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位置服务的移动学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位置的服务是移动互联网的一种创新服务,为信息增加了新的标记维度,增强了网络与地理位置的关联性,提供了新的信息服务方式与交互方式.在分析位置服务基本概念和关键技术的基础上,从信息组织、信息服务、信息传播、网络发展四个方面分析了位置服务的价值,探讨了位置服务在移动学习领域的应用,提出了基于位置的情境感知学习、基于位置的学习游戏和基于位置的增强现实三种移动学习应用模式,并构建了基于位置服务的移动学习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2.
嵌入在工作情境的非正式学习、社会化学习是企业学习的最重要方式之一。社会化媒体是一个开放、协作的读写网络,天然具有支持企业非正式学习的能力,它为企业员工学习新知识和技能,增强问题解决能力,促进企业知识分享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手段。社会化媒体支持的企业学习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生态环境,强调组织记忆与知识的积累,强调员工参与和问题解决。社会化媒体支持的企业学习应以社会化学习为核心,其设计需要从学习主体、内容生成方式、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等多个角度进行考虑,从而构建有效的企业学习框架。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技术》2015,(8):40-45
情境认知理论已经成为一种能提供有意义学习和促进知识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的重要观点。文章首先分析了情境学习环境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当前研究在社会情境关联、学习社群建立和资源建设三个方面存在的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文章界定了移动情境学习环境的概念,剖析了其特征,构建了移动情境学习环境模型,并提出移动情境学习环境包括教师、学习资源、支持服务和关键技术四个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4.
在线学习中学习者面临缺少计划、资源过载、缺乏交互、评价单一等问题,将知识地图引入在线学习系统,以期为学习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支持服务。通过文献分析,从学习资源服务、个性化支持、知识协同共建、学习评价4个方面,构建基于知识地图的在线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基于知识地图的在线学习支持服务将零散的学习资源组织在一起,并提供资源导航、资源检索等功能;根据学习者的基本特征信息,推荐个性化学习路径;允许教师、助教、学习者共同构建知识地图、信息资源;支持学习评价以及评价反馈多元化。这些支持服务有利于引导、帮助和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提高在线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时代,建立终身学习体系,构建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世界教育与发展的共识。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模式,弱化了时空限制,利用移动学习技术可以构建出理想的学习环境、可以为全民学习、个性化学习、有效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但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移动学习还处于发展与完善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在新形势下如何完善移动学习的不足,利用移动学习技术更好的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型社会服务是一个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微信是一款具有通讯、社交、平台化功能的移动性应用软件,在大学生群体中使用广泛,构建了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一种新型的学习支持环境。在已有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微信的移动学习支持功能,从语音文本交互、微信群、自动回复响应、订阅推送和内容分享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对微信、QQ、微博主要社会媒体的学习支持特征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微信与学习者个人学习环境要素间的协同关系。在移动学习通用设计准则的指导下,从定位、功能、内容、交互、学习方式、网络服务的层面,探讨了微信移动学习的设计原则。最后,从不同情境下讨论了微信移动学习的具体应用案例。通过对微信移动学习支持功能与设计原则的探索,旨在对本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萍 《电大教学》2013,(6):34-41
微信是一款具有通讯、社交、平台化功能的移动性应用软件。在大学生群体中使用广泛,构建了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一种新型的学习支持环境。在已有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微信的移动学习支持功能,从语音文本交互、微信群、自动回复响应、订阅推送和内容分享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对微信、QQ、微博主要社会媒体的学习支持特征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微信与学习者个人学习环境要素间的协同关系。在移动学习通用设计准则的指导下.从定位、功能、内容、交互、学习方式、网络服务的层面,探讨了微信移动学习的设计原则。最后,从不同情境下讨论了微信移动学习的具体应用案例。通过对微信移动学习支持功能与设计原则的探索.旨在对本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3G移动位置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如何运用J2ME及SVG构造手机LBS应用系统,阐述了LBS软件体系统结构,用户操作界面及屏幕导航模型的设计、网络连接通信及数据的持久化处理。设计了基于J2ME的SVG基本图形处理算法及基于XML的LBS通信协议。本系统融合了GIS与无线通信、J2ME及SVG技术,以J2ME为开发平台,结合空间数据以SVG为地图显示介质,在手机中实现方便、快捷、精确的移动位置服务。  相似文献   

9.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外语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已经凸显了它的技术和功能上的优势,为外语教学所需的情境性、灵活性和互动性等特点提供了无缝的技术和环境支持。移动学习是继数字化学习之后的又一新型学习模式,作为数字化学习的延伸更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境性和协作性。基于移动学习的特点。本文论述了外语移动学习的优势,构建了基于移动计算技术的外语学习环境,并分析了面向功能和面向教学环节的外语移动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针对旅行者对移动位置信息的个性化分享需求,提出基于LBS的信息分享方式,设计并实现了基于LBS的足迹分享系统。该系统采用三层架构模式,利用Android SDK实现客户端,并采用Servlet开发服务端,实现用户数据的远程传递。移动客户端可实现日志实时发布、周边信息关注、路径规划、收支记录等功能,解决游客在旅游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最后通过系统测试证明了系统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育网络》2014,(Z1):79-81
正商业模式一定是位置服务发展的核心方面,就位置服务发展的趋势来说,从单纯的定位服务为主,到位置相关的信息服务为主、从专业位置服务为主,到大众位置服务为主、再从少数位置服务模式,到多种新兴的创意型的服务模式的发展。位置服务(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又称定位服务,LBS是由移动通信网络和卫星定位系统结合在一起提供的一种增值业务,通过一组定位技术获得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如经纬度坐标数据),提供给移动用户本人或他人  相似文献   

