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我国进行的新型城镇化进程既给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化以挑战,同时又带给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化以机遇。通过分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教育资源均衡化配置存在的问题,探寻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化配置的策略,具体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实施对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化配置。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及其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连续呈现稳步发展的态势,突出表现在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高等教育入学率的显著突破,基本实现了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自然是社会经济极大发展的产物,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带有几个明显特点:经济后发型,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政府主导型,通过政府的政策干预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施;办学内涵型,主要通过挖掘现有学校的潜力扩大招生数量;人口众多型,即承载着巨大的人口特别是农村人口数量的包袱;模式单一型,所有高等学校走均衡化的办学模式,办学特色不明显,学校之间缺乏利益竞争。上述特点使我国高等教育在理念更新、资金保障、制度完善、培养目标、办学活力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仍存在较大差距,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给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带来挑战,也为推进城乡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带来了机遇。我们必须抓住城镇化进程所带来的发展契机,遵循基础教育发展的特定规律,采取切实可行的改革策略,实现城镇化发展与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措施是:破除重点学校和一般学校的二元分隔教育制度,推进城市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顺应城镇化发展趋势,立足各地不同情况与特点,积极推行农村基础教育城镇化和农村基础教育的小规模化、小班化。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给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带来挑战,也为推进城乡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带来了机遇。我们必须抓住城镇化进程所带来的发展契机,遵循基础教育发展的特定规律,采取切实可行的改革策略,实现城镇化发展与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措施是:破除重点学校和一般学校的二元分隔教育制度,推进城市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顺应城镇化发展趋势,立足各地不同情况与特点,积极推行农村基础教育城镇化和农村基础教育的小规模化、小班化。  相似文献   

5.
在知识生产已经打破基础和应用界限的今天,新型城镇化建设为高等教育发挥服务社会功能提供契机。新型城镇化的实现最终依靠人的现代化,高等教育与城镇化建设处于共生关系之中。高等教育服务新型城镇化除了带动、辐射以及塑造功能之外,还能以开发二次人口红利的路径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并能有效地服务于农民的市民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变革的引擎,促使高等教育通过培养切合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而回归到服务社会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地级城市高等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多数” ,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地级城市高等教育 ,是推动区域内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有效地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战略抉择 ,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下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不同类型的地级城市高等教育应根据本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实际水平 ,实施差别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对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提出了巨大挑战,改革势在必行。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城镇化进程中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关经验能为我国提供借鉴。这些经验包括:在基础教育领域注重课程、教师和办学形式等“三个基点”;在职业教育领域推行合作、均权和评估等“三项举措”’;在高等教育领域形成社区化、开放化和均衡化等“三种趋向”;在继续教育领域形成立法、财政和学分互认等“三大保障”。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人口结构的变动,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发展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笔者认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应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现城乡教育规模均衡化;应加大投入,改善条件,实现城乡教育办学条件均衡化;应规范管理,交流轮岗,实现城乡师资队伍均衡化。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以社会学理论为切入点,剖析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公平欠缺和秩序失范的原因,并以互利为核心的公平理念和以合作为核心的秩序追求为核心价值理念,依据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生成原理,提出其改革策略,为实现职业教育均衡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有益借鉴,对形成以人为本、城乡统筹、产城互动、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政府、市场、大学三种力量对高等教育的作用分别体现在制定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与规划、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保障等方面。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巨大社会变革 ,促进“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因此 ,建立新型的“政府、市场、大学”之间关系面临着诸多问题。本项研究在立足解决有关问题的基础上 ,研究提出由构建“新型公共教育权力结构”、构建新型“政府、市场、大学”之间良性互动机制、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等三个方面内容共同构成的新型高等教育治理结构 ,即新型的“政府、市场、大学”关系的构想。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1999—2011年数据的研究表明,我国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省际差异以2005年为拐点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在校生规模、区域政府财力、政府教育投入意愿、高等教育倾斜度、区域创新能力和城镇化水平是影响省城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因素。shapley值分解显示,政府财力对高校生均教育经费省际差异相对贡献率呈下降趋势,高等教育倾斜度和区域城镇化水平的相对贡献率上升。政府教育投入意愿成为缩小省际差异的推动力量。为此,可从加强中央财政对高等教育滞后转移支付力度、发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政策红利、健全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以及防控高等教育资源空间虹吸现象等方面推动高等教育财力资源的均衡化配置。  相似文献   

12.
于伟  张鹏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13(2):97-107,190,191
本文基于1999-2011年数据的研究表明,我国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省际差异以2005年为拐点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在校生规模、区域政府财力、政府教育投入意愿、高等教育倾斜度、区域创新能力和城镇化水平是影响省城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因素.Shapley值分解显示,政府财力对高校生均教育经费省际差异相对贡献率呈下降趋势,高等教育倾斜度和区域城镇化水平的相对贡献率上升.政府教育投入意愿成为缩小省际差异的推动力量.为此,可从加强中央财政对高等教育滞后转移支付力度、发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政策红利、健全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以及防控高等教育资源空间虹吸现象等方面推动高等教育财力资源的均衡化配置.  相似文献   

13.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挥城镇化综合效应,释放内需巨大潜力,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农村金融作为农村资金的最重要的来源,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在经济中的作用,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现实还是理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理作为弥补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的一种新型的社会管理方式,是否适合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这主要取决于我国高等教育市场与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发育以及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的政府行政环境。现实表明,我国目前还不具备实施高等教育治理的制度基础和社会条件,但实施高等教育治理,这与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基本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论教育制度创新与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制度创新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实施创业教育应以教育制度创新为依托,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深化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本文针对我国教育制度的特点及其创新对21世纪创业型人才培养进行理论思考与实践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新型城镇化建设与高职教育协调发展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平稳健康地实现城镇化战略的关键问题。文章阐述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其与高职教育资源配置的关系,从高职教育资源配置制度障碍及投资问题、高职的内部及外部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等角度揭示制约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高职教育资源配置问题,提出政府功能定位策略、教育资源投资策略及高职内外部教育资源配置策略等高职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化策略,以有效助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践行。  相似文献   

17.
《柳州师专学报》2019,(2):98-101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将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这就要求我国必须走一条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中国地域辽阔,城镇众多,类型多样,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山区与平原、山区与沿海、平原与沿海等区域情况不同,城镇化发展不能要求按照统一模式进行,而是要根据城镇所处的区域、资源和产业基础等条件,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事业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恢复高考、建立学位制度、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扩大高等教育规模、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实施等几项重大改革,恢复与完善了高等教育制度,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并开始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当下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和结构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2017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7%,正在向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迈进,对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入学率的影响尤为明显。文章以俄罗斯族聚集区的内蒙古额尔古纳市为研究对象,分析2010—2017年额尔古纳市的相关城镇化指标和俄罗斯族的入学情况,探究城镇化背景下俄罗斯族高等教育入学率的相关问题。最终得出俄罗斯族人才培养的相关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周善标  毛建如 《文教资料》2008,(5):157-158,210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高等教育入学率的显著突破,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实现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带有自己鲜明特点:经济后发;政府主导:主要通过挖掘现有学校的潜力扩大招生数量;承载着巨大的人口特别是农村人口数量的包袱;所有高等学校走均衡化的办学模式.办学特色不明显,学校之间缺乏利益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