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有人认为,节目主持人是新闻工作者;新闻必须完全真实的原则,决定了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时候,不能有任何“表演”痕迹的流露。也有人认为节目主持人需要“表演”,但这种表演是一种非角色的表演,这种表演与戏剧艺术扮演不同,节目主持人一般不扮演任何角色。 其实,电视节目的播出过程,是一种信息的传播过程,节目主持人是电视媒体中的一个特殊角色,节目主持人的工作是一种信息的传递,其身份有一定的双重性,即节目主持人既是媒体信息的“受传者”,又是媒体信息的“发布者”。  相似文献   

2.
翁晓华 《声屏世界》2006,(12):45-46
所谓“角色”,一般指的是艺术创作过程中塑造出的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是一种表演的过程。本文所提的角色化现象指的却是主持人在主持过程中的“有角色表演”,是主持人在节目中达到的表演和主持的统一。主持人在电视节目中既扮演人物角色又充当节目主持的情况已经越来越普遍,这一趋势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电视节目主持人角色化现象已遍地开花电视节目主持人角色化其实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它最早出现在少儿节目中。在我国,最早被观众熟知的少儿节目《七巧板》里的“鞠萍姐姐”其实就是一种角色化的安排,之后姐姐型、叔叔型、朋友型的主…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随着电视节目形态的不断丰富,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主持风格也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主持人角色化就是一种较为引人注目的现象。所谓“角色”,一般指的是艺术创作过程中塑造出的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是一种表演的过程。对于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表演,前几年就有专家对此提出看法,于礼厚在《新闻工作手册》中就明确提到:“节目主持人不是表演者”;  相似文献   

4.
李飒 《声屏世界》2012,(4):34-36
主持传播力是指电视节目主持人以大众媒体为平台,以团队协作为基础,以人格化传播为手段,通过有效恰当调控节目进程而实施的影响电视观众认知、情感、行为的能力。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电视媒体提升主持传播力,对主持人自身而言,需要实现一系列角色转型。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每天坐在主播台上,将采编人员辛苦的工作,作最后的呈现和串联,我时常在想,如何能做到不浮光掠影、流水作业,让播报的状态,更有亲和力、感染力,为节目增色呢?要想进入角色,把握角色,首先得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主持人是在大众传播活动的特定节目情景里,以真实的个人身份,在一个相对固定的节目中,体现节目意图的人。而电视主持人,从本质上讲是主持传播活动。这里不是简单播音者,也不仅仅是起着节目串联人、报  相似文献   

6.
张沈平 《新闻前哨》2010,(11):88-90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和播音员有着很大差别,他们的主持表现是一种非角色表演。本文介绍了西方学者和中国学者对主持人非角色表演的看法;探讨了非角色表演在实践中的得与失,提出节目主持人要把握非角色表演的分寸,努力培养非角色表演意识。  相似文献   

7.
段华 《传媒》2014,(6):45-65
正每个孩子成长的记忆中都有一个"鞠萍姐姐",之后哥哥型、叔叔型、姐姐型主持人都是少儿节目针对儿童心理而特别设置的"角色性"主持人;另一些主持人以"红果果""绿泡泡"等一系列有别于主持人真实身份的卡通玩偶形象出现,也是"角色性"主持的体现。这些平易近人、活泼可爱的"角色性"主持人们,很容易就走进了小观众的心里,拉近了与他们的距离,颇受喜爱。随着电视媒体的日益庞大与蓬  相似文献   

8.
赵晓英 《河北广播》2005,(4):83-83,86
作为广播节目主持人,除了要熟练掌握采、编、播、控基本功之外,应该具有节目意识。主持人节目意识,是主持人这一客观现实在主持人头脑中的反映,是主持人把握节目的一种自觉的心理活动。主持人主持节目必须感知、思考、体验国内外主持人节目的实践,从而得出自己对主持人节目的认识,决定自己的节目要办成什么样?如何来办?办出怎样的特色?以及受众、市场定位等等。这就是节目意识。意识又具有能动性,因此,节目主持人有什么样的意识,对主持节目的质量高低乃至节目的成败,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访谈节目主持人的特质和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访谈节目,特别是直播状态下的访谈节目,主持人的身份是真实的。因此直播访谈节目是考验主持人综合素质的试金石。本文试就访谈节目主持人的特质和主持技巧作一些探讨。一、主持人的听众意识主持人的听众意识是贯穿在整个访谈节目的前期准备、进行过程和后期服务之中的,但前期准备尤为重要。要求主持人是各行各业的专家,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真实的。但是,主持人至少应是听众专家,懂得听众的需求,掌握受众心理,理解其承受能力。这不但是应该的,而且是必须的。在访谈式节目中,听众意识首先体现在对访谈对象的选择上。主持人必须清楚什…  相似文献   

