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心理障碍是指学生在体育课上产生的恐惧心理、紧张情绪以及由此引起的自信心不足,害羞等。根据体育心理学分析,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很多,如身体素质、性别、外部环境等都会对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本运用献综述法,阐述教学过程中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以及应对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宗教是以有神论观念作为思想基础的,相信和崇拜神灵或超自然力量。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产生了定型的、完备的、系统的宗教,如公元前6世纪产生在印度的佛教,1世纪产生在中国的道教、产生在巴勒斯坦一带的基督教,7世纪产生在阿拉伯半岛的伊斯兰教等。我国邮政日戳上对宗教也有所反映。  相似文献   

3.
在体操教学,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多种原因,学生经常会产生恐惧心理,对体操教学和训练产生了较大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及文献分析,对恐惧心理的产生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消除对策。  相似文献   

4.
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少高中生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着明显的逆反心理,学生一旦产生了逆反心理,对体育锻炼的消极态度和厌恶情绪也会随之产生,有时甚至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这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本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严重者将会产生“‘隋绪传染”,影响到同学、教师的情绪,更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试论先秦武术美学思想的产生与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先秦武术美学思想的产生与形成江西师范大学张均予一、原始社会武术审美意识的产生有的学者认为,武术的萌芽,人们对武术的审美意识也随之产生。从笔者研究的资料来看,武术的萌芽并不意味着人们的武术审美意识也随之产生。因为在人类社会诞生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萌...  相似文献   

6.
疲劳是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定的水平上,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是一种由于活动使工作能力及身体机能暂时降低的现象。疲劳的产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目前,人们对疲劳的产生机理仍未达成一致看法。笔者认为:既然疲劳产生是无法避免,疲劳产生的机理又暂无定论,那么对疲劳消除的关注应该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中产生的逆反心理进行研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心理基础等,使教师对学生在教学中产生的逆反心理有个正确的认识,以便对其因势利导。这对于学生尽快掌握运动技能,提高田径深的教学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玉杰 《辽宁体育科技》2005,27(2):88-88,89
在体育教学中,跨栏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性,对一些学生来说容易产生恐惧心理,针对学生恐惧心理的表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找出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上一讲中,我们就产生右曲球和左曲球的非技术因素做了一个分析,同时介绍了球具选择对击球的影响,这次,我们将讲解产生右曲球和左曲球的技术因素,即打球动作上的问题和纠正。众所周知,挥杆的轨迹决定球的飞行方向,只有正确的轨迹才能保证将球打到你心中的目的处。而右曲球的产生多数是因为挥杆轨迹产生了从外往里打(outside-in)的结果。实际上,所有球杆挥杆方法都是一样的,只是因为球杆本身的长短不同才产生了挥杆平面(挥杆角度)的变化,短杆的挥杆平面更陡直一些,长杆则相对扁平。更形象一些来讲,短铁杆在触球时,手离身体…  相似文献   

10.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及恢复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根据运动的特点,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及其恢复措施进行阐述,为全面系统地认识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同时筛选出一些对消除运动性疲劳较为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以供参考讨论。  相似文献   

11.
对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相结合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关系及其结合进行探讨,阐述了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相结合形式和益处,指出二者结合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优化两者结合与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教学指导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活动,通过这种教学活动,旨在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体质。  相似文献   

13.
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与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体育教育专业的某些问题,提出了教学改革对策,认为教学改革应从转变教学观念、完善课程体系、更新教师知识结构、改变培养方式、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吴红霞 《体育科技》2001,22(3):76-78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通过体育教学,把传统的以体育知识、技能注入式教学转入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锻炼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教育上.尝试体育兴趣分组教学,教会学生选择,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使学生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韩山师范学院体育系01级4个体育本科班的教学改革实验发现:体育专业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自带准备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而且能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提高体育教学技能,为教育实习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师的素质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更好地把握新课程标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体育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角色、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育是将智慧、体质、意志和道德品质溶为一体的教育。我们应该在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体育技能的同时,使学生们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锻炼,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和勇敢精神,以持之以恒的精神将体育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8.
张葵 《四川体育科学》2006,(4):68-69,145
体育教学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巧和技能.而且通过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发展学生个性,还能发展智力、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组织性、纪律性,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试析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促进心理健康,心理适应,心理素质的发展,以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激发学生心理潜能。章就体育教学中加强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提出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运用激励机制消除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职业倦怠是影响体育教师职业素质、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其身体的衰竭、认知的扭曲和行为的异常,影响着体育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其成因来自于社会因素,职业因素和个人因素,运用激励机制,寻找键全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消除职业倦怠的对策。以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