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近来,教育学学科范式的人文主义转变俨然成为我国当前教育学领域的一个显性话题。然而,这却是一种基于误解的盲目策略。教育学无力决定教育的性质,教育所出现的人文关怀欠缺问题是社会文化发展多种因素所致。教育学学科范式的人文主义转变在深层原因上与人文主义兴起及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相互对立密切相关。它脱离我国教育学多元化发展现状,导致教育学无视对教育现象及其内在规律的科学研究,从而给其带来功用性丧失、独立性和专门性被削弱等消极后果。教育学解决教育人文关怀欠缺问题需走向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融合,而不是固执两者的对立。  相似文献   

2.
高职“人格本位”教育的“职业人文”路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中国现代社会生产方式与价值观的变迁,中国高职教育经历了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由"能力本位"到"人格本位"的理性转变."人格本位"理念使高职教育摒弃工具性,回归人性,是职业教育现代性本质内涵的体现.高职院校的"人格本位"教育应体现高职特点,即:高职人才应兼备职业技能、道德品性和社会责任."职业人文"路径因其融合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并以职业性和人文性为根本,可以成为实现高职"人格本位"教育的有效尝试.  相似文献   

3.
一、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作为两种相对的课程流程与倾向,它们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对课程发展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在世界课程史上,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曾有过结盟与对峙、分离与整合的复杂历程,最终,二者由对立走向统一,形成了科学人文主义,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需要。因为人类在战胜自然获取极大的物质享受的同时,也需要获得精神扩展与人性的张扬,在两者的和谐统一中实现人生完整的价值。用科学人文主义的观点设计课程,既重视科学知识又重视人文知识,以科学为基础和手段,以人文为价值和目的,把各个学科与人的现实紧密结合起来,使人文教育、精神陶冶成为课程的主旋律,在科学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在人文教育中渗透科学精神,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的诠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是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相互妥协、相互融合的产物,代表了教育的发展方向.但科学人文主义教育并不是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的简单相加.本文想对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的实质及其基本教育理念谈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人文主义教育与科学主义教育思潮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杰 《江苏高教》2002,(3):51-54
科学主义教育是与人文主义教育相对立的教育思潮,它渊源于西方古典主义时期。在近代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发生之,科学教育在学校中逐渐取得“霸权”地位,人文主义教育和科学主义教育思潮构成了教育史上绵延不绝的紧张关系。后者最终获得了事实上的胜利,并舍弃了早期所具有的人文主义色彩,使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明显偏向于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和机械主义。  相似文献   

6.
关于教育研究中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人文主义,已经成为一个涵义很广的概念。凡是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人的地位和尊严、倡导个性发展的各种思想、思潮和理论,都属于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一种与科学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两者在教育研究中属于截然不同的方法论。在人类探索教育的历程中,人文方法先于科学方法而产生,伴随教育研究的出现而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语文教育中“人文主义”成了一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词,许多语文教育行为也被贴上形形色色的“人文主义”标签,由于打着改革的旗号,所以具有相当的迷惑性。在这些形形色色的“人文主义”语文教育观中,最典型的是以语文的“人文”性来反对“科学”性。他们没有认识到人文主义教育并不是排斥科学精神,相反,真正的人文主义教育更为注重科学精神,遵循科学规律。一、关于科学主义及其在语文教育中的兴起要谈语文教育中的“人文主义”,必须得从“科学主义”谈起。“科学主义”是伴随着近代科学的诞生和成功逐渐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潮。科学主义在18世纪的机械物质论、19世纪的孔德实证哲学和社会物理学、20世纪初叶的逻辑经验论中被推向极端。他们无限夸大科学方法的功效,无条件地把科学方法应用于所有学科,提出科学方法万能论,认为科学能够解决一切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例如,他们认为科学是对自然乃至社会规律的揭示;科学的实证、理性等方法可供其他学科借鉴;科学具有巨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必须以技术为中介,科学是推动文明进步和造福人类的源泉等。在科学主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出现了“科技统治论”。科技统治论最早渊源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技术决定论,其核心思想是:无限赞美...  相似文献   

