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群体本位”与“个人本位”看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差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传统文化以社会群体作为价值主体,形成了一种社会本位的价值系统。而个人主义作为西方价值观念的思想基础,体出了西方价值观念的根本性质,近代以来随着中西交流的增加,两种不同的阶段观念体系在相互比较,借鉴,交流中逐渐出现了融合的趋势。笔者试从文化传统的角度来探寻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在中西方发展的历程,并比较,分析两者的优缺点及在当代的融合趋势。  相似文献   

2.
最近,中信出版社推出了《梅琳:我的中国》一书。该书以一个中国的女中学生为主角,讲述她与在美国长大的表姐之间的交流与冲突,从中她更好地理解了父辈、祖辈的生活,也更好地"发现"了自己国家的历史。有趣的是,本书作者并不是中国人。  相似文献   

3.
中西隐私观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私问题是中西跨文化交际研究中的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但不同学者对中西隐私问题持不同的观点.甚至十分相左的观点.即认为中国人没有隐私.本文从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区别并结合具体的实例去证实中国人没有隐私这一错误的观点.并认为中国人的隐私观是一种群体隐私观.以期减少中西跨文化交流中因隐私观的差异而导致的误解.  相似文献   

4.
国学是指中国原创的学问,是一个凝聚着无数先辈智慧和心血,具有浩瀚文献以及其他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载体的思想、学术体系。成都大学将"国学经典导论"作为所有本科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扎实有效的教学实践活动是它的显著特色。不仅以多种实践活动形式在校园大力宣传普及国学知识,而且还充分利用成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博物院馆;不仅设立"国学大讲堂"邀请校内外国学专家学者做专题讲座,而且还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实现师生课后关于国学经典的交流与沟通互动;甚至设置讨论专题,组织师生将国学经典的重要内涵与当下热点现象相结合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传统集体主义道德原则不能指导新的社会现实,当下必须构建"新集体主义"。考察整体主义、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及传统集体主义,并依据马克思主义有关理论来界定"新集体主义"。构建"新集体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提倡个人主义的同时,以集体主义来引导个人主义,其基本内容为:建构集体德性;实行法治;大力提倡自我牺牲精神。"新集体主义"的发展方向是共产主义的集体主义。  相似文献   

6.
《论语》和《理想国》这两部原典体现出中西文化初期个人意识的形态。两部作品中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具有相异性,体现出儒家的"反向性"传统和西哲的"二元对立"传统的区别。在全球化背景下,中西哲学之下相异的个人意识可以在一个"和而不同"的原则下交流和互相促进,来消除中国哲学下的个人意识的束缚和抚平西方哲学下的个人意识在与社会的"切割"中留下的疤痕。  相似文献   

7.
近现代中国核心价值“高势位”建设的历程与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界定国家核心价值"高势位"建设概念和内涵开始,概括和分析了近现代中国核心价值"高势位"探索和建设的三个历史阶段──"上下求索"阶段、"第一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阶段和"第二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阶段;总结了近现代中国核心价值探索和建设的四个基本经验──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确方向、坚持中国核心价值"高势位"建设的目标、坚持"马中西"融合的路径、坚持反思与超越的理论自觉;提出了21世纪中国核心价值"高势位"建设的历史展望。  相似文献   

8.
中西“诚信”道德教育由于时代变化特征.认知秩序与理性自觉的相同而具有同质性.因国家起源、社会经济形态及哲学思维方式的分殊.中西"诚信"道德教育又具有两大不同特征.这种中西道德比较研究为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五点启示.  相似文献   

9.
焦长权认为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并未按照其一贯的"内在理路",而是在有意无意的比附。其实余英时的这部论著,是对当时学界广泛讨论的"韦伯式"问题的一个学术回应,问题意识虽是外来的,论述过程仍是本于中国历史的内在理路,其中的中西对照,应是比较,而非比附。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数字是人类最早认识和使用的词类之一。"0"作为数字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符号,其意义和应用已经远远超出了数学本身,成为涵义最丰富的数字之一。通过对比分析数字"0"在中西文化中的共性与个性,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从而为中西两种文化搭建理解和沟通的桥梁,克服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语言障碍。  相似文献   

11.
刘天迎 《海外英语》2012,(18):265-266
华夏素以文明之邦而著称,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礼仪无处不在充斥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不可避免的形成了一个"地球村",与外国的交流礼仪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中西礼仪有着很多的不同之处,中西婚礼礼仪差异则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由于中西思维及文化的不同,中西婚礼礼仪自然产生了差异。该文针对中西婚礼一些礼仪的不同进行对比,希望能通过这些对比了解中外对婚礼礼仪的不同要求和寓意,进而对中西文化的差异有一定的了解,确保与西方交流的过程中变得顺畅。  相似文献   

