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对“真实”的不同认知,体现着二者对文学本质属性和涵义的不同诠释。由此形成的20世纪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对立与交融,反映着20世纪独特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2.
第一节阅读鉴赏准备外国现当代诗歌是指外国20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一阶段创作的诗歌。就其地域来说,可分为欧美文学、俄苏文学、亚非文学三大块;就其内容来说,大体包括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学、资产阶级传统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欧美文学一、传统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前期的西方现实主义文学,走出了19世纪高度发展的黄金时代,在世界文学的总体格局中失去了独尊的地位。但两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社会的激烈动荡,要求作家们多视角、多层面地去观照生活、反映现实,去探究现代人的内心世界。因此,此时的现实主义文学呈现出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3.
欧美作家审美内向化有其社会、思想和审美的深刻根源;作为20世纪的文学主潮,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作家的审美视角都表现了这一特点;作家审美视角的内向化,打破了传统文学封闭结构,为文学发展开辟了新的艺术领域,增加了作品的容量和力度。  相似文献   

4.
作为19世纪俄国文学传统之一的“父与子”,构成了多部作品的主题。然而进入20世纪,尤其是1905年革命之后,这个传统主题却消失了。显然,文学上的这一变化是俄国现实的折射,无论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作《母亲》,还是现代主义的典范《彼得堡》,都体现了知识分子对现实的反思,都为一个世纪以来俄国文学中的“父与子”主题画上了句号。  相似文献   

5.
巴尔扎克是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代表.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作家.笔者以巴尔扎克为参照,以巴尔扎克和福克纳的作品作为分析的例证,比较作品中叙述者和叙述视角的差异,并以此观照出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美学的一些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既具有社会批判的强度,又具有文化批判的深度,这种文化批判中蕴含了20世纪文学的现代文化基因。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在文化内质上具有血缘关系。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中国文学是一种以现实主义思潮为主体的近代文学。20世纪中国文学虽然也接受了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但这种影响的发展与背景都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巨大差距。诗歌的现代主义倾向似乎大于小说与戏剧,故常被人们用来横向比较。然而中国的现代主义诗歌则是在思维不到位的前提下问世的,取形似而弃神同,最终只能使我们意识到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对于现代人文意识的主观排斥,严重阻碍了中国诗歌的现代化进程。现代主义,将是21世纪中国文学的追求。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是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影响而产生的异质全新的文学模式.它滥觞于20世纪初期王国维、鲁迅等对西方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引进和介绍.本文从对王国维、鲁迅两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现代主义先驱的思想剖析入手,阐述王国维、鲁迅把西方非理性主义哲学作为思想武器,用以反抗封建专制思想,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和用以改造社会,为后来的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播下了种子.  相似文献   

9.
依据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新世纪文学走向取决于时代生活进程、民族文学传统与世界文学格局的合题效应.20世纪形成的现代文学传统的现实主义主潮有着强大的历史惯性,西方文学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凭借全球化之风产生极大渗透力,时代生活进程的初始现代化,呼唤直面现实、激励精神的现实主义.三大推动力的合力所致,新世纪文学既以现实主义为主潮,又存在着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新潮.二者建立互动关系之日,便是新世纪文学辉煌之时.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美国文学流派繁多,异彩纷呈,出现了现实主义文学、意象派、现代主义文学、左翼文学、地城文学、犹太文学、黑人文学、女权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等多种文学流派和文学思潮,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乡"与"市"和中国现代文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乡村”和“城市”两种社区,作为化构成,客观存在并支配着中国现代学发展过程,有可能用以考察这一历史阶段学现代性的依据。上个世纪二、三、四十年代,乡村小说的典型事实具体而微地显示了“乡”与“市”两种化价值倾向的起伏消长,从“市”对“乡”的超越至“乡”对“市”的包围,是中国现代学留给今天的一份重要启示录。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学的“现代性”,不好和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等同划一;中国现代文学是“现代”的,又是民族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五四”开始的中国现代文学在文学观念、价值取向、创作原则、艺术形式和语言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现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概念和定义的出现,不仅是20世纪俄罗斯-苏联文学中的一件大事,而且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对中国文学的观念、理论批评和创作,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纵观“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中国文坛近70年的理论行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文学在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它的接受和评价是截然不同的。中国文学为认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实质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命运,是检测中国文学和俄苏文学关系的一张晴雨表,并从特定层面显示出20世纪中国文学自身演变发展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4.
歌德所提出的"世界文学"这一概念历来有多种解释.它要么与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作品联系在一起;要么与以一种自恃的主流文学来一统天下的中心主义联系在一起;要么与人类文学演变的历史上所必然出现的结果联系在一起.本文结合<歌德谈话录>的具体语境,指出歌德的"世界文学"这一概念所具有的三种所指内涵,进而说明歌德的"世界文学"这一概念所张扬的既是一种理想,更是歌德本人践行的一种"生活样态".  相似文献   

