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选择什么样的战略模式,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国在选择城市发展的战略模式时应根据: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技术、现代分工体系、不同阶层利益的均衡以及环境、资源等因素来确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选择什么样的战略模式,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国在选择城市发展的战略模式时应根据: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技术、现代分工体系、不同阶层利益的均衡以及环境、资源等因素来确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以波特的钻石模型为基础,根据城市文化竞争力的特点构建了六因素钻石模型。以石家庄作为典型案例可以看出,城市文化竞争力受到生产要素、需求要素、相关产业、企业战略结构、政府因素和文化创新六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全面提升需要通过完善政府相关机制体制、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集群发展模式、刺激文化消费、多措并举搞好创新、积极搞好文化资本运营、加强产业融合和支撑建设等措施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刘翀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32(6):112-113,151
唐山市处于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成熟期,因此从现在开始实施经济转型战略、正确定位,及早实现经济转型,对城市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有巨大的推进作用。从唐山市经济转型的目标选择、模式选择及主导产业的选择三方面对唐山市经济转型的定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城市体系是一定地域范围内有一系列规模不等、职能各异的城市组成,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城市有机体。本文在分析河南省城市体系规模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河南省城市体系的若干意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选择科学的战略发展模式;积极发展小城市。  相似文献   

6.
加快城市化进程,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途径.以平顶山市为例,分析了资源型城市城市化发展中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快资源型城市城市化的战略模式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企业集团在选择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时,首先在分析研究成本、盈利、以成本作为研究的主要变量;同时要分析影响模式选择的战略因素、环境因素和交易因素。另外,还要从动态角度分析成本的变化,规划出进入国际市场的长期计划。  相似文献   

8.
当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低碳城市建设理念正在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潮流,并已经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战略。有关专家和基层政府部门人士建议,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的双重压力下,无论从应对日益趋紧的国外压力和国内压力讲,还是从实现经济转型抢占产业制高点的角度看,都应尽快选择低碳城市建设发展战略,通过选择"低碳化"的城市发展路径,以此为主线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升我国未来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自21世纪以来,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已成为新的城市发展模式,生态宜居也是国内外许多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但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难题,制约着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该文以鄂州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为例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自21世纪以来,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已成为新的城市发展模式,生态宜居也是国内外许多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但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难题,制约着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该文以鄂州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为例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发展区域经济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问题的有力措施。发展区域经济不仅要求经济领域中各种要素实现一体化,同时也要求实现区域法治的一体化。因此,适当的区域发展立法模式是实现区域法治一体化的首要条件。在目前的条件下,我国必须坚持以国家立法为主,地方立法为辅的区域发展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建设为背景,通过深度访谈和内容分析,探讨高校行政人员的胜任力及其提升策略。研究提出了高校行政人员胜任力分析模型,将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构成要素与行政人员个体的胜任力要素,放置在专业化、职业化的维度中考量,总结归纳出7大显性要素、5大隐性要素。研究以此胜任力分析模型为指标,对A大学教育职员“爱岗敬业”奖的部分获奖者先进事迹材料进行内容分析,描绘出绩效卓越的高校行政人员的胜任力画像,发现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是胜任力建设的核心目标。最后,研究从加强系统规划、完善培训考核、建立流动机制、形成文化认同4个层面提出了高校行政人员的胜任力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乡公共服务统筹发展一直是农村发展的重中之重,把城市和农村的公共服务看作一个整体的共生系统,对于城乡公共服务统筹发展有重要意义。城乡公共服务共生系统构成要素有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界面、共生环境。共生系统的动力是达到理想共生状态的演进规律以及系统内各个要素的共同作用力;共生系统的阻力包括共生单元兼容性差、共生界面交流不畅通、共生环境不完善。为了创造有利条件促使系统中各个要素有机结合发展,构成一个相互依存、彼此激励、共同进化的系统,应该要构建共生系统的形成机制,即利益兼容机制、界面融合机制、环境诱导机制。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uses Tronto's political ethics of care as a normative framework to evaluate a model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is framework identifies five integrated moral elements of care – attentiveness, responsibility, competence, responsiveness and trust. This paper explicates on each of these elements to evaluate the pilot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odel at a South Africa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 The political ethics of care was found to be a useful normative framework for a group of higher educators to reflect on the process of engaging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that it revealed the importance of differential power relations, the importance of working collaboratively and being attentive to the needs of both caregivers and care receivers.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结构中有着其特有的自信心和亲友依赖成分,而缺乏Crites的职业成熟模型中的卷入和妥协等成分。据此,研究者修订和编制了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其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可以接受的水平。在今后的研究中,可尝试进行更为广泛的抽样并采用更为先进的实验设计和统计方法,以探明各因素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6.
依托民族文化资源、利用传统民族文化元素进行创新生产,提供给大众消费的商品。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西部模式”,以民族资源为依托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从产业业态来看,云南省民族文化业态有民族旅游业、民族工艺品业、民族歌舞业、民族出版业及民族影视业等,云南民族产业发展模式为西部其他省份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借鉴模式。  相似文献   

17.
教师专业自我成长是教师在自主意识和专业信念下的专业成长历程.它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属于内驱型教师专业成长形式,具有主体性、自觉性、有序性、差异性等特点,包含教学、学习、研究三大要素;由“教学圈”、“学习圈”、“研究圈”动态地构建了教师专业自我成长的教学、学、研发展模型,该模型表明了教师专业自我成长的三大要素的关联,指明了教师的专业成长的三个层级关系,解释了各层级上发展的教师类型.  相似文献   

18.
管理会计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目前管理会计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相对于财务会计的研究而言,管理会计的研究出现了停滞不前的局面。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和管理科学的发展,是影响管理会计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21世纪新的经济和管理环境,迫使管理会计必须加以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然而作为一个特殊的教师群体,大学英语教师发展存在着诸多障碍.CFG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弥补了传统训练指导模式的不足.通过对CFG模式的概念和组成要素的介绍,分析了这一模式在教师发展过程中的实施条件、障碍和策略,对促进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出发,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等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池州市的实际,构建了该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层次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方法相结合的评价模型,对池州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