10.
少儿电视节目主持同成人节目主持是不同的,因为少儿节目的对象是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其言行对节目的小观众今后的言行和价值观等影响很大。对于小观众来说,主持人传递的信息以及其主持节目中的行为很容易被他们所模仿。因此,少儿节目的主持人要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在满足儿童娱乐需求的同时,为儿童提供一个健康向上的荧屏节目。本文就少儿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主持风格以及其在主持节目中的定位进行分析,以规范少儿节目主持人应有的教育责任和健康理念。  相似文献   

11.
怎样当好节目主持人?笔者以为,在掌握采编播基本功之外,主持人还必须具有节目意识。主持人的节目意识,是主持人节目这一客观现实在主持人头脑中的反映,是主持人把握节目的一种自觉的心理活动。人无论做什么事情总是先有动机、目的、计划、办法等等,而后才行动。主持人主持节目也一  相似文献   

12.
芦锋 《记者摇篮》2008,(1):57-58
如果主持人把很自我的人格意识,在节目中表现得毫无节制,那么与受众之间的角色距离将不存在。任何脱离媒体要求而狭义的强调人格魅力,都将是节目主持人的大忌。这是一种职业风范与个性风格相融相克的历练,在这样一个层面上和矛盾中,来探讨节目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应是专业媒体工作者应该集中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张萍 《视听界》2013,(6):100-101
近几年,一批具有明星效应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家喻户晓,出现了“名主持带动名栏目,名栏目带动名主持”的现象。节目主持人参与节目的采编和制作,他们以个体代表群体,用有声语言、形态来操作和把握节目进程,在节目中处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绝大多数成长于“文革”后期和改革开放年代,多种价值观、东西方思潮对他们或多或少都有影响.如今,置身于社会转型期,处于电视这个具有特殊影响力的传播媒介之中,因此,对他们的伦理观和人格的构建显得很迫切和重要.构建健康的人格首先需要正确地认识自我.时代和社会要求电视节目主持人担当起道德传播的社会角色.所谓社会角色是社会所需要或认定的、为各种社会地位或身份的个人所具有的行为模式.节目主持人是广播电视工作者中的一员,他以个人的身份出现,以自己的语言、形象,直接向受众传播信息,在大众…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随着广播电视节目形态的不断丰富,节目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主持人角色化定位成为一种较为引人注目的现象。所谓“角色”,一般指的是艺术创作过程中塑造出的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是一种表演的过程。本文所提的角色化现象指的是主持人在主持过程中的“有角色表演”,是主持人在节目中达到的表演和主持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电视节目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进行联系的"人物化"桥梁。准确的角色定位是一个节目或者一位主持人成功的关键,在以情感沟通交流为主的相亲交友类节目制作中对其角色定位的重新思考显得尤为重要。以东南卫视2012年推出的品牌栏目《约会万人迷》为例,探讨相亲交友节目制作过程中主持人的角色要求、角色定位,试图对于同类节目乃至其他类型节目的主持定位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陈博  关强 《新闻传播》2010,(8):12-12
电视节目主持人明星化现象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电视栏目开始启用影视明星、歌舞明星、社会名人等明星型人物主持节目;另一方面,电视栏目以节目主持人为中心进行明星化运作,对其语言风格、形象气质、主持方式等进行全方位的明星化包装。主持人明星化作为一种新的电视现象,标识了电视节目主持风格的多元化特点和主持人来源的非职业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丁彤 《视听界》2009,(3):112-112
一.晚会主持人的伪主持意识及消极影响 晚会的规定情景要求主持人感受现场氛围,由情入景。但一些晚会主持人对晚会的规定情景没有深入地理解分析,把晚会主持当作走程序,丧失了主持人在晚会中的主观能动性,由此产生了晚会主持人的伪主持意识。所谓伪主持意识,指晚会主持人参与节目的自觉程度不高,掌控节目的自主能力不强,而使自己的意志不合晚会规律。伪主持意识对主持人自身以及晚会都会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要梳理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角色演变的脉络,就应对我们所处的时代有个准确、鲜明的把握和认识。当今社会鲜明的时代特征是: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现代意识与传统观念的交流与碰撞。一个时代造就这个时代的电视文化,而电视文化的特点决定了节目主持人特定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良好的现场掌控能力直接决定了节目的质量,同时也最能展现主持人的综合素质。所谓掌控能力,是指主持、把握、控制和主管现场的实力与能力。本文通过分析主持人必须具备的素质,提出了培养其现场掌控能力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