15.
形式主义在试图给文学定义的时候,为了努力把人们的注意力拉回到对文学本身的关注,对文学性进行了集中的抽象,这正是该派的特点,也恰恰是它的弱点,正如他们在把“陌生化”理论引入文学史的范围所体现的。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40年代后期,以《讲话》为依据的“当代文学”确立其全国性支配地位的过程,不仅是国/共军事、政治力量对比的结果,同样重要的是其建构的合法性表述。除却冷战格局造就的阶级话语的重要性外,民族主义话语也在“当代文学”的生成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讲话》建构了一种以“政治社会”为主体、将90%的“人民大众”整合于现代国家中的政治构想和文化动员机制,从而区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市民(国民)社会”为主体的民族一国家构想。“当代文学”在创建这种“政治社会”共同体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并使自己超越了作为“国民文学”的“五四”新文艺传统。论文首先通过对三个历史文本的分析描述了“当代文学”生成的轨迹,进而通过对政治社会/市民社会对于现代国家主体的不同构想,讨论有关知识分子(作家)的功能,及文学赖以传输的文化生产机制之间的差别,从而具体剖析“当代文学”在何种意义上超越了“现代文学”。  相似文献   

17.
“女性文学”揭示了文学自身所具有的“性别”特征;“女性批评”力求批评的“性别公正”;“女性写作”是女性重新命名的话语实践;“女性文学理论”凸显了理论上的性别烙印;“女性文学研究”实质上是对文学的一种性别分析。借鉴女性主义关于“社会性别”的理论和方法,将“性别”作为一个基本范畴运用于文学研究,不仅是有益的,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文学的有效性,其实就是文学“个人”对世界的进入方式。小说、诗歌在“个人化”表达上自然有它自己独到的地方,但因文体的局限毕竟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尴尬。正因散文能“直抒胸臆”,它的“自由”更能使作家的“思想”痛快淋漓。按照时间顺序,“身体”在文学中的起起伏伏无疑是199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文学事件之一,余秋雨、刘亮程、南帆的散文在主题的意义上可看作是“身体”处境具有代表性的发展过程,同时文学介入现实的有效性也得以不断地深入。这应该是散文最具现实感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19.
“文革”文学与“十七年文学”之间的联系是微妙而复杂的,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关联性”。这些“关联性”是我们能够走向对“文革”文学进行“客观”评价的重要理由。“文革”文学与“十七年”文学之间,除了在“文学体制”、“文学生产方式”和“文学与时代政治的关系”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相似性”之外,更为值得注意的还有文学的“理论命题”、文学创造的“实际操作”和“文学行为”等具体体现的文学思潮类型、形态方面的大量“同源”“同向”的现象。二者之间呈现为鲜明的“历史”的“成长性”与“观念”的“层积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席扬 《三明学院学报》2005,22(3):241-249
“十七年”文学思潮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表现为鲜明的“统一化”和“一元化”状态。它一方面通过对1942年以后“解放区文学”传统的全面继承体现了政治与文学关系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又必须根据“新的时代”的文化的、意识形态的要求对于那些在“战争语境”中产生的审美理念。进行不断的修正与完善。“十七年”文学思潮的发展过程,首先体现在一系列的“文艺运动”的交替更移中——“文艺运动”的过程,既是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建构”的实际步骤,也是确立“文学新秩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艺运动”不仅是文学思潮发展的主要载体和形式,而且从“文艺运动”之间的“间歇”中,还可以了解到当代文学思潮的发展节奏和主导趋向。在文学创作实践领域里。文艺思潮的发展与变化主要体现在提倡“写什么”、“怎么写”和反对“写什么”、“怎么写”的两个方面及其两个方面的张力与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