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深入探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及二者关系有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民族政治理论发展。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不仅存在着矛盾性,也存在着统一性,完成二者的统一是关系到国家安定、民族和谐的大事。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精神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历史发展和当代横向比较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由各兄弟民族凝聚而成的特定民族整体,不应泥守某些书本概念确定它的内涵。中华民族精神就是这一确实存在着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概括,涉及56个民族的思想、文化及其融汇与凝聚;虽然有很大困难,但进行研究的客观条件是充分的。  相似文献   

3.
论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海 《西北师大学报》2003,40(5):119-122
民族精神是支撑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民族文化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抽象、升华而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支撑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独立与发展,使中华民族居于世界大国之林。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成为56个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使中国成为一个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伟大国家。  相似文献   

4.
民族文化史是中华民族文化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民族文化史研究,是对中华民族文化史的丰富与发展。民族文化史的研究成果对增强各族人民了解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增进各民族间的友好团结具有积极的意义,对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现实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族的传统美德博大精深,千百年来一直为世人所崇尚,一直被人们视为修身养性的重要内容。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传统美德,是我们国家民族的丰富宝藏,是我们现阶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优秀教材,对我们培养跨世纪的接班人将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新形势下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意义1.坚持弘扬民族传统美德,有利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发展的历史,在历史发展中形成各自的特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实践中产生的,它与中华民族的存在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6.
在以民族国家为主导的现代社会,中华民族认同议题值得学界关注.中华民族作为自在民族实体已存在数千年,而作为自觉民族实体仅逾百年.民族发展中的差距过大、建构和引领举措的欠缺、民族分裂势力的恶意挑唆是当前影响中华民族认同提升的主要因素.有效提升中华民族认同,必须致力于:缩小民族发展之间的差距、弥合弱势民族的心理鸿沟;完善中华民族认同的建构和引领举措,增强边境族员对认同对象的认知和体验;弘扬中华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强国际间交流合作,挤压民族分裂势力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多民族共存的国家,民族问题在客观上是一种长期的社会存在。在处理民族关系时,应该强化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国家归属的政治认同和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中华民族的认同,强化公民的意识和公民的权利义务,从而促进民族团结融合,共同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完整。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源于中国几千年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是新中国国家构建的思想意识基础。新中国建立后,党不断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化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继承发展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开展民族工作的行动指南。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各种风险挑战,我们必须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不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9.
饮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标尺,是一个民族文化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考察一个民族历史文化与心理特征的社会化石。中国饮食文化在海外的发展,在对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与文化认同、传播中华文化、提升中华民族影响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针对中国饮食文化传播怎样推动文化软实力构建的各方面问题,我刊执行主编黄桂婵编审专访了著名饮食文化学者姚伟钧教授。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不竭源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应自觉弘扬民族精神,把个人的奋斗志向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紧紧联系在一起,树立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自我成才而发愤学习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不竭源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应自觉弘扬民族精神,把个人的奋斗志向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紧紧联系在一起,树立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自我成才而发愤学习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性。推普是民族工作和民族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民族教育发展的平衡性与充分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个体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新时期民族教育要担当时代使命,以推普为抓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社会基础,为促进民族团结建立情感纽带,为经济发展创造内生动力,为发展民族文化拓展空间。在实践层面,要加强民族地区师资培养的针对性,稳步推进跨民族编班模式,开发和使用好国家统编教材,与时俱进地发展语言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3.
民族受辱与国民创伤是中国近代文学与文论的怨恨主题。怨恨情愫在中国近代文学作品中是普遍存在的,在近代文学理论中也是一直被强调的。近代中华民族的怨恨存在是有价值的存在,它不仅是群体的,也是个体的。近代中华民族的怨恨其实也是爱民族、爱国家、爱自己的一种表达。靠着这种怨恨的动力,中华民族奋起反抗、努力崛起,为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富强而开始了强国之追求。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是增强中华民族团结和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高校作为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重要阵地,在国家民族事务治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探究西南地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状,可知目前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与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基本国情的认知情况较好,但部分高校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活动方式、宣传推广、趣味性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现存问题,强化新媒体宣传培育路径,促进各民族大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作用,采取多渠道、多形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活动,切实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5.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和文化基因,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之基,也是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力的集中体现。先进文化是对人类文明发展和精神文化生产积极成果的总结,是促进社会繁荣、国家富强、民族发展的文化之基。所以,应正确看待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用改革创新的时代文化、西方文明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先进文化滋养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以促进中华民族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关系着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与进步,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与命运,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加强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维护各民族的团结与国家的统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相似文献   

17.
《柳州师专学报》2020,(1):71-74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在新时代对中国民族工作思想的创新和发展,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了理论指导。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处理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保持各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政治稳定、领土完整都有着重要意义,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高各民族的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协调发展、加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能更好地构建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8.
继承借鉴:道德教育的创新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道德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不能脱离自己的传统根基和本民族的文化土壤,这是它的继承性所决定的;同时,一个国家的道德教育又是与世界各国的道德教育相比较而存在的,它的发展又需要不断吸收和利用其他国家的先进教育成果,这是它的借鉴性所决定的。在这世纪之交的时候,认真研究和正确处理继承与借鉴的关系,是我国道德教育发展创新的必由之路。一、继承是道德教育发展的基础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很强的精神感召力和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今天,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道德…  相似文献   

19.
越南民族的形成是随着越南国家的发展而逐渐变化和复杂起来的。越南民族不断进取与革新的精神促使越南在民族解放与改革事业中取得了重大成就。仁爱、团结、追求独立自由意识以及富有创造性的独特的民族智慧铸就了越南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开展越南民族精神研究,对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重要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民族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不仅是民族和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博大精深,曾经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文明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新时期,应树立正确的文化历史观.科学地解读民族文化.充分发掘和吸纳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资源,学习借鉴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先进内容,找准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的结合点.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