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双一流”建设高校参与组建的政用产学研融通创新体系是推动我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本研究以我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区——中关村科学城的典型政用产学研融通创新项目为案例对“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我国政用产学研融通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研究。案例分析表明:第一,“双一流”建设高校与政府、企业等建立的融通创新模式主要包括“项目衔接型”、“平台共建型”和“产业技术联盟型”,且分别适用于高校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果转化、高校与企业基于产权长期合作和共创共享紧密合作的情况;第二,“双一流”建设高校在融通创新体系中通过培养人才和产出创新成果,不仅对政府、企业等共同参与的科技成果转化起到显性的直接与间接作用,还具有传播创新文化与塑造创新需求理念的隐性作用。基于此,“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推动我国政用产学研融通创新体系建立中应继续推进技术转移办公室建设,加强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完善和拓展融通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我国世界"双一流"建设政策历程经历了四个阶段。在国家政策和政府的有力推动下,我国世界"双一流"建设取得较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不合理因素;重科研工作,轻教书育人;重政府控制,轻大学自治等问题与偏颇。面对困境,我国世界"双一流"建设要做到对"双一流"名单要进一步调整;创新高校人才的培养模式;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重塑大学自由之精神。  相似文献   

3.
2022年全国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显示,全国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产出在机构间分布不平衡,其中公办本科院校贡献度远远高于其他类型高校及机构,“双一流”建设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产出占公办本科高校论文产出的绝大部分。东部地区高校的高等教育科研参与程度和论文产出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两人合作署名的论文占比超过独立署名,显示出团队合作研究成为主流发展方向。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研究主题呈现出传统议题、政策议题、社会议题并重且相互影响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双一流"建设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对地方高校力争建设世界一流特色学科提出了科研国际化的新要求,构建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是实现从"单纯的学术交流和项目合作"向"项目—人才—基地"相结合战略转变的一种国际科技合作新模式。结合福建地方高校的具体实践模式,地方高校构建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模式主要有海外高端人才引进模式、技术援外推广模式、国际科技项目合作模式等。"双一流"战略下地方高校应努力凝练特色学科国际化合作方向、坚持先期培育国际化合作原则、构建学术特区国际化运行模式,积极构建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加快推动地方高水平大学和一流特色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5.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21世纪初部署的又一重大的高等教育战略,其核心是要实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落实高等教育强国的伟大目标。文章以Scival科研管理平台为数据源,从科研规模指标、科研质量指标、科研合作指标、学科竞争力指标等多维度对我国42所“双一流”大学近十年(2010-2019)的国际科研论文数据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并结合数据呈现的趋势及特征展开分析,为我国“双一流”政策推进及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建议及对策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6.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提升高校国际竞争力而提出的重要国家战略。文章以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和学术期刊数据库CNKI为面板数据源,从“双一流”建设前后科研成效差别、科研产出量差别及产出质量差别等角度对我国不同学科类“双一流”高校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基于数据分析结果找出不同学科类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制度同构理论从强制性同构、模仿性同构和规范性同构这三方面为我国“双一流”高校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经济待发达地区高校“双一流”建设面临如何实现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采取何种路径高质量组织学科建设促进学校快速发展的突出问题。笔者以地处我国西部地区的X大学为例,介绍了“双一流”建设5年来,学校组织路径和资源配置模式的改革历程,总结出“双一流”建设从行政力量主导学科群建设,向专家主导一流学科内涵建设,再到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开展“四大”建设的演变逻辑。提出未来经济待发达地区高校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要强化顶层谋划,厘清发展阶段和主次矛盾,因时、因地制宜制定政策,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服务导向、需求导向,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深化改革,主动由“管理”向“治理”转变,提升治理能力;要统筹资源,优化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大学"双一流"提出的背景入手,探讨了我国"双一流"建设对大学的影响和机遇,并提出了在做好大学"双一流"建设中应注意的师资、科研、创新、学术自由、国际交流合作、资金扶持、个性化发展等重点问题,希望对我国的大学"双一流"建设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
基于CSSCI数据库对"双一流"大学研究地图进行探讨,发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对"双一流"大学研究的关注大致可分三个阶段:萌芽期、探索期和发展期。大部分高产研究机构都表现出对"双一流"大学研究逐渐增强的变化趋势。将高产作者群中各位高产作者的"双一流"大学研究成果进行前十年(1998-2007年)和后十年(2008-2017年)数据相比,发现有减少趋势和有增加趋势的高产作者人数大致相当。为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工作,相关建设高校可以考虑在校内组建"双一流"大学建设办公室或者"双一流"大学建设中心等机构,其专门为学校"双一流"大学建设实践工作提供相应的信息咨询与决策参考服务。基于CSSCI数据分析发现,目前"双一流"大学研究领域呈现出八个研究主题,分别是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双一流"大学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与治理改革、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大学建设及其评价体系、"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启示、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科研竞争力评价、高等教育的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双一流"大学建设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此外,"双一流"大学研究领域的四个研究热点主题分别是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等教育的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科研竞争力评价。目前,"双一流"大学研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建议从学科理论、方法路径和实践层面三个方面进行探索进而不断完善"双一流"大学研究内容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0.
“双一流”建设方案基于大学、学院、学科三重逻辑对构建我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高质量教育体系作了宏观统筹,教师教育体系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要素。当前,我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教师教育体系构建面临着三重困境:大学层面,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举办教师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学院层面,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设立教师教育专业机构的数量薄弱;学科层面,教师教育的一流学科支撑力度不够。究其原因,大学原生职能中教师教育的空缺、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对教师教育的束缚,以及优势学科评估对教师教育的冲击均对上述困境的产生造成影响。前瞻未来,“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教师教育体系构建,需要在制度层面确立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教师教育体系的机构和学科制度保障;在机构层面建设一轨多级的教师教育专业学院体系,探索教师教育多元模式;在学科层面,加强一流文理学科、教育学科和教师教育学科的耦合共生,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校“双一流”建设背后遵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逻辑、价值逻辑和目标逻辑,同时也面临空间布局、学科设置、人才布局、创新能力等不平衡发展的制约。高校“双一流”建设是一个辩证性、动态性过程,重中之重在于范式创新,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同时需要处理好5个关系:高峰与支撑、中央与地方、理科与文科、学科与育人、中国与世界,实现高校“双一流”建设的价值追求和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2.
内涵式发展是高等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的应有之义,而“双一流”建设是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关键路径。本文考察“双一流”建设前后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水平的时空演进特征及区域发展异质性。研究发现:(1)“双一流”建设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效果较明显,其中服务社会子系统贡献最大,但内涵式发展水平整体偏低,发展不充分现象犹存;(2)“双一流”建设并未有效缓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区域失衡问题,东部内部、东-西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程度尤为突出,区域间不平衡是主要成因;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分布均存在东强中西弱的“撕裂现象”。鉴于此,应分类推进“双一流”高校的内涵式发展;引导高教资源流向中西部;优化“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体系,引导高校主动服务国家需求、争创世界一流。  相似文献   

