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留学生系的词汇偏误分析是第二语言教学的一个难点,汉语教师们也非常关注。我们通过分析东南亚留学生的中介语语料库,得出大量偏误案例,本文考察了留学生习得偏误的类型,分析了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定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中介语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对中介语的研究可帮助教师针对学生的中介语现象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引导,缩短它与目的语之间的距离。偏误分析是中介语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汉语偏误主要作用在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书写上。文章通过笔者在对留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偏误出现的原因以及偏误分析的作用与局限。  相似文献   

3.
中介语中的词语偏误包括词语构造的偏误和词语使用上的偏误。留学生在习得目的语时生成了目的语中不存在的词语,这是词汇偏误的一种重要类型,即词语构造上的偏误。本文基于自建越南留学生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对这部分合成词进行分析,与汉语中仿词构词及成语活用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4.
汉语语音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处于初级阶段的加纳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对他们汉语学习中出现的语音偏误全面调查并获得丰富的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运用中介语理论、偏误理论和对比分析法,对加纳学生汉语学习语音偏误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发生语音偏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存现句是现代汉语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句式。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存现句时会产生诸多困惑和偏误。通过检索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的中介语语料库,共搜集到36条有关汉语存现句的留学生书面语偏误,类型有误加、错序、遗漏等。为了解决留学生学习汉语存现句产生的偏误,教师在讲解存现句时可以引入“构式—语块”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6.
汉语词语偏误分析在第二语言习得规律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母语为印尼语的汉语学习者在词汇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偏误,本文依据中介语理论,从词法出发,以印尼八华学校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词语偏误为例,对存在的偏误进行分析,并归纳总结出偏误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在针对藏族地区的汉语普通话教学中,语调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立足于第二语言教学理论,运用中介语偏误研究的方法,通过对藏语安多语区汉语普通话中介语语调偏误现象的定量、定性分析,归纳偏误类型及成因,并据此提出了藏族地区汉语普通话语调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藏族地区的汉语普通话教学研究中,语序教学研究一直是个空白点。本文立足于第二语言教学理论,运用中介语偏误研究的方法,通过对藏族地区汉语普通话中介语语序偏误现象的定量、定性分析,归纳偏误类型及其成因,并据此提出了藏族地区汉语普通话语序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越南留学生汉语敬词的语言语用偏误为研究对象,根据越南学生汉语中介语语料库搜集越南留学生汉语敬词的语用偏误实例,分析其语言语用偏误情况。希望本文能对对外汉语敬词教学和提高越南留学生的汉语交际水平有所帮助,促进越南留学生与汉语母语者的顺利、得体、成功交际。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越南留学生汉语敬词的语言语用偏误为研究对象,根据越南学生汉语中介语语料库搜集越南留学生汉语敬词的语用偏误实例,分析其语言语用偏误情况。希望本文能对对外汉语敬词教学和提高越南留学生的汉语交际水平有所帮助,促进越南留学生与汉语母语者的顺利、得体、成功交际。  相似文献   

11.
在中介语理论和偏误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韩国学生汉语习得的第一手材料进行深入分析,认为韩国学生在汉语习得中存在词汇偏误、语法偏误以及语用失误等三种偏误类型,而各种偏误类型又有着不同的具体表现。此基础上分析了这些偏误的形成原因,认为是语际迁移、语内迁移、文化迁移和学习策略导致了这些偏误的产生。最后就此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以期为韩国等外国留学生的汉语习得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写作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与母语写作相比,使用第二语言写作需要学习者将母语转换为目的语。初中级水平的学生由于对第二语言知识掌握少、无法将母语转换为目的语、监控能力不高等原因,在写作中容易出现偏误。本文以汉语中级水平的日本留学生的习作为例,通过分析学生的习作,发现留学生在使用汉语进行写作时出现误代、遗漏、误加、错位等问题。出现这些偏误的主要原因是词汇有限、目的语规则泛化、受母语影响、监控水平不高以及借鉴能力不足等。  相似文献   

13.
韩国留学生程度副词使用偏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借助汉语中介语语料库,通过对韩国留学生程度副词习得情况的考察,归纳了偏误类型,分析了偏误原因。探讨了提高程度副词教学效率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据偏误分析理论,以新疆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口语中介语语料库为语料来源,对少数民族预科生在口语成段表达中的词汇偏误进行了统计分析,找出汉语词汇学习的薄弱环节、难点与重点,并在此基础上对汉语口语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试析留学生汉语写作中的口语体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篇留学生习作中口语体倾向所导致偏误的统计与分析,讨论了此类偏误的三种类型:词汇短语偏误、语法结构偏误、语篇连接偏误,并分析了偏误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在留学生写作能力的培训中,应理清书面语与口语的关系,重视汉语书面语的教学。  相似文献   

16.
日本留学生使用介词“对”的有关偏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收集并分析中山大学留学生中介语语料库中部分日本留学生在使用介词“对”时出现的偏误。偏误类型主要有三大类,分别是遗漏、误加和误代。本文对这些偏误逐一进行纠正,并解释其汉语的语法规则,同时对日本留学生出现此类偏误的原因进行解释,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希望能对日本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中介语是一种常见而自然的现象,是学习者在母语和目的语交互作用下产生的心理认知的印迹,反映了语言、心理、社会等多种认知方式的制约。而中介语有其自身的构建规律,这种规律通过偏误分析得以把握和运用,为二语习得的实践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和步骤。因此,根据中介语的表现和发生机制来对词汇偏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及词汇教学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词汇是汉语教学的一个难点。许多留学生在汉语词汇习得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偏误。这些偏误涉及语音、语法、词汇、语用等诸多方面,但在各种类型的言语错误中,词汇偏误是最严重的。因此,教师有必要对留学生的词汇学习进行经验总结,要有提高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质量的教学对策,重视留学生在汉语词汇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教师要认真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找出相应解决对策,提高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中介语理论由塞林格创立,注重学习者母语和第二语言间的联系和区别。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中介语理论的运用是要研究不同母语的留学生的中介语情况及其特点,对外汉语教师要善于发现留学生母语和汉语的相同和相异之处,运用迁移理论恰当引导,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适当的教学策略,使留学生的中介语不断接近目的语。  相似文献   

20.
艾娟 《鸡西大学学报》2013,(10):132-134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语言学理论对分析汉语学习者的话语十分重要。运用中介语理论、偏误理论和汉语本体知识确定了句子“你没有关心,对于我。”的中介语语料性质,分析其中的错误部分和偏误部分,以确定在特定的语用情景下学习者的真实语言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