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机理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介绍了湿地的概念及其人工湿地的发展现状 ,阐述了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系统中人工基质、水生植物、微生物对废水污染物的去除机理 ,提出利用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校园化粪池出水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微生物的时空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校园化粪池出水,研究人工湿地中各级污水处理单元微生物的时空分布,并对优势菌进行定性定量监测.从生活污水流经化粪池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后的结果看,微生物总数的数量级由107降到105,其中致病菌的数量明显减少,说明该系统对致病微生物具有明显的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抚仙湖北岸构建复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并就其对入湖农业面源污水中氮的去除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系统水力负荷年平均为37mm/d,氮负荷年平均为3.315g/m2·d,系统对污水中硝酸盐及亚硝酸盐氮(NOx-)、氨氮(NH4+)、有机氮(TON)和总氮(TN)的去除率年平均分别为62.7%、53.8%、62.4%和57.5%,除氮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湿地植物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起着关键性作用。阐述了北方地区人工湿地植物筛选的原则,包括抗冻与生态适应能力、耐污与去污能力、植物的生理特性、经济价值和景观效果,以及生态安全性。人工湿地选择植物时还要重视合理配置,根据植物的去污特点、群落特性、植物对养分的需求类型、景观美学价值来进行科学配置,这样既提高人工湿地的处理效率,又能营造优美的湿地景观。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解决人工湿地基质除磷普遍存在的去除率不断下降问题和基质结构优化设计与维护问题,需针对不同介质掌握其对具体含磷污水的吸附特性及实际去磷效果的演变趋势与规律。选取人工湿地可选用的除磷性能较好的沸石、麦饭石和磁铁矿3种基质,首先通过静态实验研究它们对磷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和等温吸附特征,并考察不同基质和粒径对磷吸附的影响。进而选取其中磷吸附性能最好的沸石进行去除磷的砂箱渗流模拟试验,获取潜流湿地的基质除磷净化效果。通过磷吸附静态实验和磷去除砂箱渗流模拟试验综合研究,查明不同粒径的沸石基质实际去磷效果的主要机制与演变趋势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3种基质对磷的吸附过程都包括快速吸附、缓慢吸附和逐渐平衡3个过程,Langmuir方程准确地描述基质吸附磷的等温吸附过程。当含磷水在砂箱基质中呈渗流状态时,不同粒径的沸石吸附除磷及总体除磷效率呈现较大差异,各粒径沸石基质的除磷效率具有波动现象,且总体呈先上升再明显下降趋势。分析表明,除明显的吸附除磷机制,微生物除磷作用也产生相当的去磷效果。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在马料河人工湿地脱氮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马料河人工湿地中的氧化塘、潜流湿地和表流湿地3个处理单元的硝化/反硝化强度进行测定,探讨了人工湿地脱氮过程中硝化/反硝化强度和脱氮微生物数量变化与脱氮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马料河湿地N污染物的浓度从进水的劣Ⅴ类水平下降到了出水的Ⅳ类水平,人工湿地系统可以同时进行硝化/反硝化作用,潜流湿地和表流湿地均获得了较好的硝化/反硝化效果,且硝化/反硝化强度测定结果与细菌计数结果和水质沿程变化趋势相呼应.  相似文献   

7.
对于抚仙湖农业面源污水问题 ,利用湿地净化污水的机理 ,因地制宜地设计不同类型的污水处理单元并对之进行优化组合 ,以此来构成复合生态床污水净化系统 ,进行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8.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及硫酸对沸石进行活化改性处理,研究了不同微波辐射时间、硫酸浓度、硫酸反应时间、硫酸与沸石的固液比对改性后沸石吸附去除水中硫化物效果的影响,并用改性后的沸石处理了生活污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用微波及硫酸改性后沸石大大提高吸附水中硫化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淮河流域中游河湖湿地水空间巨大。解放后50年来,淮河流域中游地区湿地萎缩,大量的湿地转变成水田和非湿地,大量的天然湿地演变成人工湿地和非湿地,其中又以作为天然湿地主体的河湖湿地损失最多,并存在河湖湿地-滩地-非湿地的演变过程。通过分析得知,在这50年里,影响淮河流域中游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力是土地利用和河流调控两大因素。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絮凝剂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影响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性能的多种因素及其在去除固体悬浮颗粒、废水脱色脱油、重金属离子去除、食品工业应用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情况 ,同时也阐述了当前微生物絮凝剂实用化过程中存在的难题及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室内采集的长短期降尘、大气悬浮颗粒物和彩绘漆层进行了SEM-EDX研究,在大气悬浮颗粒、短期和长期降尘中,含硫颗粒的粒径分别为0.9~22.8μm、1.0~29.0μm和1.2~37.7μm,多为石膏与粘土或石英以内部混合的状态存在。降尘中的附着型絮状硫酸钙多于大气悬浮颗粒物中,显示降尘和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发生了累进的化学反应。彩绘漆层表面的坑和裂隙附近观察到原位生长的硫酸钙晶体,显示漆层材料或降尘颗粒物与大气二氧化硫之间的酸化学反应,可能是彩绘漆层表面受侵蚀形成微小坑和裂隙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选择2006年4月30日至5月10日,结合“五一”长假前后参观游客数量的变化,对莫高窟室内外总悬浮颗粒物(TSP)和污染气体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加强连续观测,获得了莫高窟室内外大气环境污染的初步数据。在观测期内,室外、非开放窟[320窟]和开放洞窟[257窟]大气TSP的日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138.4 μg m-3、228.5 μg m-3和286.4 μg m-3。TSP中水溶性离子分析表明,Ca2+、SO42-、Na+和Cl-是水溶性无机离子的主要组分,且室外水溶性离子浓度高于窟内水平,长假前后水溶性组分浓度有明显变化。碳气溶胶分析显示,开放洞窟相对于室外和非开放窟具有较高的碳气溶胶的浓度水平。获得了研究区NH3和气态HNO3的浓度水平。游客数量对TSP质量浓度,水溶性离子浓度,碳气溶胶浓度和污染气体均有显著影响,旅游高峰期污染物质浓度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3.
模拟了海洋表层沉积物再悬浮对海水中NH4+-N、NO3--N浓度的贡献.通过实验,观察到海水中NH4+-N的浓度与沉积物和海水的混合比例成负相关.在不同振荡速率的试验中,60r/min振荡速率下的NH4+-N浓度逐渐降低到三种速率中的最低,120r/min振荡速率下的NH4+-N浓度升至最高.所选海区的沉积物在再悬浮过程中细粒径沉积物对上层水体NH4+-N的贡献最大,其次是中粒径沉积物、粗粒径沉积物.海水中NO3--N的浓度与混合比例和振荡速率均成负相关.粗、细粒径沉积物在试验过程中对水体的贡献具有很强的一致性,中粒径沉积物对水体的贡献要大于粗、细粒径沉积物的贡献.再悬浮过程中沉积物对海水中NO3--N、NH4+-N的贡献主要来源于KCl浸取态氮和HAc-NaAc浸取态氮。  相似文献   