13.
国防军工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国防军工高校既面临着战略性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国防军工高校转型发展必须立足现有基础,认真审视自身定位,辩证处理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中的若干重点关系。  相似文献   

14.
研究生教育对“双一流”大学建设具有高端引领和战略支撑作用,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突出特征。地方“双一流”高校以系统思维坚持追求卓越来构建一流研究生教育体系,在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和培养模式上,应借鉴地方标杆大学的成功经验,着力破解育人体系建设、资源优化配置、完善学科设置、创新培养模式、搭建创新平台等关键问题,提升研究生培养改革的整合和协同力度,打造支撑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教育质量和水平显著提升。本研究在梳理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70年来民族高等教育的成就总结为五个方面:民族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族际受教育水平差距逐渐缩小、学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科研工作稳步推进以及保障机制逐步建立健全。与此同时,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集中表现为一流民族特色学科发展滞后、高层次人才难以满足民族地区发展需要、民族高校科研的前瞻性不足、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能力亟须提升等。民族高校需以民族文化为根基,加快一流民族特色学科建设;以"两个服务"为原则,注重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就业引导;以科研创新为导向,开展民族社会各领域的前瞻性研究;以复合型区域合作人才培养为依托,增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一流专业建设”和“一流课堂建设”高校教育形势下,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正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从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改事由、课堂建设思路和内容四个方面介绍了“工程热力学”教学创新的研究与实践,并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参与引导教学、科研反哺教学、虚拟实验教学、互联网大数据应用教学、课程思政教学等方法策略,切实培养航空航天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更好地服务国家和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双一流”战略为地方高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一流的大学、一流的学科必须有一流的管理做支撑。分析编制管理在“双一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论述目前地方高校编制管理改革的必要性以及编制管理的现状,剖析高校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岗位管理、重塑以岗定薪、统筹长远规划等四个方面提出了适合地方高校编制管理的改革策略,旨在探寻如何从编制建设的角度加快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8.
民航交通运输学科作为交通运输学科的一个重要部分,以其独特的学科优势影响着交通体系,对国家部署的战略交通枢纽有着支撑作用。交通运输一级学科建设,既要结合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的要求,又要积极体现学科优势,必须明确民航交通运输学科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梳理“一流学科”建设思路,发挥其学科优势,在建设民航交通运输一流学科的目标引领下,加强师资团队和科研平台的建设,促进民航交通运输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倡议与“双一流”建设因其承担的重要历史使命,理应成为西部高校发展战略的思维引领和路径依靠。在对“一带一路”倡议下西部高校“双一流”建设不同层面的发展情况及表现进行分析后,发现西部高校在师资人才、财政经费、产学合作、学科发展及实践平台等方面还存在多方面的需求;并且主要面临着五个方面的战略困境,分别是战略基础层面的人才引进与人才流动的矛盾、战略保障层面的全局建设与经费短缺的矛盾、战略环境层面的产学合作与对象有限的矛盾、战略方向层面的特色学科与综合发展的矛盾以及战略平台层面的专业实践与平台缺乏的矛盾。基于此,提出通过拓展经费来源渠道、构建特色人才体系、加强国际科研合作、推动高校联盟建设等策略实现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20.
“双一流”建设将大众教育模式转变为精英培养模式,传统的大众化实践实习教学模式难以满足精细化、精英化的培养需求。当前实践实习基地建设中存在企业和高校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基地数量不足、经费落实困难、实习过程流于形式等问题。高校与小微企业,基于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开展学研共建,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初步的创新实习基地建设表明:通过与小微企业,明确合作方式、经费管理和权责,建立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实践实习教育新模式,开展学生创新自主实习并务实解决小微企业面临的技术问题,可以有效提高创新实践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