12.
1902年,梁启超创办《新民丛报》,大力倡导"新民"说,由此掀起了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历久不衰的"国民性改造"运动,使人的现代化问题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至今都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透过一个世纪的历史烟云,重新审视一代启蒙思想家的"人学"思想,它的内涵与要义、缘起与旨归、价值与局限无疑会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建构与未来发展提供诸多启示,也提出了极具历史意义的时代命题。  相似文献   

13.
"虎妈式"教育再次掀起中西教育观念差异的大讨论,甚至一度成为不少人倍加推崇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就中国独生子女一代颇受诟病的"小皇帝"、"小公主"式的教育方式而言,"虎妈式"教育似乎有其值得借鉴之处。但细细思量,尤其回望并体味自身的成长和受教育经历,对其便多了几分批判性的反思。  相似文献   

14.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现代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历史性变动的关键。历史上的"五四"包含几个层次的运动:一个是文化革命意义上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它实现了中国同西方文化的接轨;与之相关的还有一个文学上的"五四"新文学革命,它诞生了中国新文学;当然还有一个从北京的学生运动开始发展为全国性的"五四"爱国运动,不但迎来了中国伟大的社会变革,也诞生了"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并导致一个政党的建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对于这样伟大的运动,是无论如何也否定不了的。但是,如何评价"五四"新文化运动,既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5.
"油画民族化"是个多有争议的话题,然而在围绕这个问题进行的讨论大多着眼于绘画语言的表达形式,却忽略了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产品之价值所在。从中西精神根源的差异入手,探讨了中国画与油画在各自民族文化心理影响下表达体系的不同,这种不同来自于中华民族精神品格中信仰的缺失。通过对艺术功能与表达形式之间关系的分析,提出"油画民族化"应将信仰的回归与自我救赎这一艺术社会功能与民族生存空间、历史反思和民族信仰形象相结合,使油画这一外来画种获得深刻的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逐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经历了一个从"以民为本"到"以人为本"的发展过程。这是一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演变历程,也是一个继承与发展的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17.
任何一种制度的安排,都应该建立在特定的人性认识基础之上。中西不同的人性假定,导致了不同的治政方略和制度路径。西方政治制度理念的基本分析框架,是建立在人性恶论基础之上的权力分立和制衡思想,其基本的哲学判断是"制度高于人性";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理念的基本分析框架,则是建立在人性善论基础之上的崇尚德治与集权专制思想,其基本的哲学判断是"人性优于制度"。"性善"与"性恶"两种不同的人性假定,导致了中西"德治"与"法治"不同的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设计。"德治"与"法治"分别构成了中西政治哲学的核心理念。儒家文化中的人性本善假定从民族文化精神和心理的角度看,固然提升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自尊自豪感、民族自信心以及民族凝聚力,但却对中国政治发展也产生过一些不良影响。中国传统的德治思想必须突破和超越人治的范畴,必须在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两相区分的前提下,参照西方的宪政理念与法治经验,方可为当代中国的政治建构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小康"社会以"天下为家"为特质,迥异于大同理想社会的"天下为公"。刘宋的"元嘉之治"和南齐的"永明之世",堪称"小康"社会的典型。"小康"是"盛世"之间漫长的分裂与混乱岁月中短暂的稳定期。中国古代"小康"社会的周期性再现,和中国古代王朝周期律相伴始终,可看作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一个定律。  相似文献   

19.
2014年9月19日《广州日报》讯"啃老"在中国是一个贬义词,但是这种现象已经越来越普遍,不只在中国、日本和韩国这样的东方国家,就连在法国和美国这样崇尚个人主义的西方发达国家,也出现越来越多的"啃老族"。韩国老人宁愿独居避啃老韩国三星生命退休研究所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36.6%的韩国父母需要为成年子女提供经济支援,其中54%的40岁至60岁的父母仍然在给成年子女提供经济支援,  相似文献   

20.
从翻译的“文化转向”看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自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与第一语言的教学过程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第二语言教学和学习需要进行跨文化与跨语际的交流。这一特点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翻译"实践。近年来翻译学科的"文化转向"尤其是有关"翻译政治"的讨论,势必对对外汉语学科的自我认同与自我理解产生重要的启示。能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形成一种文化自觉,将对外汉语教学理解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手段,已成为决定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推广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