14.
以1995年以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有关“体育人工智能”主题的325篇文献为数据来源,利用CiteSpace V软件进行可视化处理和分析,梳理了近25年体育人工智能研究的国家与学科分布、研究热点以及演化趋势,分析了对体育人工智能的研究脉络,并探讨了体育人工智能领域的进展和发展方向。认为:①体育人工智能研究地区分布较广,其中美国、中国和德国处于领先地位;②体育人工智能研究涉及多个学科,主要运用和借鉴了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神经科学、物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视角;③体育人工智能研究的热点主要为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神经网络分析预测模型研究、基于计算机深度学习的智能训练反馈系统研究、高效智能穿戴设备等。  相似文献   

15.
人工智能作为人类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导技术,对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人工智能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理论逻辑、动力来源、现实路径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研究认为:人工智能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理论逻辑在于数字经济为人工智能推动体育产业发展提供时代背景,人工智能促进体育产业领域“技术—经济范式”变迁,从而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新空间。社会环境变革与产业发展需求分别是人工智能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外部动力与内部动力。人工智能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路径为:加强人工智能在传统体育产业改造升级过程中应用;鼓励培育人工智能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产业、新业态与新模式;搭建人工智能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平台载体。主要建议:发挥智能体育产业相关政策的引导作用;加大体育产业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的力度;加速推进体育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与推广;加大智能体育产业高端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  相似文献   

16.
现代轮机管理中人因工程理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论述了现代轮机管理中应用人因工程理论的重要意义。基于人因工程理论的轮机安全管理不但将机器和环境的作用考虑到管理中去 ,还考虑了人的主观因素对轮机控制的影响 ,并突出轮机安全管理系统中人的主导地位 ,对现代轮机管理的概念进行了拓展。还论述了人因工程理论中的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 ,较详细地介绍了经典的定性分析方法及现代模糊理论在人因工程理论研究中的应用。并将这两种研究方法加以分析比较 ,得出运用现代模糊理论进行定量研究的方法更加严密、更加有利于人因工程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停训45~50天的14名十项全能运动员在安静状态、动力负荷状态及恢复期进行了超声心功图UCG测量,获得了20项有关运动员心脏形态和机能指标的数据,并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8.
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常发生强直性肌肉抽搐,这种现象可能与血浆中[Ca2+]下降有关。针对其采用活性钙混悬液口服法快速补充[Ca2+],预防了大运动量训练和比赛时肌肉抽搐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比辐射率是遥感温度反演的重要参数,水体成分变化会改变水体热辐射物理性质,对比辐射率造成影响。目前研究水体成分对水体比辐射率影响的研究比较缺乏。利用搭配PIKE积分球的Nicolet iS50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测定不同浓度浮游藻类、悬浮物对水体比辐射率的影响,提出一种二类水体比辐射率的计算模型,基于该公式计算MODIS影像在分裂窗算法中的比辐射率响应与太湖表面温度,并进行空间分析与精度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蓝藻与悬浮物对水体比辐射率都有影响,悬浮物影响更显著;在综合考虑叶绿素a和悬浮物的条件下,与传统水温反演结果相比,偏差最大可达1.21 ℃;在较低浓度的悬浮颗粒物条件下,浮游藻类叶绿素a浓度对温度反演的最大偏差达0.86 ℃,在较低浮游藻类叶绿素a浓度条件下,悬浮颗粒物浓度对温度反演的最大偏差达0.98 ℃。真实性检验结果表明,蓝藻和悬浮物浓度对温度反演的最大影响值达到0.78 ℃,多数验证点的影响值在0.53~0.78 ℃之间。研究表明,引入蓝藻与悬浮物浓度的比辐射率校正函数能够有效降低水体表面温度的遥感反演误差。  相似文献   

20.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已从实验室走向了实际应用,同时也开始渗入到体育运动领域。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本研究对基于人工智能的运动教练系统发展进行了展望:在获取运动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对功能性动作模式、运动技术等进行评估,建立多目标反馈的训练方式,最终帮助运动者提高训练水平。文章重点阐述了基于人工智能的运动教练系统未来发展的4个关键研究方向,包括功能性动作模式评估与改善方案、运动技术评价与改进建议、针对多训练目标的实时反馈、以及辅助训练机器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