区域合作等方面来促进长三角地区生态创新一体化,从而助力该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作为国内高等教育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全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资源状况分析入手.结合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模式选择,提出了长三角区域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策略体系.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区域技术转移合作网络治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三角区域技术转移合作日益加深,跨区域技术转移合作网络已经形成.网络治理为研究长三角区域技术转移合作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在分析长三角区域技术转移合作局限性的基础上,从宏观层面的跨区域行政网络和市场际技术转移合作网络两个层面分析了网络治理模型,并从外部和内部两个层面提出了网络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与管理》2013,(5):9-14
区域一体化进程中政府协调机制的构建是区域合作发展中重要的问题之一,欧盟、日本、美国以及我国的长三角地区、广佛同城、天津滨海新区为我们提供了不同路径、不同模式的行政协调机制。我们应对这些模式进行比较总结,取长补短,立足现实,构建适合本地区域发展的政府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三大经济区的工业经济知识基础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区域经济知识基础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把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和区域-技术-组织关系三重螺旋模型联系起来,构造区域经济知识基础结构模型,并利用我国统计年鉴中工业的相关数据,对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区工业经济的知识基础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从知识基础的整体看,长三角优于珠三角和京津冀;从知识基础的结构看,长三角经济区的知识基础结构更为合理;从知识基础的差异看,珠三角一体化的程度最高、其次是长三角;从创新三重螺旋的模式看,珠三角经济区更接近重叠交互模式;从组织所有制类型看,以民营经济为特色的长三角知识基础要优于以外资推动为特色的珠三角。  相似文献   

17.
张颖  骆雯雯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4):107-115
在科技创新视角下,通过建立协作发展的演化博弈模型,推导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协作发展的稳定策略,分析策略的影响因素,论证深度协作的重要性,并建立包括协作机制、阶段性目标及发展策略的一体化发展路径。首先区域一体化协作机制主要包括三大驱动机制:落实战略定位与政策实施的政府机制、强化资源配置与要素流动的市场机制、促进信息流通与公众参与的社会机制;其次长三角的阶段性发展目标要求按时间点依次实现政策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及至全面一体化;最后从区域协调机制、创新人才流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链分工、生态环保共同体等方面提出相关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吴穹  刘军 《今日科苑》2021,(5):10-21
本研究首先分析了长三角区域27个城市的科技创新资源集聚情况.其次,以R&D经费/GDP、R&D人员数、发明专利授权数为变量,利用区位熵指数测算了长三角地区27个城市的科技创新集聚程度.在此基础上,对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资源的共享现状、共享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资源主要集聚在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四个省会城市,以省会城市为中心带动了周边城市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呈现一定的空间相关性,但在由量向质以及区域协同集聚上仍需进一步努力.长三角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初具规模效应,科技创新成本有所降低,但共享边界还有待进一步拓宽,完善创新资源共享激励与考核机制、以市场为主导,以法制为保障,加强共享理念宣传,多种渠道推进长三角区域创新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9.
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定性研究是开展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实证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从基本概念、主要特征、地位和作用等方面对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进行了定性分析,进而从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的要素角度以及江浙沪三个创新子系统的角度分析了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长三角一体化是国家战略要求,研究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及其知识协同,对于推进长三角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方法/过程]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展开主体分析、政策分析、空间分析及生态分析,并研究了知识协同的流程和机制。[结果/结论]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具有良好的知识协同基础,能够通过构建良好的知识协同机制有效驱动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