8.
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自产生之日起就一直处于隔阂与对峙状态。基于不同的立场和态度,不少研究者认为,要提倡科学教育就不能讲人文教育,反之亦然。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前景表明,二者之间的整合更符合教育规律,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现代教育中,科学人文主义教育代表了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
教育的发展总是在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思想的指导和影响下进行的。由于二者地位和关系不断变化,使得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忽而重视科学教育,忽而重视人文教育。而今人们认识到只有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才能使高等教育得以健康发展。本文试图从探寻科学主义、人文主义教育观的演进过程入手,阐述二者融合的必然性以及在高等教育中如何实现二者的融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的西方,产生了众多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的发展呈现出三个特点:在对教育功能的认识上表现为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分歧;在哲学思想上表现为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两大思潮的竞争;在教育思想上表现为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共存。  相似文献   

11.
超越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教育走向科学人文主义理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作为两种对立的立场、视角和方法长期支配着人们的思维,以至在许多领域中都形成了截然对立的两大阵营,如教育领域中的科学主义教育和人本主义教育。科学主义哲学与人本主义哲学及其教育观都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历史局限性,我们必须结合今天的时代特点及其需要,认真审视这些思潮,超越其局限性。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了强调二者融合与统一的科学人文主义思潮,教育也开始走向了科学人文主义的理想。  相似文献   

12.
在21世纪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那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何以可能?笔者认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具有可能性及其必然性,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必将导致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观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在21世纪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那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何以可能?笔者认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具有可能性及其必然性,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必将导致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观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教育的转型始终是社会转型的结果与征候,要从社会转型的角度入手来说明教育的转型。涂尔干在《教育思想的演进》一书中对长达十几个世纪的教育制度与教育观念的演变进行了考察,认为在整个法国教育史上,形式主义教育占据了绝大多数时段。各个时期的教育基本上都是从一种教育形式主义过渡到另一种教育形式主义,而没有打破这种形式主义的循环。人文主义教育与科学主义教育之间的对立直到现在也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是现代教育危机的根源所在。现代教育危机的解决,从根本上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够跨越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之间一直存在的对立。  相似文献   

15.
STS课程的人文教育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TS课程体现了学校教育中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相融合的时代发展趋势。它超越了单纯的科学知识的灌输,关照学习者的主体价值,注重个体经验和个人发展目标;它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对科技理性带来的负面效应始终保持高度关注,试图把社会价值观和伦理道德问题引入科学教育领域;它在人文教育方面尽管面临诸多困境,但通过课程内容的拓展和课程目标的调整,使我们看到了STS课程走出人文教育困境的希望。  相似文献   

16.
人文教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表示一种教育理念与思潮的人文主义教育;二是以文、史、哲、艺等为主要内容的人文学科教育;三是体现某种教育理想与目标的人文素养教育。目前,人文教育受到科学主义、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挑战,正面临着严峻的现实危机。正确认识并加强人文教育,应从知、信、行三个方面进行反思,并使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17.
对20世纪以来教育目的观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以来,基于科学主义、人主义和科学人主义三种化思潮,形成了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人主义教育目的观和科学人主义教育目的观。它们有各自不同的哲学基础和基本特征,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起了主导作用。然而,科学主义与人主义的对立,导致了科学教育与人教育的对立,也导致了对教育目的的片面追求和教育的失衡。当今世界与社会发展越来越强烈地要求,必须坚持统一的教育目的观,构建一种完整的教育。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人学和系统整体论为指导,使科学主义教育与人主义教育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18.
解读当代大学中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关于大学中科学教育与人教育关系的讨论,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融合论”。如有学认为,科学教育人教育应当是互补的.而不是对立的。互补则两利,对立则两伤。例如理工科院校缺少人教育,而人学科专业缺少科学教育,导致人的片面发展,个性不完善,社会适应能力差。另一种是“统一论”。如有学认为,目前人教育的欠缺并非科学教育的过分张扬,  相似文献   

19.
随着近代科学的崛起,人类文化有了科学与人文的典型划分,由此揭开了二元文化冲突斗争的历史,至20世纪上半叶“两种文化”的冲突达到了顶峰。为了促进二者的融合,“两种文化”冲突的根源则成为现代人关注的重要课题。研究指出,事实与价值的二元划分,是科学与人文对立的哲学基础;科学与教育的高度专门化、专业化,加大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裂缝;科技理性的扩张和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使“两种文化”的冲突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20.
试论心理学的整合—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整合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作为两种哲学思潮,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心理学的发展沿着两条道路在前进:一条是科学心理学的发展道路,它从一开始就深深地打上科学主义的烙印,在其100多年的发展中,走过了一条曲折、迂回的道路:另一条是人文心理学的发展道路,虽不是主流,但却连绵不绝,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曾经,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是何等的对立.但是,当前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正趋于整合.那么,心理学将何去何从?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中给出心理学未来走向的一种推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