12.
从教学模式的特点来划分,第一代移动学习的核心是研究如何构建移动学习系统、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以便更好地、更便捷地传递知识。第二代移动学习,更多关注如何利用移动技术所提供的便利性和特点,构建合适的学习模式,规划学习过程,促进学习者参与和认知内化。目前研究的移动学习更加关注移动设备的情境感知和无缝学习空间的设计。移动学习发展阶段表明,学习设计重点明显地从知识传递到认知建构、再到1:1数字学习,学习理论也明显地从传输及行为主义范式转向建构性认知范式,再到情境认知范式。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学习成为网络学习空间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然而移动学习效果的提升面临着复杂移动情境下空间化学习的自适应挑战。文章以云计算支持下的网络学习空间(即学习云空间)为背景,分析了移动学习的自适应因素,提出了一个基于情境感知的移动学习自适应模型,并探讨了移动学习的自适应实现机制及其应用策略。研究依托iStudy的移动学习自适应系统进行应用实践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更有利于提高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两种风格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以及场依存型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同知识类型学习中均使用该系统,其学习成绩没有差异;两种风格学生均认为该系统更加便捷适用,场依存型学生认为该系统更有利于促进学习。研究为促进移动学习的自适应和个性化理论与实践探索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4.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视角下的移动学习设计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是人类学对学习的诠释.在人类学看来,实践共同体是知识的载体,个体学习是在实践共同体中通过“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而进行的.因此,“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可为移动学习设计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文在解释情境学习理论及“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概念的基础上,论述了“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视角下的移动学习设计,可通过高度重视移动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为移动学习者提供真实的问题情境及活动,充分挖掘移动学习的“学习型课程”,关注移动学习目标的综合性,为移动学习者提供适当的学习指导,要在真实情境中开展移动学习评价等策略,使学习者不仅获得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共同体中文化的吸收以及自身身份和地位的建立.本文可为移动学习的设计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知识建构是问题解决学习活动的核心目标。通过分析问题解决中知识建构的过程,可以帮助研究者剖析活动中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调整优化活动设计方案。本研究利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分析了问题解决活动中学习者进行知识建构的会话特征、具体过程和互动结构等,得出了三个结论。1.问题解决知识建构的会话数量随着知识建构层次的升高而减少,更多的会话集中于信息分享层级,在理解层级以上的会话数量偏低。2.在问题空间构建阶段主要的知识建构过程是对信息的分析和加工;问题解决策略选择阶段是对信息进行新情境下的分析、综合,并不断评估解决方案。3.问题解决学习活动的互动结构总体可以分为信息加工、建构观点和方案、提炼或浓缩观点与方案三个大的意义单元。  相似文献   

16.
移动学习应用模式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乾  高鸽  孙双 《现代教育技术》2008,18(10):64-68
移动学习已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其应用模式具有多样性,采取合适的应用模式对移动学习项目的开展非常重要。文章在广泛调研国内外已有移动学习项目和案例的基础上,结合移动学习的特点,从知识传递-情境认知、个人学习-协作学习、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三个不同的维度对移动学习应用模式进行了分类,并通过对已有模式的分析对移动学习应用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周茜 《中学生物学》2006,22(11):30-31
高中生物新课程以“提高生物素养”为目标,倡导“探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将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探究性学习。问题是探究的核心,学生的探究就是始于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而展开的活动,没有问题也就无所谓探究。那么,问题从哪里来呢?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真正的、完整的知识是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获得的,学习过程中要提供能反映知识在真实世界中的运用方式的真实情境,提供真实活动,支持知识的合作建构。可见问题从情境中来,创设问题情境,是实现有效探究的重要保障。笔在近年来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为学生创设问题探究情境的有效案例,现整理成,与同行分享。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育技术》2015,(7):82-87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化,学习资源的数量已经不是影响网络学习支持效果的关键因素。针对当前主流学习支持平台在学习资源组织方面的一些不足,结合大数据时代新型的数据处理模式和呈现方式,文章提出了基于大数据理念的网络学习资源组织策略:通过构建以知识点为核心的知识元,把学习资源有机地组织起来;借助动态知识地图组织知识元,以便更好地呈现学习资源之间的内在联系;支持资源的重组、重构和共享、共建等,强化面向教师和学习者的个性化操作,从而帮助学习者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地学习。  相似文献   

19.
网页设计实训课程是一门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强调学生参与式学习的课程。为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把移动学习系统引入课程教学,以移动学习活动模型(MLADM模型)为指导,从需求分析、迷你活动设计、学习情境设计、学习支持设计方面进行简要论述,重点论述学习评价设计和学习策略设计,以促使学生掌握网页设计的特点及工作流程,把握网页设计的业务运行模式,高质量完成网站的设计与建设。  相似文献   

20.
随着"问题解决理论"的兴起,使学生在问题解决活动中获得新知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我们赋予问题解决新的内涵,将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物理学习模式理解为以物理问题为本,以探究性学习为基本问题解决方式的物理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这种学习模式要求把学习内容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